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边的中国文化    禅风儿      最近张五常先生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对中国文化提出批评。他认为“无论科学、文艺中国人没 一样比得上欧洲”;“无论科学、文学、音乐、雕塑、建筑、绘画等,炎黄子孙没有一项比得过人家, 输得面目无光”。这些话出自五常先生之口,真令我惊讶!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领跑了世界几千年,是不争的事实;进入近现代落后于西方国家,也是不 争的事实。但这其中的消长关系及背后原因,都是极为复杂的题目。我想,要谈论这样大的题目,至 少应该对中西方文化都有全面的了解才行,可是从张文中却看不出其有何了解。对自己并不真正了解 的事情侃侃而论,也许是现代流行文化的特征。所以,不只是张五常先生如此,到处是瓦釜雷鸣,我 们都习惯了。   让我们找个简单的例子。   很多人都认为,西餐的分餐制比中国的合餐制文明、卫生,中国人应该把围桌而食的吃法改为西 方分盘而食的吃法。不光是像我和五常先生这样没有太多机会读书的人搞不清楚,就连中国的大政治 家、北大的大学者都发表过此般言论。但是我们真的知道历史上我们是怎样吃饭的吗?   仔细了解一下历史,会发现,中国自古本是分餐制,到了北宋以后才进化到如今的合餐制。分餐 的历史要比合餐长得多。   从古代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聚餐时,人们分别就坐于各自案几的后面,彼此间隔着相当的距 离,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各吃各的。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著名的鸿门宴,就是这样干的。   而从分餐变到合餐,始诸唐代,完成于北宋。这个转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   分配方式的演进   这是由分餐向合餐过渡的一个最基本条件。当食物相对匮乏时,“按人均分”是比较适合的分配 原则。要获得平均,就需要在就餐之前将食物分为相等的若干份,这便形成了原始的分餐制。而毕竟 人的情趣、口味、习惯不同,所需也不同,待食物相对丰足后,人们便有条件按照自己的不同喜好进 行选择,即“各取所需”。这是最适合于合餐的分配方式。   住宅建筑的演进   最初,厨房和餐厅是一体的,人们习惯于在房屋之内置备一火塘,将炊具架于火上,待食物烹好, 就由固定的人来分配,大家围火而食。这里既是炊事中心,又是进餐场所。到春秋战国时期,厨房和 餐厅的分工已普及。这个分工推动了餐食制作的精细化,减少了就餐者以前必须完成的很多进食工序。 比如食客对大块熟肉的切割、去骨等粗笨费力的工作,现在可以在厨房里完成,餐厅摆放的是精细处 理后的餐食。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无此分工之前,若采用合餐,对于一般的家庭四五个人(事实上, 古时的家庭不分家,通常是多于四五个人的),在同一个食器里,手舞足蹈地切割同一盘食物,似乎 是自寻烦恼,而有了这一分工,人们只需从同一食器里取得自己想要的食物就可以了。   食物多样化的演进   我们的餐饮在不断推进,菜肴的种类越来越丰盛。分餐制显然不能适应食物多样化的发展。假如 8个人吃12道菜的话,每人一份的分餐就需要近百种餐具,这样不但浪费人力和餐具,而且占用很大 的空间,在每个人的小俎案(古时一种低矮的用于盛放食物的工具)上都摆放12个食具也几乎是不可能 的。   餐食家具的演进   很早以前我们是没有桌椅的。此前,古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凭俎案而食”,就是把用芦苇编 成的席子铺放在地上作为坐具,面前放置俎或案以盛放食具等东西作为食案,吃饭时在席上跪坐着吃, 即所谓“跽坐”。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以后,与中原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影响,带来了新的家具。早 在东汉后期,游牧民族的胡床(一种比较低矮的坐椅)就已传入中原。这种椅子的应用使原来的跪姿转 变成了坐姿,这样,矮小的俎案就不再适应坐姿变化的要求,便渐渐地被淘汰。而且,这时的房屋较 以前更加高大起来,正好需要高大家具的配合。于是大案高桌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那么,如果再沿 袭原来的分餐制,每人都要有一套高大的桌椅,四五个人或许尚还可以(其实已经很拥挤了),人数再 多就会造成糜费,而且也太沉重,占用空间多,何不合而为一,同盘而食呢?   作息时间的演进   我们的祖先一直遵循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规律。大约从商代到春秋战国这段时期内, 基本上实行一日两餐制,即“食时辰(七至九点),下市申(十五点至十七点)”。大约在战国末年,一 日三餐制渐渐流行,增加了“宴輔”(十九点至二十一点)。要在这个时间内吃饭,就必须配备照明, 而当时的照明工具绝不是我们现在电灯这样的亮度,其光照范围也非常狭窄。分食的宴会需要很多光 源,但仍然会昏昏暗暗模糊不清。采用合餐则可以统一方便地解决照明问题。   进食餐具的演进   我们的祖先也曾与现在西方人一样,使用刀叉而非筷子。刀叉要同时使用左右手,因此人与人之 间要保持相当的距离。同时刀叉只适于近距离的传输,大概也就限于从胸前的盘子到嘴之间。如果这 个距离按合餐制的要求,至少要延长到嘴到桌子的中心,也就是说至少要比桌子的半径更长。显然, 刀叉承担不了这个距离的传输功能。而筷子出现后,合餐就方便多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大概可以这 样理解,西方人至今仍然使用刀叉进食,与他们保持分餐制是互为因果的。   合餐是历史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其演进过程的本身,也体现在对社会行为和文化的巨大影响上。 合餐共食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养成了对别人关心照顾以及我们民族谦让的美德,也使中国人 变得温良和善,进而增加了家人的凝聚力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培养了中国人的沟通能力,创造了沟通 场所,增加了合作机会;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以及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也养成了中 国人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   用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相对于文学、艺术、音乐、雕塑、建筑、绘画、科技等人类高级活 动,吃饭是最简单的活动。但是,如果连这样简单的吃饭问题都搞不清楚,怎么去评价我们浩瀚而复 杂的文化?又怎敢贸然定下这样的结论?   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文明进行过全面的盘点和系统的集成,所以像五常先生那 样无法全面了解历史文化的真实,是在所难免、情有可原的。而对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的东西妄加评论, 则是五常先生自己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