印度洋海啸会成为印度尼西亚四分五裂的前奏吗?             -黄光锐-   在十几亿中国人当中,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印度洋大海啸发生之前就对“亚齐”这个词不仅不 感到陌生,甚至还有特殊的敏感,那么这个中国人就一定是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而闻名 天下的张文木博士。“亚齐是马六甲西北出口处属于印尼的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亚齐 部份人要搞独立。根据历史经验,亚齐从印尼的分离将会成为必然。历史上看,凡是海峡密集的 地方必然出现小国,巴拿马、厄里特里亚、塞浦路斯等都是这样。在海上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必 有大国插手。”张文木先生言犹在耳,美国军队便已随着印度洋海啸的波涛大举进驻亚齐。以孔 明之料事如神,莫过于此。世间智者,善学善问且善思,故有一叶知秋之能,非寻常之辈可比也。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发生,12月29日美国就宣布太平洋战区出动舰队进 行救援。正停泊在香港度假的“林肯”号航空母舰及其5艘配属战舰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就向上街 休闲购物的官兵发出了紧急集合令,第三天就出海驶往苏门达腊。2005年1月3日,美国国 务院宣布两千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已搭乘配备十九架大型直升机的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 德”号紧随“林肯”号抵达亚齐外海,即将登陆展开救灾工作。要知道,在此之前印尼是绝不容 许美国军队染指其领土领空领海的,更何况是极其敏感的亚齐地区!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出席东 盟紧急峰会前夕专程到亚齐巡视,公开表示美军准备长期留驻亚齐:“当地所受到的破坏不是一 次性的人道援助就能修复的,而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振兴计划”。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海啸的影 响渐渐淡去,救灾活动基本结束之后,美军照样不会轻易撤走,而是会以各种理由继续留兵驻守, 至少也要以种种手段撒沙子,留下向亚齐渗透的种子。如此一来印尼对亚齐的主权必将名存实亡, 亚齐是否继续留在印尼版图之内都得端视华盛顿的态度而定。   出兵印尼的同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从冲绳基地派出6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 和9架P-3“猎户座”反潜机,前往泰国支援救灾。另据法新社报导,美国派遣一千五百名海 军陆战队前往斯里兰卡救灾,准备进驻离首都科伦坡一百多公里的南部海港加勒市。五角大楼表 示,美国军方的联合任务小组目前借泰国的乌塔保基地作为前进指挥所,未来还将在其他受灾国 设置更多的运作基地。现在印尼、泰国和斯里兰卡都成立了美国援助小组,这些小组既是军事运 作单位,也与美国在当地的其他单位保持紧密联系。   美国并不是这次印度洋大救援里唯一积极行动的国家,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同样是全线出动。 日本防卫厅于2005年1月4日向日本陆军医疗队、空中补给队、海军联合舰队和空军运输机 部队下达了前往印度洋的动员令,并宣称这将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救援行动。目前日本 已派出由20名军人组成的先遣队前往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日本海军正在印度洋上的两艘驱 逐舰和一艘补给舰刚刚结束给美军舰船加油的活动,返航途中也接到命令调头驶往泰国普吉岛。 日本首次依据《国际紧急援助队派遣法》派出部队和舰船参加大灾之后的搜索救援,充份体现出 日本在修改美日安保条约和通过《新防卫大纲》后扩大自卫队海外活动的强烈意愿。此外,印度 海军派遣舰船和直升机前往斯里兰卡亭可马里市救灾,澳大利亚也派遣一艘军舰和三架直升机前 往亚齐。   派遣军队执行救灾任务有其完全说得通的一套理由:各国军队在日常训练与组织中,一般都 承担着许多应急救援任务——比如在中国的抗洪救灾当中,就常能见到军人的身影——派兵参加 救援有利于发挥军方动员体制完善、人员训练有素、装备世界一流、反应速度快捷的优势。但是, 出动军队执行跨国界救援任务肯定会触及到一些敏感的神经:救灾援助的善举并非一定要由现役 军人来担当,中国派往印度洋灾区的就是由文职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援队;而更重要的问题是,这 些大张旗鼓开进印度洋东北角马六甲海峡西口各战略要地的外国军队除了救灾,还能干些什么? 又还想干些什么?              一场隐蔽的“赈灾较量”   2004年12月29日,正在度假的美国总统布什表示,美国已决定和日本、澳大利亚、 印度建立这次救灾的核心联盟,并任命副国务卿格罗斯曼为该核心的首席协调员。当天格罗斯曼 即和其他三国外长协商分配救援区域,格罗斯曼并呼吁更多国家加入这个联盟。   消息一公布,坊间便是一片议论纷纷--此次世纪大灾之后,联合国已经启动了自其成立以 来规模最大的救灾行动,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机构和世界各地的众多民间慈善机 构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利用这些现有渠道参与救灾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布什政府却为何要另起 炉灶,搞一个和入侵伊拉克的“自愿联盟”听上去极为相似的“核心联盟”呢?英国前国际开发 事务大臣克莱尔·肖特认为美国是在借赈灾再度冷落联合国:“联合国主管人道主义救援事务的 副秘书长曾说富国对穷国太吝啬,这番讲话显然激怒了布什,导致他宣布为采取国际行动建立一 个新的协调机制”。这个解释能说明一部份原因,但对联合国的冷淡与敌视却解释不了另一个问 题:为何这个“核心联盟”反映不出最基本的普遍性?中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大国都不在其 列,这个“核心联盟”还能有多大的普遍代表性来和联合国抗衡?此外,这次海啸当中印度也是 损失惨重,却决定放弃数量可观的国际援助;而加入“核心联盟”反倒要对外提供大量援助,印 度政府却很快响应。这其中原因何在?   用数钞票的经济思维怎么都难以解释的问题,一用看地图的地缘政治思维就清清楚楚了:倘 若印度接受外国援助来救济自己的灾区,就势必被排除在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和亚齐等地的 “军事救灾”之外——美国人日本人的援助绝不会是无条件的。倘若美国大兵以救灾为名义进驻 斯里兰卡,那就意味着从正中分断印度东西两岸,把尖刀直插到印度次大陆的鼻子底下。对此新 德里岂非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这次印度耐人寻味的态度绝非单单“争强要脸”可以解释,否 则何以印度坚决不要美日可观的双边援助,却积极争取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数量有限的多边 援助?而另一方面,进驻受灾各国的美军凭借先进的技术设备,短期内就可以把当地的地形地貌、 军事实力、经济状况等等机密一览无余。执行这种任务时如果同联合国工作人员混在一起,一旦 消息走漏那可怎么收场呢?至于和中法德俄等军事情报经验极为丰富的大国联合行动,当然就更 只能是“说说而已”了。印度洋海啸之后,美国新闻界大发了一阵子“中国救灾表现与亚洲大国 地位不相称”的感慨,MSNBC专栏作家Michael Moran在“勇敢的新世界” (Brave New World)专栏中甚至以中国没有出动舰队前往南亚为由宣称“中国 仍未走出闭关自守的千年误区”。这里本人倒是想问问,倘若中国海军陆战队真的与美国大兵并 肩出现在亚齐,Moran先生又会在写些什么呢?   美军首次进驻印尼国土,已经使对亚齐主权高度敏感的雅加达当局感到了不安。印尼政府以 保护人身安全为由,开始限制外国救援队在亚齐的行动自由,要求他们在离开班达亚齐和米拉务 两座主要城市时必须向印尼军方报告。1月12日,印尼副总统优素福·卡拉公开表示参加救援 工作的外国军队应在三个月内离境,“如果现在就走那更好”。印尼政府并要求“林肯”号航空 母舰在救灾期间停止进行舰载机的例行飞行训练。面对地主国发出的“逐客令”,美国驻雅加达 大使帕斯科却不以为然的表示“我们会在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留下来”,亚齐分离主义组织“自 由亚齐运动”也不失时机的声明“国际救援人员可以自由进入亚齐任何地区,他们的安全会得到 保障”。曾任驻印尼大使的美国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沃尔夫维兹已动身前往雅加达,准备运用他的 影响力打消印尼政府的顾惮。从华盛顿和雅加达悬殊的力量对比上看,如果美国坚持在亚齐保持 军事存在,印尼并无多少硬顶的资本。别的不说,光是印尼欠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债务就有480 亿美元,2005年一年的还本付息超过三十亿美元。以美国政府在“巴黎俱乐部”的重量级发 言权,急需减免债务和经济援助的印尼当局是不能不掂掂份量的。只要沃尔夫维兹的雅加达之行 给印尼送去一串提供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的胡萝卜,印尼政府“回心转意”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争夺马六甲已成为亚太地缘政治焦点   美军一旦长期留守亚齐,就意味着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南北两口形成了同步监控之势。这是 继新加坡向美国提供樟宜海军基地后,美国强化马六甲海峡控制权的又一个大动作。从这次海啸 之后“军事救灾”的反应速度之快就可以看出,插手亚齐地区五角大楼是地地道道的蓄谋已久, 只不过印度洋海底的大地震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天赐良机而已。   对于经历过“银河号”事件的中国战略家们来说,美国进一步强化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其 用意可谓路人皆知。二〇〇二年中国进口原油已达七千万吨,今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有可能突破 一亿吨,而这些石油运往中国一大半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的制海权, 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石油供应通道。当然,由于从新疆通往中亚的战略输油管已经动工兴建, 中国对海上石油通道的依赖很快就会开始降低,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意义因此有所下降。但即 便如此,对于座落在东南沿海的中国经济中心来说,海上油路畅通与否足以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一旦运输中断完全可能对经济造成很大冲击。更何况,中国和欧洲、非洲、南亚等众多贸易夥伴 的通商往来同样要依靠这条国际水道。倘若贸易因海运出问题而陷于停顿,经济损失将难以估量。 没有一支能够在公海上为中国商船护航的远洋舰队,就意味着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面临严重的 安全负债。   另一方面,美国干预亚齐事务使新德里深受刺激,围绕争夺印度洋霸权的美印矛盾已浮上台 面。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在封堵印度海军东进的同时形成了对印度东岸的威逼之势;而美军进 驻亚齐,就意味着在印度的东南方向又落下了关键的一子。凭借部署在亚齐的无线电监听站和海 军舰船,印度在孟加拉湾的一举一动都将处于美国的严密监视之下。再加上美国在印度西南方向 经营已久的迪亚戈西亚海空军基地和九一一后随时保持在北印度洋阿拉伯海上的航空母舰战斗群, 美国对赤道以北的整个印度洋都建立了全时全方位的立体监控。印度海军虽然拥有两艘轻型航空 母舰,但在美国海军主力舰队如此强势的“封门锁喉”之下,根本不可能自由出入印度洋海面。 “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印度”。美国在印度洋上的海权扩张对印度构成了日益明显的威 胁。   美国把手伸进亚齐,对中国构成深重压力,对印度就更如芒刺在背。在争夺马六甲这个亚太 地缘政治的焦点上,美国人抢了一个大先手,但其代价却是同时触及了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的利 益。尤其是这样一来,美国在南方对印度的海权压力已经超过了中国在北方对印度的陆权压力。 这对于一向擅长外交的中国,无疑构成了一个历史性的机会。正如张文木先生所说,印度洋是世 界海权体系的中心。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上唯一紧靠印度洋的大国也就必然拥有不可替代 的特殊地位。中国在石油供应和对外贸易两方面对印度洋海路的依赖决定了中国对改善中印关系 的需要超过印度对改善印中关系的需要。相比不得人心的“对日新思维”,还是影响深远的“对 印新思维”更加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也不应对马六甲海峡的新形势无所作为。以中国多年来在缅甸和泰国的经营, 完全可以着手在泰缅两国建立无线电监听站和舰船停靠点,以东西两路同步南下对马六甲海峡形 成反夹击。最后还要特别提到一点:在美国强化日本、关岛基地与马六甲海峡控制权和台海关系 紧绷的大背景下,亚洲大陆东南方向的菲律宾群岛已成为这一轮中美博弈的要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