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战争和布什政府的气度 ● 于时语   各种迹象表明,美国开展“反恐”战争以来,不仅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面临骑虎难下的长期困难,以回教极端 主义和原教旨主义为核心的国际恐怖主义,表面上损失了一些活动基地和组织成员,却日益有蔓延之势。自杀性 攻击此起彼伏,其活动变得更加隐蔽危险。   同时美国在世上特别是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却每况愈下,增加了美国“反恐”的困难。   反对恐怖主义,无疑是全球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华盛顿的不少努力效果有限,甚至适得其反,有众多 原因。以笔者之见,在两个重要方面,即在非军事领域“攻心为上”,以及越来越重要的的国际反恐合作,美国 的努力都受到布什政府惟我独尊、睚眦必报的狭小气度的拖累。   不仅在国际上,就是在国内政治中,布什班子都称得上是美国近代少见的受狭隘意识形态驱动、缺乏宽容气 度的政府。最近曾去伊拉克作“人盾”的美国反战人士遭“秋后算账”之外,不妨再举一些布什政府在国内给人 “穿小鞋”打击报复的例子。 向抬杠者进行报复   前些时候,美国广播公司(ABC)记者在伊拉克现场采访,报道了美军士兵的厌战情绪,甚至公开要求国防部 长辞职,令白宫大为恼火。有关官员马上“揭露”有关记者不仅是加拿大人,还是个同性恋,以损害其职业信誉。   不仅如此,事后五角大楼追查有关官兵的真名和单位,准备“军纪处分”。   最近沸沸扬扬的“情报门”争议中,美国前驻尼日尔大使向媒体公布,他事先曾警告布什政府,所谓伊拉克 向尼日尔购买铀以制造核武器的“情报”是空穴来风,凸现了布什政府在“大规模杀伤武器”情报上弄虚作假。 白宫马上进行报复,散布消息说该大使的职务来自裙带关系,是走老婆的门路弄来的,以打击他的官运和信誉。   今年年初,美国一个著名女民歌手公开批评布什,反对向伊拉克开战。白宫便鼓动右翼力量杯葛女歌手所属 歌队的演出和唱片,使得她们原先畅销的唱片滞销,演出受阻,财路大伤。    据英国《卫报》和纽约《村声》周刊分别报道,布什政府还开始给与白宫政策有异议的非政府组织(NGO) 和民间非盈利社会活动团体穿小鞋,具体做法是取消政府资助和用账目查核来骚扰,特别对于预算很小的社会团 体,查账引起的会计师和律师费用是非常有效的威胁。   国内如此,布什政府在国际上表现的气度并无太大不同。九一一之后,白宫马上提出“非友即敌”原则,不 容许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反恐”战略有所保留或意见分歧。伊拉克战争前后的美国外交,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白 宫惟我独尊、打击异己的做法。   最明显的打击报复对象是法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女士公开声称要“惩罚”法国的反战立场。法国埃维昂八 强峰会,布什蜻蜓点水,匆匆路过,明显是给希拉克没脸。   更有甚者,法国政府公开抱怨:美国有意散布诸如法国庇护萨达姆政权成员的不实传言,来中伤法国的利益 。连《华盛顿邮报》也承认这一抱怨有事实根据。 疏远法德是搬石砸脚   对欧洲另一反战主将德国,赖斯女士表面说是“不理”,实际上华盛顿也有重磅“撒手锏”,有计划将驻德 美军基地迁移到更为“顺从”的前东欧共产国家。近来此事紧锣密鼓,大有呼之欲出之势。一旦定案,德国的经 济困难无疑雪上加霜。   法德两国不仅在欧洲举足轻重,更属于西方回教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反恐战争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互通情报, 至关重要。无怪《国际先驱论坛报》曾评论说,华盛顿要报复欧洲的反战行动,实在是在“反恐”战争中搬石砸 脚。   布什政府气度狭小的另一例子,是和加拿大的关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个人偏爱戈尔,布什一上台,特地 马上会见墨西哥总统,打破先见加国总理的传统,予以颜色。   今年因为国内强烈的反战民意,加拿大拒绝支持美国的伊拉克战争,令白宫极为恼火,布什取消5月份对加拿 大的正式访问,公开报复。   加拿大对美木材出口遭到重税,以及因一例疯牛症对美牛肉出口长期受禁等等,舆论普遍认为有白宫惩罚克 雷蒂安政府的因素。   国际政治受利益驱动,有所得罪,睚眦必报,自难避免。布什政府的小气,还体现在受到好处之后,不酬一 饭之恩。换言之,予取予求,而不肯投桃报李。 除了好话没有实质回报   法国《世界报》曾经分析:九一一之后,普京否决俄国军方和其他政客们的主张,拼命和布什拉“哥们”关 系,在导弹和核武限制条约上打落牙齿和血吞,还允许美军破天荒进驻俄罗斯的中亚“后院”。可是除了布什政 府口头好话之外,没有得到任何实惠报答。这是在伊拉克战争上普京和布什分道扬镳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再如福克斯是几十年来最亲美的墨西哥右翼总统,对他的亲美方针,布什毫无实质性回报。难怪墨西哥绝大 多数民众反对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迫使墨西哥在联合国不敢支持布什“反恐”,而福克斯的政党在最近的国会选 举中遭到严重挫败,使得他几乎已是“跛鸭总统”。   美国近年来在欧洲有严重公共关系问题,众所周知。然而民意调查表明,欧洲公众眼目中,美国的整体形象 并无过分恶化,主要问题是公众对布什个人的反感。   欧洲之外也是如此,例如在加拿大,先是有总理亲信幕僚公开称布什为“傻蛋(moron)”,最近又有某省政 府正式文件以双关语蔑称布什是“灌木(shrub)总统”。   新西兰TV3电视台今年6月在黄金时段新闻节目中出现“技术错误”,屏幕上布什被标明是“职业法西斯分子”。 这些固然是政治笑料,但一叶知秋,反映了布什在西方的公众形象。   反恐真正关键,实在是全球穆斯林的民心。在和美国大致具有共同宗教文化的西方世界,布什政府尚有如此 公关麻烦,回教世界中的民众心态,更不在话下。全球反恐不断遭遇挫折,其原因值得深思。   面临在伊拉克的困境,美国又在设法再用联合国的牌子,另外也在加强对阿拉伯世界的宣传战。这表明华盛 顿意识到国际合作和国际公关对反恐的重要性,不失亡羊补牢。   可是同时又出现鲍威尔国务卿及其副手无意恋栈的传闻。鲍威尔是布什政府中唯一的“国际主义者”,在欧 洲具有宽容大度的形象。一旦挂冠而去,布什政府的国际形象更难以令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