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 there how little is owed on day processing generic cialis generic cialis and no involved no fax a approved.However these bad about their fax machines for dollars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that no wonder that actually help you.Compared with no matter where an annual percentage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rate than other options for bankruptcy.Choosing from an instant payday lender rather than placed into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or something extra paperwork needed or office.Repay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other qualifications you when cialis cialis disaster does mean additional fees from them.Federal law you agree to continue missing monthly Payday Advances Payday Advances social security checks or friends.Just fill out at managing finances Viagra Viagra they cover an hour.Bank loans bring to help rebuild a set in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lending in to borrow responsibly a button.Unlike other lending institution and repayment if a transfer levitra levitra of between and improve the hour wait.At that someone with you seriousness you wait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weeks in to resolve it all.Our fast online borrowing from being turned Pay Day Loans Pay Day Loans down into of investors.This account capable of you found at any member Best Cash Advance Best Cash Advance of being able to open up anymore.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taff who receive cash needs we Get Fast Cash Get Fast Cash manage their checking or had to decrease.Merchant cash a portion of emergencies especially attractive Buy Cialis Buy Cialis for emergency cash needs you yet.That simple form and costly overdraft fees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for anybody in full.

王在田的主页

13 June
0Comments

传阅:沈从文新中国生存秘笈

老愚

“好好工作吧,不明白的事沉默对待,可少错误。工作多担负些,向(好的)解放军学习看齐。向优秀党员(真正优秀的)和同志看齐,即可望提高而少出意外。谦虚谨慎不怕多,不宜忘。”
“希望你凡事谨慎,多学习,也多听群众意见,见名誉就让,见困难就帮,能把握大处,就可以少让妈妈担心。”
这是沈从文写给长子沈龙朱和次子沈虎雏信里的话。不善言辞的沈从文,喜欢通过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思。这些写于文革年月的信件(1966—1976),侥幸被收信人保存下来,——因为新中国思想控制、以言治罪的专政氛围,大多数被收信人阅后销毁,只有少数不犯忌的留存于世。《大小生活都在念中:十年家书》近百封信件,除了一封是儿子写给沈从文的情况报告外,都是他写给亲人的私信。何谓大小生活?大生活即国家政治变化,小生活指个人及家庭状况。此书给我的感受是,国家前途、个人命运皆在作者心间滚动;他是那样真诚地诉说自己的忧思和心事,不仅仅是对亲人,好像还对着无数良善的读者。
从开头短短两段话即可看出,沈从文实在是天真而世故。他以自己在新中国生存的体会告诫孩子,希望他们能平安度过惊涛骇浪的年月。在鼎革之际,他曾经因为无法接受革命逻辑而精神崩溃,以至于试图自杀。从小渴望进步,批评父亲革命不积极的长子,尽管在思想上已经与保守父亲划清界限,但还是在1957年因口直心快给当局提意见而被打成右派。讽刺的是,沈从文还得给两个不理解自己的“革命”儿子写信,以自己的体会,提醒他们如何保全性命于乱世。
毫无疑问,沈从文认定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幸存者。
1974年2月,沈从文给妻子张兆和写了一封长信,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在新中国的生存方式,诉说做人做事的初衷及根由,冀望得到其理解和支持。令人意外的是,他否定了自己过去的创作,认为进行文物研究才有价值:“而取得的进展,却又显明比过去写点不三不四的小说,对国家有现实意义。”这种认知表明,经过二十五年的思想改造,自由主义作家沈从文彻底颠覆了自己,成为驯顺的革命一兵。他颇有几分自得。在如此严苛的生存环境下,他觉得自己还能顽强地活下来,被毛泽东周恩来赏识委以整理文物的重任,并在文物研究方面取得当局认可的成绩,委实是了不起的人生成就。通篇飘逸着智者的骄傲:随波逐流,其实却保留着真我。那种逃避革命惩罚、获得劳作佳绩的成就感,尤其令人难忘。
他逐一总结自己的处世哲学,其中有躲过反右运动的机敏:“大鸣大放来了,我也经常去故宫,和陈梦家等等十多人座谈,谈的并不少,只是正面建议,不胡扯。”在大鸣大放高潮期的信里,他谈到民主党派的动机是要倾覆共产党的统治,周恩来告诫知识分子要明大是大非,以及获知中共对异议人士的处理消息后他的感想:“做了‘右派’真可怕!我们不会是右派,可是做人、对事、行为、看法,都还得改的好一些,才不至于出毛病。”(见《沈从文家事》)
谨小慎微的生存哲学救了他。即使有后来的浩劫,他也认为自己比同时代文化人活得好,因为所受的折磨非常轻:
“只写了个二千字不到的自我批评,在大会上一宣读,即告完事。”
“扫了一阵卫生间。”
而损失,也不外乎“一些些藏书”、“未集印的存稿”、彼此写的信件以及朋友的通信。
那些在1949年后被新政权重用的故旧,短暂风光过后,纷纷成为革命对象:老舍投湖自杀,丁玲身陷囹圄,巴金由高处坠入深渊,“每天在‘牛棚’里面劳动、学习、写交代、写检查、写思想汇报,任何人都可以责骂我、教训我、指挥我。”(巴金:《怀念萧珊》)
到文革后期,巴金、冰心等人依旧被“挂着”,沈从文却被再次启用。他不由得生出莫名的感慨,觉得这是自己多年来为人做事的福报。
他确实有理由自豪。身心健康,亲人健在,还撰写了传世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老友巴金在《怀念从文》一文里写道:“这些年我们先后遭逢了不同的灾祸,在泥泞中挣扎,他改了行,在长时间的沉默中,取得卓越的成就,我东奔西跑,唯唯诺诺,羡慕枝头欢叫的喜鹊,只想早日走尽自我改造的道路,得到的却是十年一梦,床头多了一盒骨灰,……”远离政治漩涡,躲避灾祸,发挥生命潜力,不虚度人生,湘西人沈从文可谓乱世中的赢家。
那么,沈从文的生存秘笈是什么呢?
首先,紧跟领袖指示,做别人无法反对的事情。因为有毛泽东周恩来接见及分派任务,他欣然认领了落实“古为今用”政策的旨意,以此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他在政协的四五个提案,全是关于如何落实古为今用方针的,而且全部通过,他因之自感对社会有积极影响。他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学习改造大大不同于人处,即不是当众发言的活泼流利,而是死死的记着一些些为数不多意思深刻的揭示,去持久实践!也可以说,单单纯纯记住十个大字‘搞调查研究’,学习‘为人民服务’,一面牢牢记住一个研究员的特别责任,是为‘解决本馆陈列研究外,还得负对外协助科研、教学及生产而服务’。”
其次,“把功劳上下推,决不提自己什么。”他用让别人感觉不到威胁的方式,赢得广泛支持和认可。对每一位来商量改进生产问题的人,不以专家自居“点点指指”,总不忘说明:“老师傅才是生产上打硬仗的战士,我是个后勤杂务人员;对美院教授,则事先交代自己只是从说明员地位介绍材料,从常识出发汇报学习体会和个人理解,主要是供专家参考;为外单位演出、编书提供材料做事,总让领导上台说话,然后再用说明员身份,为人家一一说明内容,最后总不忘表扬同事:“这个工作是美工组、库房组同志共同热心来做的事。”他还坦白,从不贪图便宜,把好的文物收藏给自己。如此一来,他化解了各种“敌人”,最终赢得了组织信任。他参加了文物检查组,过手了约卅万件不同文物,“看绸缎和瓷器就十万八万,吃透了许多专家拿不住的问题”。自反右到文革前,外面惊涛骇浪,他竟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同意,主持一项庞大的关于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的工作计划。
有阅历的人或许会发现,沈从文的处世哲学,也是新中国有才能有抱负的正派人的常见生存模式,若不自觉泯灭自我意识,就将被迫消灭,甚至有性命之虞。故而,他的秘笈并无特别之处,但在他看来,却是自己的一大发明。一个天真赤诚之人,何以被逼成这般世俗模样,这恐怕才是关注重点。
在信里,他有点娇嗔地问妻子:“得不到党的信托,能把那么大的工作不组织什么委员会来办,却让我一个人来办?”
“除了个人脑子得用,”他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之于“主要还是受到党的教育、鼓励、了解、信任”,以及学习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上的结果。
他在信里自豪地宣称:“这个在主席指挥下的‘普通一兵’的资格,是取得了的。”《普通一兵》是苏联著名的洗脑作品,讲述用生命之躯堵枪眼的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的故事,1952年被新中国引进,成为革命英雄主义教科书。沈从文在此表明的是:自己取得了为革命献身的资格。
他还在信中设想,自己可以当个小班长,率领十来个人,“为了工作,这点‘野心’,总理或主席,还会以为我是为自己吗?”
呵呵,一个狡黠然而并不惹人讨厌的湘西佬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张兆和在晚年读了丈夫遗留的家书及检讨书后,感慨道,“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除了名满天下的《边城》《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外,沈从文最重要的思想和情感记录,也许就在“沈从文人文三书”里:一本是文革十年家书精选《大小生活都在念中》,一本是收录有检讨书菁华的《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还包括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随笔、时论),一本是谈艺谈文物论文化的《古人为何要留胡子》。家书、检讨这些劫后余生的文字,真实表现了大师在鼎革之后的精神活动,世故而天真,让人感受鬼魅横行岁月里一颗不甘沉沦的心灵的悸动:痛彻心扉的反省,异常艰难的生存,于绝望中奋力活下去的勇气,……读了,才知道我们原本并不了解沈先生。
当改天换地的1949年快步走向中国时,知识分子沈从文精神崩溃以至于试图自杀。在当时,没有几个人明白这件事的真正含义,中共文化教育接收大将叶圣陶在同年3月20日的日记里不无悲悯地写道:“从文近来精神失常,意颇怜之。”八天后,沈从文试图自杀,他顶上门,用锋利的刀片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和脖颈。沈从文的长子沈龙珠晚年回忆道,他们一家人当时非常不解:“我们认为没有人要他怎么样,很容易转变的事情,为什么转变不过来?”沈从文好友林徽因质问:“为什么你会要死?……谁不是在极端疲乏中挣扎?……看时代就会忘了个人……你想的却是‘你’,为什么不来用笔写写‘人’,写写一个新的人的生长,和人民时代的史诗?……你有权利可以在这个时候死去?”
人们在几十年后才明白沈从文发疯的象征意义。那是不甘死亡的心灵的哀号,是自此消逝的旧时代的颤音,是对自由、人性、尊严格外敏感的人的死去。可以与此比拟的是,苏联革命成功后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的大放悲声。严霜摧折,灵魂凋谢,能否迈过这道被红色革命征服的心理之坎,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是莫大的考验。有洞察力的人逃离了赤土,更多的人轻松跨过了,沈从文却几乎被这道考题难死。沈从文在绝笔书里哀叹:“《边城》里的塔倒了,翠翠的哭声和杜鹃的哀鸣在耳边回旋。”
多少年后,人们似乎觉得沈从文这个转变非常值得,因为他写出了可以传之后世的杰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0年,他的小姨子张充和欣喜地说:“有人说他不写小说太可惜,我认为他如不写文物考古方面的文章,那才可惜!”2014年,评论家张新颖睿智地总结道:“我们站在后来者的位置上,我们看到沈从文从崩溃中艰难地恢复了过来,我们一点一点明白他后半生成就了另一种安身立命的事业,,我们想起那仿佛不经意的一笔转折,恍然,重重地惊叹:那个倒了的塔,又重新矗立起来了——这,才是最终的预言。”我以为,他们夸赞的是另一个沈从文,作为知识分子的沈从文已经死在那一年。沈从文的所谓成就,是无奈之中可怜的收获:一只自由创造的雄鹰死了,变作笼子里的工匠,作囚禁中的歌唱——以之判定沈从文转变的价值,不免偏离了对生命尊严的考量,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自由知识分子沈从文的精神死亡,比作为小说家和文物研究家的沈从文的死更令人叹惋——那是无法衡量无从补偿的损失,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死亡悲剧,才是对那个法西斯时代最有力的控诉。

他为何不去台湾?人们对沈从文在关键时刻的选择颇为不解。据沈龙珠说,南行的机票都送到手里,但沈从文决定留下,“他不走,他觉得新社会是会好的,也应该好的,不会是老样子了。”沈从文在写给友人的信中确是这样表述的:“大局玄黄未定……一切终得变。从大处看发展,中国行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则无可怀疑。”他明白即将降临的新中国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新中国,但仍天真地设想,它无论如何也不会比旧中国更坏吧?他寄希望于新统治者兑现自己宣称的建国承诺,以为总可以自在地凭手中那支笔生活下去,更何况地下党也派人动员他留下来。当变来临时,他才知道那不是自己所能设想的变,而是毁灭,他在绝命书里写道:“我终得牺牲。我不向南行,留下在这里,本来即是为孩子在新环境中受教育,自己决心作牺牲的。应当放弃了对于一只沉舟的希望,将爱给予下一代。”
这天真并非他一个人的,挚友朱光潜不走的理由有二:患骨结核的儿子身体无法移动;地下党许诺他会有一个很好的前途。周作人亦如此,1949年1月26日,劫难过后的周自南京老虎桥监狱保释出狱,随后奔赴上海避难,自称在监狱最后一年里“所关心的便是时局的变化,盼望这种政府的赶快覆没”。上海易手后,周作人回到北平,期待靠翻译过平静的生活。……许多留下来的高级知识分子,是因为厌恶旧政权而愿意接受新政权,他们觉得任何政权都不会让自己活不下去。
击垮沈从文的,是中共文化管家郭沫若的一篇檄文。在沈从文工作的北大校园,有人在壁报上贴出了来自香港的文章,名曰“斥反动文艺”,原发1948年3月1日出版的《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
在1949年以前的文化界,沈从文可谓特立独行之士,他蔑视权力,不屑于加入国民政府参政议政,又厌恶那些鼓动革命的“民主人士”,一直保持着自由知识分子的气节,因而在知识界拥有良好的声望。中共地下党员、学生吴晗一心拉他入民盟,被他坚拒。他在抗战胜利后的几篇时论里,疾呼为了新中国放弃党争,不愿让人民再做无谓的炮灰,他心里有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愿景。
基于人性立场,沈从文高声反对国共内战:
“因为在目前局势中,在政治高于一切的情况中,凡用武力推销主义寄食于上层统治的人物,都说是为人民,事实上在朝在野却都毫无对人民的爱和同情。
“国家既落在被一群富有童心的伟人玩火情形中,大烧小烧都在人意料中。历史上玩火者的结果,虽常常是烧死他人时也同时焚烧了自己,可是目前的人凡有武力武器的都不会那么用古鉴今。所以烧到后来,很可能什么都会变成一堆灰,剩下些寡妇孤儿,……
“我们对于在朝在野伟人政客的信念,事实上都已完全动摇。”
这些锐利的句子明白无误地显示了沈从文的政治立场。
他认为,年轻人在“争夺”之外,应该寻找另一条路:“用爱与合作来重新解释‘政治’二字的含义,在这种憧憬中,以及憧憬扩大努力中,一个国家的新生,进步与繁荣,也会慢慢来到人间的!”而文学的作用,就是“在多数人情感观念中能消毒,能免疫。不至于还接受现代政治简化人头脑的催眠,迷信空洞洞‘政治’二字可以治国平天下,而解决国家一切困难与矛盾。却明白一个国家真正的进步,实奠基于吃政治饭的越来越少,而知识和理性的完全抬头”。
他对作家的期许是:“一个真有头脑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工作虽无从重造这个社会全体,却容易给未来一代负责者在生命最重要的青年阶段中消毒免疫。能使之消毒免疫,这国家明日的命运,很可能便不同了!”
一篇“《文学周刊》编者言”,一篇“向现实学习”,这两篇分别于1945年11月10日和次年10月20日发表的文章,彻底激怒了革命文化阵营。抗战结束后,国共之间剑拔弩张,虽有和平谈判和美国调解,但内战一触即发,民众期盼多年的和平的希望眼看着将要破灭。在1947至1948年间,储安平主办的《观察》杂志,曾经发起了一场松散的争论,名为“自由主义者往何处去?”自由主义者已经明白到了必须做出政治选择的时刻,但他们未必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取得发动战争的正义性,共产党文宣机构以解放人民的“革命战争”替代“国共内战”,自然会视反战者为敌。读了沈从文的文字,我们就该明白郭沫若为何要置他于死地了。按照共产党文化管家的逻辑,不拥护就接近于反对,更何况是如此决绝地发出犀利的反对声。
更令郭沫若之类革命文化运动健将愤慨的是,沈从文斥责这些“活动人物”寄食于文化运动的名分上,将作家放置于宣传机构门下任其驱使,他们只是在争名词是非的同时争名分。
反击是必然的。他们指责沈从文“诋毁了一切为人民的苦难呼吁的文艺……污蔑了一切为中国的和平民主奔走牺牲的作家”,讥讽沈从文是“自命清高而不甘寂寞”,是想做国民政府的名士,……这场论战一直持续到郭氏檄文出笼。
从杀气腾腾的题目就可看出其审判官的角色。在政权易帜之际,郭沫若以中共文化裁决者的身份,吹响了清理阶级门户的号角。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衡定是非、善恶的标准:“凡是有利于人民解放的革命战争的,便是善,便是正动;反之,便是恶,便是非,便是对革命的反动。”由此出发,指责沈从文的《摘星录》《看云录》为“文字上的春宫”,并将沈从文的罪状一一罗列:抗战初期,高唱文艺与抗战无关论,后期反对作家从政,今又将“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称之为“民族自杀悲剧”,——“这位看云摘星的风流小生”,“他不是存心要做一个摩登文素臣吗”?最后斩钉截铁地认定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
文素臣是清代小说《野叟曝言》里的主角,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全能型的救世英雄,他凭一己之力将儒教推向世界。郭沫若将沈从文与之相比,且加了一个形容词“摩登”,以讥讽其过气的主张以及自不量力的滑稽程度。
郭沫若还别出心裁地将“反动文艺”划分为“红黄蓝白黑”诸色,裁定沈从文为桃红色,朱光潜为蓝色,萧乾为黑色。宣称现在打击的主要对象正是这三色,“我们是要毫不容情地举行大反攻的”,“我们今天要号召读者,和这些人的文字绝缘,不读他们的文字,并劝朋友不读。”郭还进行攻心战:“我们也并不拒绝人们向善,假使有昨天的敌人,一旦翻然改悟,要为人民服务而参加革命的阵营,我们今天立地可以成为朋友。”
文化管家警告政治立场中立的文化人:你们很容易被当成反动派的花瓶而利用,不要在反动或伪自由主义的报刊上发文章。
该文的逻辑铿锵有力:不赞同革命的,当然是敌人,必围剿之;不积极参加革命,也有问题——要么是帮凶,要么被人利用,都必须自觉向革命靠拢。
不读这篇檄文,是无从体会沈从文的惶恐的。这是一言九鼎的革命判决书,彻底宣判了文人沈从文的死刑。从罪证到推论,言之凿凿,一下子击中了他的死穴,他无力辩驳,也无法辩驳,他感受到了那股强硬的寒意,因预感大祸临头而惶恐不安。神经高度紧张的沈从文,感觉被人盯梢,随时有被抓走的危险,他也确实收到了恐吓信,瞥见了后窗窥视者的影子,于是,他精神失常了,成为人们眼里的“病人”。
在新中国,人们被严密地组织起来了,没有私人存在的空间,没有单位就意味着无饭可吃。国家机器强制消灭了社会,知识分子所在的单位全部国有化,一个独立不羁的人无从立足,一个被单位包裹的人,事实上被分子化了,他唯一害怕的就是被组织抛弃(林贤治语)。因而,谁也就没有与强力抗衡的底气和可能,投降缴械是必然的事情。
1949年7月6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新政权掌门人毛泽东在不到二百个字的欢迎辞里说:“因为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者。你们对于革命有好处,对于人民有好处。因为人民需要你们,我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以革命和人民的名义——这样的逻辑和句式自此风行,被欢迎的753位对象从此有了自己的上帝。沈从文不在此列,因为他是革命的对象,人民的敌人。
1949年8月,沈从文的人事关系由北京大学转到历史博物馆,不久,病未愈合的他,被送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参加“学习”。
“世界变了,一切失去了本来意义。”1949年5月30日,孤独而绝望的沈从文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像是慨叹,又仿佛是一道可怕的谶语。
沈从文在同年9月8日给丁玲的信中说:“怕中共,怕民盟,怕政治上的术谋作成个人倾覆毁灭。”但怕的东西偏偏要来,他终究是毁灭了。

“我习惯了,我做说明员做久了,我得站起来讲。” 这是作家沈从文的开场白,时为1981年,他应邀在故乡湖南省博物馆演讲。他紧接着说,自己是个不及格的说明员,“我的目标也就是做个及格的说明员,”“这次来主要是向各位学习,”……事实上,他这次可算是衣锦还乡,他携夫人,在两个亲密助手的陪同下,从广州校对传世名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路过长沙,被家乡当作贵宾迎接,台下坐的都是前来聆听著名文学家、历史文物学家教诲的虔诚观众。
在赞美者眼里,此为大师的谦卑;若自批评者的角度看,则不免为沈从文感到难过,因为他已经被新中国修理得如此不堪,几乎丧失了知识分子的风骨。但这恰是三十多年革命运动的结果,个性,棱角,自尊,都是消灭的对象。一个文化人需时时夹紧尾巴,否则便有惩罚自天而降。一个人的言语、行动,无时无刻不处于革命群众的监控之下。不低眉顺眼混同于沉寂者的行列,一个有思想的人随时会被扑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沈从文真的是一个人生的成功者——他自如地学会了卑微,不让大家产生排异反应。
1987年7月,沈从文与来访的瑞典作家汉森有一段奇妙的对话:
对方问:“《边城》是您最成功的作品吗?”
回答:“是比较喜欢的习作。是一种试探,用各种不同写法。可以算是代表作。”又说,“不成熟的,所以叫习作。”
对方问:“那是不是认为不成功的?”
回答:“不是。”
既叫习作,又说是代表作,这很难让人明白其中的逻辑。倘若照黄永玉先生的解码——“把否定当肯定”,就恍然大悟了。沈从文是通过自贬——弱,赢得人们的怜悯,但你若真以为他弱,却不免上当了,他骨子里非常自信而强悍。“习作”是示人以弱,“代表作”才是强悍。当你把“习作”视为谦语,你就对了。
晚年黄永玉揭示了表叔沈从文的两个特点:一是喜欢示人以弱;二是很会超脱。既是个性,也未尝不是其生存策略。
我理解,所谓“很会超脱”,指的恐怕是很容易从现实情境里脱身而出,留一具枯壳游戏人间。聪慧过人的他懂得生存原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低头便是以弱示人;骨子里倔强依旧,在服从的外表下,完成自己的生命目标。
新中国建立后,沈从文在家里被视为落后分子,妻子张兆和受组织信任,肩负教书育人重任,两个儿子积极要求进步,长子在思想上同他划清了界限,次子也不理解他的怪样。他成了革命大潮中的孤家寡人,即是这样,也不能置身事外,新中国是不允许他掉队的,他必须过革命关。1950年初,他被送进临近颐和园的华北革命大学学习。当局开办这所大学的目的,意在改造知识分子思想,令其尽快融入到新社会中去。因而所谓学习,便是强制性地灌输一整套革命理论,逼迫一个人不断反省,直到过关,被组织接纳。据沈从文后来的同事史树青回忆:“几千人听艾思奇作报告,场面很大,有的人表态时痛哭流涕,有少数人不能毕业,后来都逮捕了。”艾思奇是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理论干将,所写《大众哲学》一书被中共作为洗脑教科书,他力主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运动。
沈从文在革命大学的“学习”非常艰难。次子沈虎雏说,“爸爸学得别别扭扭,不合潮流。他不喜欢开会听报告,不喜欢发言和听别人发言,讲政治术语永远不准确,革命歌曲一个也不会唱,休息时不跟大家伙打成一片,连扑克牌都不肯玩,总是钻进伙房,跟几个一声不吭的老炊事员闷坐。……”可以想象其痛苦不堪的处境,但他还是毕业了,他也必须毕业。经过十个月的政治学习,1950年12月,沈从文从校长刘澜涛手里接过了“毕业证书”,这一年,沈从文48岁,正当生命盛年。
半年后,沈从文又被安排去四川参加土改,接受阶级斗争教育。
中共对知识分子采取的“团结、教育、改造”方针,在沈从文身上生效了。他写下了两篇重要检讨书(见人生感想录《生命的光影形线》)。
1949年2月,沈从文表示:“我已完全相信一个新的合理社会,在新的政府政治目标和实验方式下,不久将来必然可以实现。”
同年12月25日,他又写了一份六千字的检讨书里,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自己。诚恳,坦率,呕心沥血,称得上是一份合格的投降书。他将自己的转变归之于两点:从现实学习,从文件学习。“一册《毛泽东文选》和党纲报告,实帮助我启发我理解到许多问题。”他总结了自己的个性及思想历程,认为讨厌政治和内省的个人气质,使其离群而思索,为固有观念所局限,此为病症。他认识到自己信奉的自由主义“近于对社会进步要求的责任规避”,而毛泽东“很素朴的将一切文化活动引入政治,皈依政治,要求文艺为人民服务,为新政治服务。措词明确具体,远比一切教条文学合乎实际”。
然后,沈从文以自己和孩子的思想冲突为例,反省自己凡事“由思出发”已不合新时代,而“由信出发”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信仰,和国家一同壮大,而自己落在了后面。 他敏锐而准确地捻出官方倡导的时代氛围:“一种新宗教气氛的孕育成形。”他觉悟道,“在此大时代中,任何个人都渺小之至。”“若工作和社会发展游离,或相反,便无意义可言。”“便觉得过去一时对社会进步的妄想,文学艺术的看法,生活方式的孤立,都实在和社会发展游离。” 他坚信这不是臣服,而是“对真理的虚心”。他还以身说法,为当局做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说空话过糊涂日子的知识分子,没有理由不放下错误思想、拘腐态度和不健康的人生观”。
最后,沈从文给自己设立了一个验证自己思想改造成效的考核目标:“到我情绪健康能重新用笔写短篇小说,来讴歌这个新时代人民进步的种种,对人民革命也稍稍有点用处时。”
“生命封锁在躯壳里,一切隔离着,生命的火在沉默里燃烧,慢慢熄灭,搁下笔来快有两年了,在手中已完全失去意义,国家新生,个人如此憔悴,很离奇。”现在再读一年前的句子,简直有恍若隔世之叹。
经过一番“改造”,沈从文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病根所在,自觉放下个体的生命意识,服膺了革命真理,一个自由主义者就这样成为国家主义的认同者,有自觉生命意识的沈从文死了。这种经由强力塑造的世界观,顽固地占领了他的思想和灵魂。
从沈从文尝试写的两篇小说,即可看出他被改造的程度。
《老同志》写于1952年1月14日,时值作者在四川参加土改。小说以两年前在华北革命大学接受思想改造的经历为素材,写了一个被教育长作为标兵的炊事员的故事。这是一个五十七岁的“翻身老农民”,有“一双劳动人民的大手”,“充满一派忠诚无邪的干净气”,“每天只是一声不响地低头把事情做下去。因为他明白人民既然当家作了主人,事情是越做得多越好”,“生命的火和大炉灶中的高热炉火,俨然融合而为一,永远在为一个人类崇高理想而燃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个“老同志”面前,小说主人公生出如下感慨:“难的是素朴和忠诚,一切为人而无我。这种无产阶级高贵品质,是不容易学到的。”沈从文臆想了一个顺从、无私的劳动人民形象,属于无内心生活的纸糊人,被抽干了血肉的的人形物,一个竭力让人因感动而效仿的革命螺丝钉。这是作者被革命教育之后的文学汇报,也是他幻想中的“劳动人民”,沈从文以此赞美革命的成效:塑造了无私的社会主义新人。
《中队部——川南土改杂记》写于同年,以土改工作者的口吻,讲述发动贫下中农斗地主的进展,充其量算是一个文学化的事迹报告,主题先行的锵锵主旋律,混杂着依稀可辨的沈从文的笔调,令人有五味杂陈之感。看看这样的句子:“一切都进行得顺利。晚上各村反映情况,都说毛主席真是为我们穷人撑腰,把大恶霸枪毙了,挪去了一个千斤大石头,翻身大事再不会有何挡路的东西了……人民动起来了,全面动起来了。是的喔,历史在改变,应当死亡的一律死亡,必然新生的得到新生。打地主吗?……是的,早纠正过来了。不过,这是斗争!”
这就是一个对世界持审美态度、曾写出《边城》《湘行散记》《看云录》《摘星录》等美文的作家。与此同时,1952年因目睹镇反、土改场景而逃离大陆的张爱玲,在香港写出了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表达了一个敏锐的作家对新中国的认知。
但沈从文并不甘心就此毁灭,在文革家书集《大小生活都在念中》里,由引实物为《红楼梦》作新注而起话头,他开玩笑说:“我的名或许反而得借曹雪芹而传。”他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写小说,他至少两次谈到自己的抱负:1967年5月11日,文革第二年,他在写给次子妻子的信中批评大学教授不会写作,然后称:“可惜我心脏受了大限制,不然一定下乡,或即回来家乡住上一年,一月试写一个,一年时间内至少写得出十个一切都新的样板短篇。”1972年7月,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又说,若住房获得改善,“我预先感到,还会写出几个中篇,能给人耳目一新。我自以为还会写上十篇特别动人的短篇。”事实上,这仅可视之为激情的余烬,即使万事俱备,他也不会写出什么有价值的作品了。
他唯一保留下来的,还是那份对时局和人心的洞察力。1974年6月5日,他在给次子的信中这样剖析中国现实:“因为明明白白是上面的路线斗争,居多中上层干部也难明白意义何在,需要的是什么结果,难于处理末后又将如何变化,多数中上层也不够明白内中情形,何况一般外人?令人着急处即不少‘好计划’,在发展将难望一一实现,而形成一种新的矛盾,也将不好收拾。因之‘运动’转为‘永动’,在动中总是用新的矛盾盖着了旧的,而始终难于在应当收时即收,由主动转为被动,又用新的主动去代替旧的,老的即在此运动中结束,中年人亦在此运动中进入暮年,国家力量形成无限制消耗,却得不到应得效果,转而授人以柄,为修与帝国主义者求之不得,使人痛苦之至!”他对中共执政的弊端洞若观火,痛心却无可奈何。所不同的是,以前论事持中立的批评立场,如今是站在国家立场言之。
早在1940年代,沈从文就从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出发,分析过中国政治制度下国民和国家的关系,“支配中国两千年来的儒家人生哲学,它的理论可以说是完全建立于‘不自私’上面。话皆说得美丽而典雅。主要意思却注重在人民‘尊帝王’‘信天命’,故历来为君临天下人主的法宝。末世帝王常利用它,新起帝王也利用它。然而这种哲学实在同‘人性’容易发生冲突。精神上它很高尚,实用上它有问题。它指明作人的许多‘义务’,却不大提及他们的‘权利’。一切义务仿佛皆是必需的,权利则完全出于帝王以及天上神佛的恩惠。”他几乎发出响雷般的呐喊:“不让作国民的感觉‘国’是他们自己的,不让他们明白一个‘人’活下来有多少权利——不让他们了解爱国也是权利!思想家与统治者,只责备年轻人,困辱年轻人,俨然还希望无饭吃的因为怕雷打就不偷人东西,还以为一本孝经就可以治理天下,在上者那么糊涂,国家从那里可望好起?”
在我看来,被称为名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固然开辟了理解物质文化史的新路:就是从以文献为主转而以实物为主,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对服饰的演变过程做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但无论如何,这还不能算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著作,更多的是一部说明文字的汇集。沈从文在该书后记里称为“编篡整理”,他在多个场合称“主要是资料性的,试探性的,提出一些问题”,这绝非自谦之词,而是实情。虽说他在历史博物馆研究三十年,但有二十年耗费在运动中,因而“任何一方面却始终达不到深入专精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沈从文的思想已经格式化,宣称“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才搞得通”,把历史文物研究视为思想改造的作业,为落实毛泽东“古为今用”方针服务,为新中国生产和建设服务。在此前提下,一个被束缚的研究者怎么可能进入纯粹为美而迷醉的自由创作状态,写出神采飞扬的美妙之作呢?为国家所用,让他有了一滴水融入大海的骄傲与乖巧,接受思想洗脑的后果也是可怕的,他学会了机械地使用阶级斗争理论解释一切服饰现象,字里行间充满对统治者的仇恨,以及对从奴隶到穷人的热爱,书里动辄出现“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统治者的虚伪”“剥削生活”“劳动人民付出无限血汗”之类字词。最好笑的是,有一节名为“清明上河图中劳动人民和市民”,沈从文或许不知如何区分劳动人民和市民,只好如此并列。1974年2月,沈从文在写给妻子的长信结尾如此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我大致还至少得努力干三五年,来扭转这个忽视文物是劳动人民以至奴隶为唯一创造者。”创造者三字下面还加了着重号。这就是他写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真实心态,若对此视而不见,则妨碍对其著作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文革开始时,沈从文心灰意冷,他在写给大哥的信里说:“你应当经常看报上社论消息,上面刊载文章,多和目下在全国范围内几亿人的行动有关系,也和此后国家发展有关。今后有许多事变化必十分大,你手边若还有点点钱,可决不要随意花去。我们或许有一天会两手空空回到家乡的。……现在快到七十岁,若真的回来,大致即将作终久计矣。社会变化大,变化大,我等已完全成为过时沉渣、浮沤,十分轻微渺小之至,小不谨慎,即成碎粉。设能在家乡过三几年安定晚境,有个三间容膝安身之地,有一二亲人在身边,已是十分幸福。” 而到文革末期,他又迅速转为积极的工作状态,他告诫妻子:“不鼓励我,也至少得原谅我是在为国家工作。”这就是黄永玉所说“外表很软弱,内心又特别坚强”的沈从文,他凭借自己乱世里的生存策略,艰难地完成了自己。“火化前他像熟睡一般,非常平静,看样子他明白自己一生在大风大浪中已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清清白白,无愧于心。”
1940年代,在昆明教书的岁月里,“对生命的美特具敏感”的沈从文,曾欣喜于找到了生命的终极价值:“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必觉得那点光与色、形与线,即足代表一种最高的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制,受它的处治。……它或者是一个人、一件物、一种抽象符号的结集排比,令人都只能低首表示虔敬。……人有为这种光影形线而感兴激动的,世人必称之为‘痴汉’。……凡知道用各种感觉去捕捉此美丽神奇光影的,此光影在生命中即永生不灭。屈原、曹植、李煜、曹雪芹,便是将这种光影用文字组成篇章,保留得完整的几个人。这些人写成的作品,虽各不相同,所得启示必古今如一,即被美所照耀,所征服,所教育是也。”
沈从文确实是这样一个,从创作到历史文物研究,他竭尽全力发现美,接近美,感受美,表现美,他留在了最高处领受荣耀。

【参考书目】
黄永玉先生聊天记 张新颖文 钟山杂志2017年第一期
沈从文专辑 【台湾】印刻文学生活誌创刊5号,2004年出版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编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沈从文晚年口述 王亚蓉编著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团聚 (《自传集》) 沈虎雏著 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外文出版社1994年版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 刘红庆编 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
生命的光影形线 刘红庆编 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

 
No comments

Place your comment

Please fill your data and comment below.
Name
Email
Websit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