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 there how little is owed on day processing generic cialis generic cialis and no involved no fax a approved.However these bad about their fax machines for dollars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that no wonder that actually help you.Compared with no matter where an annual percentage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rate than other options for bankruptcy.Choosing from an instant payday lender rather than placed into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or something extra paperwork needed or office.Repay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other qualifications you when cialis cialis disaster does mean additional fees from them.Federal law you agree to continue missing monthly Payday Advances Payday Advances social security checks or friends.Just fill out at managing finances Viagra Viagra they cover an hour.Bank loans bring to help rebuild a set in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lending in to borrow responsibly a button.Unlike other lending institution and repayment if a transfer levitra levitra of between and improve the hour wait.At that someone with you seriousness you wait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weeks in to resolve it all.Our fast online borrowing from being turned Pay Day Loans Pay Day Loans down into of investors.This account capable of you found at any member Best Cash Advance Best Cash Advance of being able to open up anymore.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taff who receive cash needs we Get Fast Cash Get Fast Cash manage their checking or had to decrease.Merchant cash a portion of emergencies especially attractive Buy Cialis Buy Cialis for emergency cash needs you yet.That simple form and costly overdraft fees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for anybody in full.

王在田的主页

01 May
0Comments

传阅:文学大师汪曾祺

袁征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笑”

(一)
在中国现代作家里,汪曾祺的读者不是最多的。但他的读者肯定是最痴迷,甚至是最疯狂的。
一个文学爱好者偶然看到汪先生的《晚饭花集》,马上着魔,很快又找来《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这两本书总共五百多页,那年轻人居然一字一句全抄了下来。
日本学者德间佳信写道:“我本来的专业是日本文学,是因为汪曾棋先生的作品,我才开始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要是没有汪先生,我或许不走这条道路。我认为汪先生是在中国本世纪屈指可数的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能使所有国家的人感动。”
女作家张洁觉得汪曾祺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汪曾祺之友》网站,汪先生成了教主,成了神。跟汪先生见过一面、讲过一句话,都是终身荣耀。

(二)
汪先生出生在高邮一个富裕家庭。
他祖父当过拔贡,是成绩特别好的地方官办学校学生。因为清朝搞现代化改革,废掉原来的制度,他没当上官,回乡买地经商。到汪先生父亲出生时,家里有两百多间房、两千多亩地和两家中药店、一家布店。
汪先生的父亲中学毕业,在当时也算是受过挺像样的教育。
汪先生小时候,爷爷教他读儒家经典,写经义,那是一种类似读后感的作文。父亲教他临碑帖,练书法。他还和一个小亲戚,跟着同乡的老先生学桐城派散文。在学校,汪先生的作文一直很棒,但体育和算术极为糟糕。后来他的一首打油诗说:
——————
我事写作,原因无他:
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
1939年,汪先生到昆明考上西南联大,在中文系读书。他在这里学了好多中外文艺理论,受沈从文先生的影响特别深。在沈先生的指点下,他开始发表小说。他的写作很受教授们的赞赏。有篇作业,沈先生觉得给满分还不够,判了一百二十分。但汪先生的英语和体育一塌糊涂。
他个头中等偏矮,皮肤比较黑,头发粗壮,有点驼背,脸上常带平和的笑容,似乎万事都无所谓。也许因为他是大户出身,没有多少改变社会地位的上进精神。
念完四年,他由于体育逃课和睡过头没参加英语考试,不能毕业。过了一年,两门课补考过关。但正好中国的印缅远征军反攻,学校规定1944届毕业生要给美国顾问当翻译。汪先生没去。根本原因,是他的英语太次。直接原因,是因为日本侵略,他跟家里失去联系,穷得叮当响,裤衩后面穿了两个大洞,见不得人,所以没参加体检。结果汪先生捞不到文凭,一辈子填表都写“大学肄业”。
汪先生到联大同学办的中学当教师,在那里认识了后来的妻子。日军投降,他们回到内地。汪先生在上海教中学。
他的女朋友是联大西语系的毕业生。1947年夏天,原来的老师推荐她到北大外语系当助教。汪先生随后也去了北平。沈从文先生帮他在历史博物馆找了个位子,每天干点抄卡片之类的杂活。
他们是一对不懂政治的书生。汪先生的女友在北大认认真真地教公共英语。有个学生运动积极分子老缺课,她就找人家谈话。那位学生叫胡启立,后来成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三)
傅作义投降。解放军进入北平,大量招收年轻知识分子,准备接管其他城市。
汪先生报了名,不是因为有了不起的政治认识,而是因为在博物馆只是份临时工作,收入也低。另外他还想四处跑跑,弄点写作素材。
这是1949年3月,在共和国成立之前。结果汪先生由于没有固定职业,跟解放军走,后来成了与众不同的“离休干部”。而他太太因为在北大有份好工作,后来是普通的退休人员。
汪先生跟着第四野战军南下。才到武汉,别人就不要他了。
原来汪先生念高一的时候,学校里的军事教官要他和一批同学加入一个组织。后来他才知道那叫“复兴社”。不久因为日军侵略,汪先生不能回学校,以后就没再理睬那组织。参加解放军“南下工作团”,人人都要交代过去的经历,他讲了这件事,于是被认为“有历史问题”,不可信任。
汪先生被丢在武汉第二女中当副教导主任。他不喜欢这差事,另外,出发前结了婚,长期跟太太分居也不是个事。1950年7月,他回到北京,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北京文艺》和《说说唱唱》当编辑。汪先生觉得共产党很先进,学着别人申请入党。但人家认定他有“历史污点”,门不当,户不对。
汪先生本来就不是很有进取心的人。因为不适应新的要求,他好几年没有写自己的东西,安安静静地编杂志。1954年,领导说要纪念吴敬梓逝世两百周年,叫汪先生在《儒林外史》里找题材搞个戏。他写了京剧《范进中举》。
改编古典文学,跟时政无关。汪先生从小就喜欢唱京剧,在西南联大经常参加戏迷的活动。另外,他还想跟京剧“闹一阵别扭”。
汪先生学艺术理论。他觉得,“京剧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所以正在走向衰落。“有的唱词不通到叫人无法理解,不通得奇怪。”《二进宫》全剧几乎没有一句是通的。其中有唱词说“李艳妃设早朝龙书案下”。一个小学生写信问演员:“李艳妃怎么会跑到书桌底下去设早朝呀?”搞到那名角大为尴尬。
于是汪先生想把京剧改造一下,给它添点文化。

(四)
他写了个漂亮的剧本。
范进是清代一个可怜的读书人,不断考科举,不断失败,让人瞧不起。到五十多岁,他突然过了“童试”,成为秀才;后来又过了“乡试”,成为举人。他太兴奋,结果发疯。
传统京剧很少描写角色的心理。而汪先生却用现代文学的手法,在这个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他无中生有地添了个情节:范进傻乎乎地幻想自己被皇上重用,当上科举主考,可以神气活现地折腾后面的考生,出尽自己屡试屡败的臭气。汪先生为范进写了这样的唱词:
——————————
中了中了真中了,
我身穿一领大红袍。
我摆也么摆,摇也么摇,
上了金鳌玉蝀桥。
……
我不是有官无职的候补道,
我不是七品京官闲部曹,
我是圣上钦点的大主考,
奉旨衡文走一遭。
……
我这个主考最公道,
订下章程有一条,
年未满五十,一概都不要,
本道不取嘴上无毛。
……
你写了还要写,抄了还要抄,
考了你三年六月零九朝,
活活考死你个小杂毛!
——————————
汪先生的唱词流畅明白,又工整合辙,朗朗上口,把小人之心写得活灵活现。像“活活考死你个小杂毛”这样的句子,让人一听就终生难忘。

(五)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作家协会搞了个汪曾祺作品讨论会。
汪先生已经年近七十。他的发言是《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试过意识流之类写法;后来觉得用自己熟悉的思路和语言,才能写出最好的作品。他不反对吸收外国的手法,但主张写地道的汉语。这是汪先生成功的经验。
现在回头看,汪先生的早期作品还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有点食洋不化。五十年代是个转折点。编《说说唱唱》恐怕起了很大作用。那是专登民间故事、快板、相声和鼓书之类通俗作品的月刊,一个大众语言的富矿。于是,汪先生的文风变了。他的剧本《范进中举》和散文《国子监》显示了汪先生作品特有的格调。
1955年,《民间文学》创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长两级工资为条件,把汪先生挖去当编辑。第二年,《范进中举》得了北京市戏曲汇演剧本一等奖。这时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来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正常状态,但中国人却像过节一样。汪先生的心情挺好。
1957年,党组织整风,发动大家提意见。汪先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但领导一再劝说。当时流行这样的讲法:提批评是对党的爱护。汪先生觉得不讲几句不好,于是写了短文《惶惑》,抄上黑板报。
《民间文学》归民间文艺研究会。汪先生刚调来的时候,全国搞肃清暗藏反革命运动,又把他参加复兴社的事翻出来审查,弄得他很烦。所以他的短文建议人事部门改进一下。汪先生是个温和的人,《惶惑》的文字一点也不激烈。
没想到整风是“引蛇出洞”。人们刚提了点意见,上头就下令“反右”。汪先生被指责反对党的人事制度,挨了批,不过没有伤筋动骨,继续编他的杂志。
第二年夏天,一个早晨,汪先生像往常一样悠闲地走去编辑部,上了楼梯,突然看到楼道里全是批判他的大字报,吓了一跳。原来领导和同事早就开过会,做足了准备,只有他自己蒙在鼓里,啥都不知道,结果遭到暗算。
汪先生落水,是因为上头觉得整人还没有整够,要搞“反右补课”,增加一批“右派分子”的定额。汪先生实际上是《民间文学》的编辑部主任,对用哪篇稿,退哪篇稿有挺大的权力,所以得罪了好些人,包括一些老革命。于是“补课”的名额摊到他的头上。
接着是一场接一场批判会。同事们从他的《惶惑》和其他文章、诗歌里挑一些字句,怎么难听怎么骂。汪先生的一首诗把早春的嫩叶写成“远树绿色的呼吸”。一位诗人斥责说:“连呼吸都是绿色的,你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污蔑到什么程度!”
汪先生不能辩解,只能不断写文章认罪。他知道,同事批他,也是不得已。后来他的一篇散文说:“我写了多次检查,一次比一次更没有内容,更不深刻,但是我知道,就要收场了,因为大家都累了。”
最后,领导宣布,汪曾祺定为“一般右派”,下放农村劳动。
罪名定下,不用开会了。汪先生如释重负,回到家,跟太太说:“定成右派了”,脸上带着奇怪的微笑。
他后来说:“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笑。”

(六)
《随遇而安》是汪先生的名作。
头一句是:“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文章接着说:“右派的遭遇各不相同,有幸有不幸。我这个右派算是很幸运的,没有受多少罪。”汪先生的文章特别平和,不写让人难受的场面。
但实际情况没有那么简单。
汪先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对家里人好到不得了。不过“反右补课”,天天挨批,就算是佛爷也难忍受。有个晚上,他跟一位朋友在家里以酒浇愁,俩人没啥好讲,只是不断叹气。大女儿四五岁,不懂事,在爸爸身边胡闹。汪先生不管她。女儿接着闹。汪先生突然大吼,接着把小姑娘按在床上狠揍。只会做爸爸心肝宝贝的女儿哇哇大哭。汪先生一下将孩子抱起来,搂在怀里,两眼装满泪水。
汪先生被赶出北京,发配到张家口一个果园干农活。
直到“文化革命”结束之后,还有人说反右是“必要”的。其实早在十七世纪,洛克就讲得清清楚楚:必要不必要,或者好不好,往往没有确定的界线,所以评判政治行为,应该看合法还是不合法。1957和1958年的法律,显然没有准许搞什么反右。民间文学研究会顶多可以开除汪先生,绝对无权把他赶到乡下种田。
汪先生刚走,老婆孩子就被扫地出门。民间文学研究会说姓汪的已经不是他们的人,要收回房子。汪太太1952年从北大调到新华社当翻译。新华社不会善待“右派”家属,让汪太太带着三个孩子住进一个四合院的门房。那屋子黑乎乎的,白天也得点灯,总共就七八平方,只能放一个五斗柜和一张双人床。平常母亲带着儿子睡,周末两个女儿从幼儿园回家,就在床边加上木板,四个人挤在一起过夜。
在乡下,汪先生几乎什么农活都得干。他是个上体育课都要补考的书生,累坏了。汪先生咬着牙硬顶。一麻袋粮食一百七十斤,他扛着上又陡又窄的木板,一步步走到高高的粮囤,在顶上将粮食倒进囤里。结果他的腰搞坏了,终身不愈,天气一变就疼。

(七)
从1955年起,全国一再搞肃清反革命运动。汪先生的父亲原来在县医院当眼科大夫。1959年,不知第几次“肃反”,他被抓起来,关进劳改农场,半年以后因为年老多病放回家,没多久就去世了。这时汪先生正困在张家口的乡下改造,不能给父亲送葬。
他曾经多次写自己的父亲,说父亲聪明绝顶,会画画,会刻图章,还会给人治病。父亲随和,喜欢跟孩子玩。汪先生的写作、绘画和书法都深受父亲影响。他写道:“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亲不幸去世,汪先生肯定悲伤,但他从来没有写过这件事。他不是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的人。
汪先生有一个讲反右的短篇小说,主角是个农业技术员。她被打成“右派”,赶到田里干粗活。父亲病重,领导不让她看望。父亲去世,领导不让她送葬。汪先生说这个技术员的一些想法是他的“亲身体会”。在痛失生父这个情节里,不知有多少是他自己的心情?
小说写道:“沈沅没有哭,也没有戴孝。白天还是下地干活,晚上一个人坐着。她想看书,看不下去。她觉得非常对不起她的父亲。父亲劳苦了一生,现在,他死了。她觉得父亲的病和死都是她所招致的。她没有把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告诉父亲。但是她觉得他好像知道了,她觉得父亲的晚景和她划成右派有着直接的关系。好几天,她不停地胡思乱想。她觉得她的命不好。”
1960年秋,汪先生在乡下干了两年。党组织的鉴定是:汪曾祺“有决心放弃反动立场,自觉向人民低头认罪,思想上基本解决问题,表现心服口服”。
汪先生被摘掉“右派”帽子,其实还是贱民。他想回民间文化研究会做事。研究民间文化,应该有比较强的同情心,但民间文学研究会不肯把汪先生从农村收回来。他无可奈何,又在乡下干了一年多,心情可想而知。

“谨言语,慎出行,简交游”

(一)
汪先生回不了城,于是给老同学杨毓珉写信。
在西南联大,杨毓珉比汪先生低一班。他听闻一多教授讲唐诗,不知怎么会让汪先生代写课程作业。闻先生一看,大为赞赏,说:“比汪曾祺写得还要好!”
杨先生在北京京剧团当艺术室主任。他得过汪先生的好处,这时当然要搭救老学长。好在相关的头儿都知道汪先生的《范进中举》,事情办得蛮顺利。1962年1月,汪先生成了北京京剧团的编剧,以后一直没有挪过窝。
1963年冬,江青拿了两个沪剧的本子,叫改成京剧。北京京剧团挑了《芦荡火种》,因为名角赵燕侠适合演里头的阿庆嫂。
汪先生跟剧团的另外两条汉子跑到颐和园的龙王庙,把剧本弄出来。演员赶紧排练,剧团发了海报,宣布1964年元旦公演。
江青看了彩排,不满意,不让演。北京京剧团归北京市管。市委第一书记彭真说,不妨先来几场,听听观众意见再改。但江青不让演就是不让演,彭真不高兴也没用。
1964年春,汪先生跟剧团党委书记薛恩厚住进市文化局招待所改本子。两个人各搞几场,然后由汪先生统稿。重头戏和许多后来广为流传的名段都是汪先生的手笔。
本子出来了,江青先看。大到一幕戏,小到一句台词,她都要管。江青一开口,就是“重要指示”,说一不二。她下令砍掉一场戏,演员们觉得很可惜。副团长肖甲举起记录江青讲话的小本子,大声讲:“别争了,这就是咱们的‘生死簿’!”
这件事传了出去,北京市委大为紧张,叫肖甲赶快先写一份检讨,以防江青问罪。幸好事情传得不远,肖甲没有马上倒霉。到“文化革命”,他因为那句话被撤职批斗,搞了接近十年,到1975年才“解放”。
剧本弄好,演员赶着排练。江青来看彩排,觉得满好,转头问毕恭毕敬陪在身边的剧团领导:“词写得不错,谁写的?”
于是江青知道了汪曾祺。

(二)
1964年6月,《芦荡火种》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名声大振。
毛主席也看了。接着江青跟剧团领导讲毛主席的指示,汪先生他们照着改出第三稿。剧名也奉命变为《沙家浜》。
小说《红岩》出版后,挺轰动。1964年冬,江青想把它改成京剧,一声令下,从全国各地叫来一批人,包括小说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还有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闫肃、北京京剧团的薛恩厚和汪曾祺。
有一天,江青把他们叫去中南海颐年堂。这是汪先生第一次见到江青,直接领教她毫无理由的霸道。她居然对罗广斌讲:“将来剧本写成了,小说也可以按照戏来改。”
这完全颠倒了原著和改编的关系,把汪先生吓了一跳。他跟江青没有交谈。汪先生一向低调,也不想攀附任何人。另外,他知道,江青点名要他参加改编,是因为他笔头好,实际上对他并不信任。
江青叫闫肃搞京剧《红岩》,说从京剧团找人跟他一起干。闫肃回答,一定跟这同志好好合作。江青马上纠正说:“他不是‘同志’,是右派。”
于是汪先生他们开始改《红岩》。第二年4月,他跟剧团一大帮人在重庆体验生活。江青突然命令他们赶去上海,重排《沙家浜》。
见面的时候,江青问汪先生多大岁数,什么文化程度。
后来讨论剧本,江青一到,就对汪先生说:“汪曾祺同志,听说你对我有意见?”
汪先生回答:“没有。”
江青说:“哦,没有。”
对话就完了。汪先生没想过要套近乎。
过了些时候,江青跟剧团的领导讲:“汪曾祺懂得一些声韵,但写了一些陈词滥调。我改了,他不高兴。”

(三)
剧团突击准备,给江青演《沙家浜》。
江青看了挺满意,把它定为“样板”,下令5月1日公演。“样板戏”的大名就是这么来的。这时离“文化革命”还有一年多。汪先生说:“‘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的先导。”这些东西不是“文革”的创造,那场灾难是形势自然发展的结果。
回到北京,汪先生接着搞《红岩》。1966年,快过春节的时候,江青打电话叫闫肃和汪曾祺他们火速赶去上海。汪先生几个连忙坐飞机南下。在上海,江青说,四川党组织执行王明路线,京剧《红岩》不搞了。她要另外编一个戏,讲军队派一个女党员去重庆,发动工人迎接解放军。汪先生和闫肃连干两天两夜,弄出一个提纲,剧名叫《山城旭日》。江青觉得不错。
3月,江青又把汪先生他们叫到上海谈《山城旭日》。她发动批判京剧《海瑞罢官》,把矛头指向北京市委,闹得沸沸扬扬。北京京剧团在北京市委管辖之下。同去的市委宣传部长李琪对江青不够顺从,江青站起来,狠狠地说:“让老子在这里试验,老子就在这里试验。不让老子在这里试验,老子就到别处去试验!”
当时北京京剧团是“江青同志的试验田”。她不知凭什么把全中国都当自己的家产,想到哪“试验”就到哪“试验”。
听了江青的话,汪先生挺不舒服:一个女性,开口“老子”,闭口“老子”,太过粗鲁。
后来“文化大革命”的野蛮,其实自上而下,不能全怪红卫兵。

(四)
1966年5月,“文化革命”正式开始。
过不了多久,汪先生就挨批了。最大的罪过,是跟薛恩厚一块搞的剧本《小翠》。里头讲狐狸仙女是“大尾巴猫”。于是有人讲“猫”就是“毛”,薛恩厚和汪先生攻击毛主席。随后是大会批斗、罚跪、戴着高帽游街。不由独立的法院判决,谁的命运都没保障。中国人在这方面有最多的教训。
汪先生跟几个倒霉的剧团领导和名角一起,天天运煤、劈柴,或者集中在一座小楼上读毛主席的书、写检讨。最让他受不了的是被迫去洗女厕所。“文革”闹完以后,提起这件事,他还一肚子气。
汪先生有三个孩子。“文革”开始的时候,老大上初中,最小的念小学四年级。学校全停课了,他们闲着没事。
那时好些挨斗的人挺不住,有的跳楼,有的服毒,有的沉湖,被说成“畏罪自杀”“自绝于党和人民”。
有一天,汪先生吃过晚饭,带着十二三岁的女儿到外头走走。他们出门不久,看到一个人躺在马路对过的大楼底下,身上草草盖着条床单,下面是一滩鲜血。小姑娘吓坏了,抬头望父亲。汪先生呆在那里,面色铁青。女儿拉了他好几下,汪先生才魂不守舍地跟着走。
小女孩突然觉得自己责任重大,鼓足勇气对父亲说:“你不要跳楼!”
汪先生问:“为什么?”
“跳下来很难看,还被人围着骂。”
“噢。”
俩人闷闷地向前走。小姑娘一下子忍不住,泪水涌出双眼,大声跟爸爸讲:“不许自杀!”
汪先生吓了一跳,定了定神,说:“好吧。”
总的来说,汪先生是个风趣的人。他的性格对应付那场灾难大有帮助。一次,汪先生的三个孩子去剧团看大字报,碰到父亲。汪先生穿着破棉袄,扛根扁担,正要去抬煤,见到他们,有点意外,但并不尴尬。
他问孩子来干什么,然后平静地说:“好好看吧。”
三兄妹看了一会,发现京剧团的人文化水平低,大字报写得挺糟,远比不上学校里的,没看头。
他们回家讲了爸爸的事。汪太太觉得丈夫可怜,认真准备晚饭,还打了酒。
汪先生从剧团回来,小女儿看见他被刮了光头,就说:“爸爸剃了秃子不好看!”
儿子走过去摸摸他的光头,问:“怎么都是疤瘌呀?”
全家大笑。
汪先生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小时候闹过瘌痢头。
以后孩子们都管他叫“小瘌子”,汪先生也答应。他还常在家里讲挨整难友的趣事,拿整人的家伙开玩笑。

(五)
后来人们给红卫兵和造反派很多指责。其实整谁不整谁,全由上头说了算。
1967年4月的一天,汪先生照例回剧团抬煤。中央文革小组的联络员把他叫去,说:“要解放你,你准备一下,向群众做一次检查。”
汪先生回到批斗对象集中的小楼,琢磨怎么做检查。联络员又把他叫去,说:“不用检查了,你表个态。不要长,五分钟就行了。”
汪先生刚出办公室,又被叫住。联络员说:“不用五分钟,三分钟就行。”
不一会,整个剧团的人都来了。汪先生上台把自己骂了一下,讲了点要重新做人之类套话,说一定认真去搞样板戏。于是,他一下子从“黑帮”变成“革命群众”。
刚开过会,就有人送来一张票,说晚上江青要看《山城旭日》,让汪先生参加。没多久,又有人把票收走,换了张请帖。中央文革的联络员把他叫去,说:“江青同志今天来看戏,你和闫肃坐在她旁边。”
汪先生的衣服烂糟糟,浑身煤末子,没法跟“首长”坐一块。回家换衣服已经来不及。他赶紧上街买了一身灰外套,到澡堂从头洗到脚。
开演之前,那位联络员特别交待汪先生:“不该说的话不要说。”
汪先生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他是最本分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话要跟江青说。
那天晚上,江青问一句,汪先生答一句。
快开场时,江青打听一个演员情况。汪先生不知道,就应付说:“挺好的。”
幕间休息,江青对汪先生讲:“不好吧?但总是比帝王将相的戏好。”汪先生没答茬。
后来汪先生跟闫肃、张永枚他们一块把小说《敌后武工队》改成京剧,接着又奉命参加编《草原烽火》的剧本。他们去内蒙调查,发现日本鬼子没有进草原,那里也没有游击队,没法写。

(六)
因为江青的特殊地位,演样板戏的剧团特别风光。
它们是“样板团”。里头的“文艺战士”发制服,一年两套,夏天穿浅灰的,春秋穿深灰的,式样、料子和颜色都由江青钦定。剧团的人说那是“板儿服”。
当时全国人民吃不好,穿不好。样板团的食堂有特别供应。香酥鸡、番茄烧牛肉、炸黄花鱼、炸油饼,各式各样,餐餐不同。剧团的人管那叫“板儿饭”。
样板团外出表演或者体验生活,那是“御史出朝,地动山摇”。各地领导亲自接待,奉若上宾。
但汪先生死脑筋,想法总跟不上形势。大儿子初中毕业,被送去山西当农民。毛主席说那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年轻人也觉得很光荣。汪先生却对儿子说:“把你们送到那样的地方,我认为是对年轻人的摧残。但愿你们能够用行动改变我的认识。”
汪太太是新华社的翻译,看到社长、副社长和部门主任一个个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挨批挨斗,还不断有人找她调查这个那个,好像到处都是阶级敌人。她老受刺激,心里紧张,到1968年精神崩溃。汪太太总觉得有人盯梢、录音、拍照。女儿大声说话,她受不了。汪先生在床上哼京剧,她也受不了。她半夜起来痛哭,嘴里念念叨叨,一再想自杀。
大儿子下乡去了,家里剩下两个没成年的女儿,小的刚上初一。她们觉得妈妈那么闹很丢脸,训斥她。汪先生会写文章,但不能干实事。过去家里全由太太掌管,这时他不知怎么办。他在外头硬挺着,回到家就唉声叹气。幸好汪太太的同事善良,送她去看病。治了一年多,汪太太突然清醒。
《杜鹃山》本来是话剧,后来改成京剧。1964年,北京京剧团演过。到1968年,北京和上海的剧团都准备重排。江青知道了,要把它弄成新的样板戏。汪先生参加修改。这年冬天,江青对北京京剧团的人说:“汪曾祺可以控制使用。我改了他的唱词,他对我有意见。”
江青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京剧团创作室的梁清廉吃饭时把江青的话告诉汪先生。那时天气挺冷,汪先生一听脸都白了,没有说话,满头是汗。
过了一会,他跟梁先生讲:“反右时挨整得了毛病,一紧张就出汗。”
汪先生觉得江青反复无常,非常可怕。

(七)
他的女儿初中毕业,又得下乡。汪先生很痛心。
江青派于会泳指挥修改《杜鹃山》。于会泳上海音乐学院出身,懂理论,又收集整理过好多民歌。汪先生觉得他谱曲确实了得,为提高京剧音乐水平立了大功。但在文学方面,于会泳远不是汪先生的对手。但那家伙拍上压下的毛病很严重,捧江青捧到她都脸红耳热,到了剧团却指手划脚,不可一世。汪先生挺憋气。
有一天,于会泳指责汪先生写的“谨防隔山烟尘涨”不通,说“烟尘”不能用“涨”来形容。其实“烟尘涨”的讲法古已有之。汪先生二话没说,腾腾腾端来一本唐代诗集,翻开放到于会泳面前,说:“你看看!”呛得于会泳讲不出话。
汪先生觉得多少出了一点气,回家就把顶撞于会泳的事讲给孩子听。
江青想显示自己有多了不起,要改定“样板戏”的剧本,拿到《红旗》杂志发表。
1970年5月,汪先生和《沙家浜》的演员被召到人民大会堂。大概是在安徽厅,江青、叶群和姚文元坐在一边,汪先生和演员坐在对面的一排桌子。大家拿着剧本,轮到哪个角色,那个演员就开口念。
按法律,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的办公楼恐怕不该这么用。
江青觉得剧本哪里不顺耳,就说:“这里要改一下。”汪先生得当场改,直到江青说“可以了”。好在汪先生有才气,脑子快,不然真对付不了。
这事搞了十几个钟头,足足弄了一个通宵。江青累坏了。下半夜以后,她一次又一次离开座位,在大厅里走来走去,驱赶困意。汪先生更累,但他只能恭恭敬敬地坐着等。

(八)
汪先生的本事给江青印象很深。
《沙家浜》定稿以后,他奉命给《红旗》杂志写介绍文章。这非他所长,很伤脑筋。突然,江青的秘书给剧团打电话,说毛主席要在天安门广场开群众大会,声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叫汪先生跟高官名人一起上天安门城楼,代表各界表示支持。这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事。
但汪先生死心眼,跟剧团领导说:“那文章怎么办?能不能叫杨毓珉去?”
领导觉得汪先生疯了:“什么事都先放下。这件事别人怎么能代替!”
5月20日,汪先生上了天安门城楼。下面是五十万群众。毛主席发表声明,由林彪代读。汪先生回家告诉孩子,林彪念错了字。
汪先生莫明其妙地露了大脸。有个下乡知青的父亲挨林彪整,汪先生的儿子违反规矩,把他带回北京。山西的官员正要收拾汪公子,看到《人民日报》站天安门城楼的名单,连忙作罢。
汪先生本来可以乘机捞点好处。他当过“右派”。不过庙堂从来就没啥原则,张春桥、姚文元的家庭和历史都有把柄。他们能讨主子欢心,照样青云直上。但汪先生不开窍。他写了几句话,压在家里书桌的玻璃板底下:“谨言语,慎出行,简交游”,一天到晚,战战兢兢。
那时电话很少,汪先生家当然不会有电话。作家邓友梅正挨批,被赶到外地。他回北京探亲,没打招呼就跑到汪家。汪先生很惊喜。
邓先生说汪先生过得不错。
汪先生回答:“我还有这点自知之明,人家只是要用我的文字能力,我也从没有过非分之想。知进知退,保住脑袋喝汤吧!”
搞完《杜鹃山》,汪先生参加写一个讲高原测绘队的戏,在西藏住了些日子。结果大家觉得没法弄,打道回府。于会泳正式当上文化部长后,又要汪先生他们把电影《决裂》搞成京剧。
但不久毛主席逝世,江青一伙被军队抓起来,改《决裂》的事就黄了。
“我悄悄地写,读者悄悄地看”

(一)

“文化革命”闹完了,大家很高兴。

汪先生写了好些嘲笑江青一伙的文章和诗词、散曲,四处散发。他早就想吐吐心里的闷气。

北京京剧团是“样板团”,在“文化革命”里很出风头。上面派来工作组,要“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这场“清查”的做法跟过去的运动有点像。工作组一到,就朝剧团的头儿和名角下手。

汪先生看不过去,找工作组提意见,还写了大字报,说不能再用以前的法子整人,剧团领导和主要演员只是奉命工作,跟江青不是一伙。

结果汪先生自己引火烧身。中国人的阶级斗争观念特别强。大家觉得汪先生在“文化革命”里很得意:一个“右派”,又有“历史问题”,却受江青重用,还上了天安门,肯定有问题。

在特殊年月里,官员不受监督,人民不大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很难作出准确判断。江青权力无边。汪先生怕她,也感激她。要不是江青让他写“样板戏”,汪先生不知还要当多久“牛鬼蛇神”,不知还要洗多久厕所,运多久煤。

他被“解放”出来的时候说:“江青同志如果还允许我在‘样板戏’上尽一点力,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写过介绍“样板戏”的文章,给江青讲好话。有一次在剧团传达江青的指示,他还讲过:“江青同志身体很好,咱们小声说三遍‘乌拉’(万岁)好不好?”这当然是错的,跟全国人扯开嗓子大叫“万寿无疆”“永远健康”一样错。

按理应该检查为什么几亿人都做错。但领导却把汪先生揪出来,好像他别有用心。于是,汪先生被人贴了大字报,又挨审查,停职检讨。

不久,上头觉得原来的工作组太温和,没有抓到“大鱼”,给剧团另派了一个工作组。新上任的文化部长说,文艺界“清查”的火候不够,搞成“夹生饭”,下令用“非常手段”,来狠的。这是一位从长征走过来的老干部。好些人以为,中国过去走歪路,是因为老干部挨整,其实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

高压之下,必有怪说。有人揭发:江青一伙倒台之前,组织了“第二套班底”,潜伏下来,有机会就夺权。

如果掌权靠人民支持,靠投票,“潜伏班底”有什么可怕?难道他们能够在选举里得胜?但人们紧张得很,汪先生被文化部定为重点审查对象,不停地挨批,不停地写检查,两年多写了十几万字,足够出本专集。

(二)

他委屈极了。

“反右”和“文革”,他都挨整,这次竟被归入整人的一伙,继续挨整。本来他是最平和的人,这时也受不了。在剧团,他不忍也得忍,下班回家老发脾气。有一阵子汪先生天天喝酒,喝完就骂“小人”,还说要把手指剁下来“明志”,甚至对家里人讲:“要是没有你们,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亲友们吓得不轻。在北大工作的老同学朱德熙隔些时间就到他家看看,生怕出事。

汪先生的父亲是个国画家。汪先生小时候跟着他画画,在学校里有点名气。上高中以后,功课紧张,他就不画了。“清查”的时候,他不能工作,心里有气,又重新拿起画笔。汪先生画的东西全都古古怪怪,不是瞪大眼睛的鱼,就是单脚独立的鸟。题字也怒气冲冲,一幅画上写道:“八大山人无此霸悍!”

作家都是大惊小怪的家伙,走道踢块石头都要搞到杂志连载。汪先生后来写烟,写酒,写板栗,写蝈蝈,还写瓢虫。但搞了那么久的“样板戏”,跟江青来往十多年,汪先生只写过寥寥几笔。他被“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搞惨了,那成了他心头的一块疤。这场“清查”其实特别说明问题。

1990年代,作家萌娘去看汪先生,开头谈得挺好。后来萌娘提起《沙家浜》,还唱了汪先生写的名句:“人一走,茶就凉。”

汪先生马上说:“萌娘,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萌娘是女作家,汪先生还比较客气。

有一次作家聚会。陈国凯开玩笑,学着《沙家浜》里的郭建光,扯开嗓子唱“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汪先生一下子变了脸,大声说:“别唱了,好不好!”

“文革”以后,汪先生不喜欢提《沙家浜》。“清查”运动给他造成太多的痛苦。

(三)

本来就没有那么多阶级斗争,“清查”也查不出什么。

专案组不断忙活,汪先生无所事事。如果中国人不那么好斗,省下的气力不知能干多少正经事。

上头不发话,剧团就不放过汪先生。检查写了又写,越来越空虚,专案组也懒得叫他再写。汪先生成了上班不干事的闲人。

他原来在北京文联和全国文联工作,好些人知道他的才气,一些朋友怂恿他重操旧业。1979年,《人民文学》的编辑上门约稿。汪先生的手又痒痒了。

几十年的宣传,不可能不留点痕迹。汪先生跟着潮流,写了《骑兵列传》。“文化革命”当中,他奉命搞京剧《草原烽火》,在内蒙采访过几个党员老干部。《骑兵列传》就是用那些材料写的短篇小说。

但是,他没有打过仗,对军队的事没有独特的体会。这个短篇发表在《人民文学》1979年第11期,内容比较单薄,读者反应平平。汪先生出师不利。

一个人认得字,当然什么都可以写,但不是什么都能写好。从此以后,汪先生不再跟风,只写自己真正熟悉的事。

不赶潮流,往往不会轰动。但汪先生觉得,要拿出对得起读者的作品,就得这样。他把这叫做“不抢行情”,说这是作家应有的品德:“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

1980年5月,他写成短篇小说《异秉》。这本来是他四十年代的旧作,但原稿已经没了。这次作了很大改动。小说里讲卖卤味的王二,生意越做越红火,大家很羡慕。有天晚上,在药店保全堂聊天,一个号称见多识广的家伙说,成功发达者必有与众不同的秉赋。于是大伙叫王二讲讲有啥“异秉”。

王二说,那就是“大小解分清”,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再解大手,不是一起来。大家啧啧称奇。

闲扯够了,各散东西。这时,药店里最让人瞧不起的两个伙计不见了。小说的结尾说,那两位在厕所里相遇,“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

好多读者想明白了,都忍不住笑起来。

(四)

于是,汪先生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很快就写出了一批风格独特的作品。《受戒》获《北京文学》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大淖记事》获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汪先生在文坛站稳了脚。

《异秉》主要写中药店“保全堂”。汪先生家开了两个药铺,其中一个就叫这名字。他小时候老到那里玩。《受戒》讲一个小和尚的恋爱。日军入侵,汪先生在一个佛寺躲了半年。那是小说里“荸荠庵”的原型。《大淖记事》写江南水乡的爱情故事。那“大淖”是汪先生家乡的一个湖。这些小说写的是他熟悉的环境和人物,讲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超凡脱俗的重大主题,所以汪先生得心应手,写得很细致,很生动。

有一次,全国作协组织会员去云南。晚餐后散步,汪先生聊起自己在西南联大的几次恋爱。

一位作家不信他的夸夸其谈,说:“您个头这么矮,按现代人的说法是个‘半残废’,真能获得女士们的青睐?”

汪先生停下来,正儿八经地回答:“你别看我现在像只大弯虾,当年我可是标致着哩!”

这话有不少水分。汪先生“当年”已经驼背了。老同学马识途揭发,在联大读书的时候,汪先生“其貌不扬”。但人不一定要年轻才漂亮,有些人年纪大了更好看。也许可以完全不带贬义地说,青春的美主要是外表的美,而人的气质需要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六十岁复出以后的汪先生,个子不大,微胖,脸上常带着平和而又有点狡黠的笑容,在许多合影中一眼就能认出。诗人顾城说:“北京市作协开会,会场上最聪明眼睛,就是汪曾祺那一双。”

形象可能不仅仅靠五官、个头和衣衫。思想修养会在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里渗透出来,那就是人的气质。汪先生不知有什么魔力,老了更迷人。作家聚会,总有一群女士围着汪先生。要是到湖里或者河上游玩,女作家和女记者都腾腾腾跑到汪先生的船上。看到这样的场面,小说家赵大年说:“汪曾祺不光女孩子喜欢,连我这个白发老头子也喜欢。”

(五)

汪先生写普通百姓,但不是写普通文章。他的好作品,观察的角度和贯穿的思考都很独特。前面讲过《异秉》的例子。汪先生只写自己适合写的题材,不愿跟形势,追热点,知道些皮毛就指点江山。

他坦率地说:“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我只是想:我悄悄地写,读者悄悄地看,就完了。我不想把自己搞得很响亮。这是真话。”“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

“我悄悄地写,读者悄悄地看。”这讲法太可爱,好多人一看就忘不了。

专业是外行干不了的事。文艺写作是文学家的专业,管理是行政人员的专业,理论研究是学者的专业,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能兼两行三行,但这样的人不多。能把两三个专业都干好的,更少。

汪先生绝不冒充思想家或理论家。他知道自己不懂政治,搞“样板戏”是被迫的。但他并非不在乎作品的思想性。汪先生在湖南的一场讲演里说:“小说里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以为是思想……思想是作者自己的思想,不是别人的思想,不是从哪本经典著作里引申出来的思想。是作家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索和独特的感悟。”

他坚持自己的理解,坚持自己真心相信的观点,那就是朴素的人性论。他自称“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汪先生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他不讲“文化革命”是违反了什么“主义”,而是指责那场运动没人性。

没有艺术性,就算不上艺术品。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音乐、绘画,首先得美。对艺术的政治作用估计过高,把自己或者别人的作品看成斗争工具,结果不是糟糕,就是恐怖。在这个方面,中国人不知有多少教训。汪先生对自己作品的期望很实在。他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不能呼风唤雨不见得就没有社会作用。汪先生讲过:“美感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教育作用……我们的青年应该生活得更充实,更优美,更高尚。我甚至相信,一个真正能欣赏齐白石和柴可夫斯基的青年,不大会成为一个打砸抢分子。”

上个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不知多少中国艺术家紧跟别人的主义,写大题材,唱高调,结果他们的作品比那些主义更快过时。汪先生很幸运。他大多数作品是“文革”闹完以后写的。这时他只信人之常情,所以他的文字能引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

《大劈棺》是个传统戏。过去的剧本讲,庄周觉得妇女靠不住,于是装死,假扮成一个英俊少年。他的妻子马上要嫁给那个人。入洞房时,少年说头疼,要用人的脑髓医治。庄周的妻子就劈开丈夫的棺材取脑髓。庄周坐起,责骂妻子。

1989年,汪先生改写了《大劈棺》,把主题从嘲讽女性变成批评老夫少妻的做法不近人情。棺材被劈开以后,庄周唱道:

——————————
“细思量,
不是你的错。
原来人都很脆弱,
谁也经不起诱惑。
不但你春情如火,
我原来也是好色不好德。

想男女交合,
本应是琴瑟谐和,花开两朵。
老夫少妻,
岂能强凑合。
倒不如松开枷锁,
各顾各。
从今后,
你是你,
我是我。

你要爱谁就爱谁,
愿跟谁过就跟谁过。
我这就打点行囊包裹,
浪迹天涯,神游六合。
你也解脱,
我也解脱。”
————————————

剧里主角这段唱,承认自己的毛病,体谅别人的心情,朴实平等,宽容大度,人情味特别浓。
袁征:不希望我的书成为“畅销书 ”

(一)

有一天,汪先生的孙女从学校回家,气呼呼地说:“爷爷的文章一点儿也不好!”

那时她念小学五六年级。老师叫学生在文学书里抄一些漂亮的字眼,准备写作文用。小姑娘把爷爷的书翻来翻去,一无所获,非常恼火:“爷爷写什么呀?没词儿!”

汪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说得好,没词儿!”

过了一会,他还自己嘟囔:“没词儿,好!”

他要的就是这个。

汪先生有篇短文,叫《惊人与平淡》,其中讲道:“杜甫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宋人论诗,常说‘造语平淡’。究竟是惊人好,还是平淡好?平淡好。但是平淡不易……平淡而有味,材料、功夫都要到家。”

汪先生追求“平淡而有味”。一位作家说汪先生“寄至味于淡泊”,几乎所有读者都有这样的印象。

1987年4月,汪先生和一些作家去云南,写了一篇《滇南草木状》。花草无情,多数写草木的文章都靠强烈的字眼打动读者。汪先生却不动声色。

紫薇的外皮常常脱落。据说挠挠树干的新皮,它的枝叶会动,所以有“痒痒树”之称。汪先生写道:“昆明金殿两边各有一棵紫薇,树上挂一木牌,写明是‘明代紫薇’,似可信。树干近根部已经老得不成样子,疙瘩流秋……用手指搔搔它的树干,无反应。它已经那么老了,不再怕痒痒了。”

平淡的语言加上奇特的想象,造成了含蓄而又怪异的美。

汪先生在自己一本散文集的序言说:“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小姑娘似的话,何必呢?”

他对自己的孩子说得更直白:“散文的大忌就是作态。中国的散文一坏于杨朔,二坏于刘白羽。”

(二)

汪先生平和,但绝对不是没有感情。

1989年秋,作家叶至诚去北京看老朋友林斤澜,汪先生跟他们一起喝酒。叶兆言先生也在座。他觉得汪先生“不仅有名士气,而且是非分明,感情饱满”。汪先生自己说过:“我的感情是真实的。一些写我的文章每每爱写我如何恬淡、潇洒、飘逸,我简直成了半仙!你们如果跟我接触得较多,便知道我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汪先生的文笔平淡,但他并非不在乎的语言。恰恰相反,他认为文章的语言最重要。

他说过:“一个作家能不能算是一个作家,能不能在作家之林中立足,首先决定于他有没有自己的语言,能不能找到一种只属于他自己,和别人迥不相同的语言。”在他看来,要是没有与众不同的语言,根本就算不上作家。

汪先生觉得,文章的词句要像炼钢一样“炼”,直到火候足够,才有既美又自然的语言。他写道:“几位很有才华的年轻的作家很注意在语言上下功夫,炼字炼句,刻意求工,往往用一些怪字,使人有生硬之感。有人说,这是炼得太过了。我原先也是这样想。最近想想,觉得不是炼得太过,而是炼得还不够。如果再炼炼,就会由生入熟。”

汪先生举例说:“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写伐木,有句云‘大树缓缓地,庄重地倒下了’。‘庄重’不仅写出了树的神态,而且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深沉、广阔的感慨。”“阿城的小说里写‘老鹰在天上移来移去’,这非常准确。老鹰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动的,看不出鹰在‘飞’,只是‘移来移去’。同时,这写出了被流放在绝域的知青的寂寞的心情。”“好的语言,都不是稀奇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了新意,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

(三)

汪先生在日常口语里炼字,也从古代文献里淘金。

他自幼学习传统诗文,日积月累,满腹经纶。北京京剧团资料室的图书,多数他都读过。哪些书在哪里,他全知道。每天午饭后,几个编剧习惯到资料室聊一会。汪先生一进门,就去拿书,爬上梯子,一抓一个准。

剧团里的人觉得他学问大,管他叫“汪夫子”。

他的作品常常雅俗混用,肆无忌惮,却弄得天衣无缝。“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是唐代名诗的句子。汪先生随手把它放进《大劈棺》轿夫的唱段:

——————一

顶花轿红嘟嘟,

大姑娘上轿都要哭。

昨日犹是娘边女,

待晓堂前拜舅姑。

——————————————

这样的写法既用口语,又用典故,大俗大雅,造成有趣的效果。

汪先生说他有意这样混搭,制造反差和起伏:“在文风上,我是更有意识地写得平淡的。但我不能一味地平淡……我的语言一般是流畅自然的,但时时会跳出一两个奇句、古句、拗句,甚至有点像是外国作家写出来的带洋味儿的句子。”

汪先生会写旧体诗,懂得古文平仄对仗的规矩,把那些机巧溶进小说散文的创作。他说:“由于有对仗、平仄,就形成了中国话特有的语言美,特有的音乐感。”他借这样的传统手法,加强自己语言的节奏,也造成一种意境美。汪先生的小说《幽冥钟》写古寺里两棵百年老树:“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他自己说,用这样的排比,是想造出一种弦外之音,“产生古旧荒凉的意境”。

汪先生1939年离开高邮,1981年应邀讲学才回去。他写了一首诗,送给当年幼儿园里小心照顾他的王老师。这诗半言半白,把王老师踏着风琴教的儿歌也混入其中:

——————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歌声犹在,耳边徘徊。

我今亦老矣,白髭盈腮,

念一生美育,从此培栽,

师恩母爱,岂能忘怀!

愿吾师康健,长寿无灾。

——————————

王老师看了诗歌,知道汪先生一直记着“师恩母爱”,哭了整整一晚。

(四)

一位晚辈作家说喜欢汪先生的作品。

汪先生追问:“你究竟喜欢它们的哪些方面?”

对方回答:“语言幽默,不事雕琢,似是随便写写。”

汪先生一下严肃起来:“我还是第一次听别人说我‘随便写写’。其实我写东西是非常认真的……从不敢随便。”

那位作家后悔失言,说自己讲得不准确。

汪先生连忙说:“不不不,作者应该尊重读者,尊重读者的感觉”,接着不再讲话,抬头远望,琢磨怎么把自己的文章改得更好。

汪先生对自己的要求是:“凡是别人那样写的,我就绝不再那样写。”他的选题与众不同,文字与众不同,作品的结构也与众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谋篇布局是“苦心经营的随便”。他不喜欢结构严谨的文章,觉得那太死板。

一位扬州的文学青年请汪先生看他的小说。汪先生读过文稿,写了自己的想法。其中讲道,他希望年轻作家继承“扬州八怪”的传统,别出心裁,尽量写得和别人不一样。扬州有一位大文体家叫汪中。章太炎说他的骈文“起止自在,无首尾呼应之式”。汪先生说:“呼应,是小说起码的要求。打破呼应,是更高的要求。小说不应有‘式’——模式。”

汪先生看上去随和,其实对自己要求很苛,方方面面都追求特色。

这有必要吗?特别到了网络时代,会用拼音打字,就可以称为作家。各种文章铺天盖地,个个读者一目十行。那点雕虫的精妙,恐怕没几个人在意。

但是,作家的艺术水平和读者的文学修养还要不要提高?鲁迅说,有的事情本来很重要,例如发生了暗杀。但一些人却写八卦文章,讲死者生前的恋爱之类,结果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也许粗制滥造的文章也有类似的害处:占用了读者的时间,转移了人们对高水平作品的注意。当然,这仅仅是讲后果。更重要的是权利:写作属于言论自由,大家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五)

抱怨汪先生文章一点也不好的小孙女慢慢长大,看到好些着迷汪氏小说散文的人到家里拜访,从朝圣者的声音神态里读出他们对汪先生的敬佩。于是小姑娘喜欢跟别人说:“我爷爷是汪曾祺。”结果她常常大为扫兴:好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个汪曾祺。

最有趣的,是汪先生公开讲,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畅销书。1990年,出版社准备再版他的书。汪先生提笔写了这样的后记:“《蒲桥集》能够再版……我很高兴,比初版时还要高兴。这说明有人愿意看我的书。有人是不愿意有较多的人看他的书的,他的书只写给少数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看……我没有那样的孤高。当然,我也不希望我的书成为‘畅销书’。”

我们可以设想,少一点低水平的文章,人们会多看好作品,修养越来越高。但那不实际。写作自由,阅读自由。高水平的读者永远是少数。如果以畅销或高点击为荣,那很可能会满足于低层次的写作。一个作品,被什么人喜欢,恐怕比有多少人读过更重要。好些认真的作家瞧不起畅销书,汪先生也是这样。

1997年4月,汪先生发表了一封给朋友的信,里头说:“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艺术是有偿劳动,是要卖钱的。但是在进入艺术创作时,必须把这些忘掉。艺术要卖钱,但不能只是想卖钱,而是想要精品。搞出一件精品,便是给此世界一点新东西……老是想钱,制造出来的不会是精品,而是‘凡品’。萝卜快了不洗泥,是糟踏自己。老是搞凡品,算白活了一场。生年不满百,能著几双屐。不要浪费生命。”

这可能是汪先生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六)

汪先生有一本《晚翠集》。他在序言里说:“我自二十岁起,开始弄文学,蹉跎断续,四十余年,而发表东西比较多,则在六十岁以后,真也够‘费劲’的。呜呼,可谓晚矣,晚则晚矣,翠则未必。”

“翠则未必”是自谦。汪先生的作品主要集中三个时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写的东西还比较嫩,尝试意识流之类手法,也不算很成功。

五十年代,他编《说说唱唱》和《民间文学》,读了数不清的通俗作品,接着流放农村,跟乡下人混在一起,受通俗语言的影响更深。六七十年代编样板戏,语言非常老到。但那些是奉命搞的政治宣传,不可能有生命力。汪先生估计《沙家浜》能传下去,可能是知之深,爱之厚。

1980年,他改写《异秉》,创作《受戒》,大获成功。让读者们着魔的,就是他在八九十年代写的小说散文。1980年,汪先生六十岁。那是别人退休的年龄,而汪先生最好的作品,却是在这以后写的。人总会老,如果可以继续干,就不该停下来。

汪先生一辈子善良,这让人更喜欢他的作品。有人说,汪先生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品。这有点过。没有人十只手指一般长。汪先生没有长篇小说,专写短篇。出版社叫他起草一段推荐的话,印在书的封面上。汪先生写道:“齐白石自称诗第一,字第二,画第三。有人说汪曾祺的散文比小说好。虽非定论,却有道理。”汪先生的散文不是每篇都好,但总的来说,他的文字是现代中国散文的顶峰。

汪先生好喝酒,以“酒仙”闻名。到七十五岁,身体不好,大夫说不能再喝了,他才学乖。女儿问怎么回事,汪先生回答:“想多活几年,再写点东西。”

1997年4月,汪先生去四川参加“五粮液笔会”。那诱惑太大,他为酒厂题词:“任你读通四库书,不如且饮五粮液”,一下子破了戒。

5月初,汪先生回到北京,觉得不太舒服。家里人以为他累了,叫他好好歇几天。汪先生说:“哪有那么娇气!”继续写文章。

(七)

5月11日晚,汪先生吐血,进了友谊医院。

大夫说是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给他插了好些管子,食物都由管子往里送。汪先生不能吃,不能喝,说大夫给他戴了“嚼子”,搞得护士大笑。

5月15日,老朋友林斤澜去看望。因为饮料和食物都不能通过食道,汪先生觉得口渴,指着嘴巴说:“戒严,天安门戒严。”

护士说,头天晚上,老先生讲,这会才知道,上甘岭的军人没水喝不好过。

林先生夸汪先生思想进步了,脑子里净是英雄人物,渴了想上甘岭,烫了想邱少云,做事想雷锋。

汪先生骂他:“都什么时候了,还开心。这样的朋友不可交!”

护士说,医院给汪先生透视,脱下衣服拍片子。汪先生讲这是要他拍裸照。

除了汪先生,屋里没有一个人能忍住笑。

第二天早上,汪先生又大出血。病房里永远失去了往日的欢乐。

5月28日,中国作家协会在八宝山为汪先生举行遗体告别,没有哀乐,放的是圣桑优美的大提琴独奏《天鹅》。

 
No comments

Place your comment

Please fill your data and comment below.
Name
Email
Websit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