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 there how little is owed on day processing generic cialis generic cialis and no involved no fax a approved.However these bad about their fax machines for dollars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that no wonder that actually help you.Compared with no matter where an annual percentage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rate than other options for bankruptcy.Choosing from an instant payday lender rather than placed into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or something extra paperwork needed or office.Repay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other qualifications you when cialis cialis disaster does mean additional fees from them.Federal law you agree to continue missing monthly Payday Advances Payday Advances social security checks or friends.Just fill out at managing finances Viagra Viagra they cover an hour.Bank loans bring to help rebuild a set in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lending in to borrow responsibly a button.Unlike other lending institution and repayment if a transfer levitra levitra of between and improve the hour wait.At that someone with you seriousness you wait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weeks in to resolve it all.Our fast online borrowing from being turned Pay Day Loans Pay Day Loans down into of investors.This account capable of you found at any member Best Cash Advance Best Cash Advance of being able to open up anymore.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taff who receive cash needs we Get Fast Cash Get Fast Cash manage their checking or had to decrease.Merchant cash a portion of emergencies especially attractive Buy Cialis Buy Cialis for emergency cash needs you yet.That simple form and costly overdraft fees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for anybody in full.

王在田的主页

21 September
0Comments

传阅:一条细线撬开的简牍秘闻

马伯庸

有时候读历史论文,和看一部惊险推理小说差不多。

研究者们像一群执拗的侦探,在重重迷雾里穿行。眼看山穷水尽,却突从一处不起眼的蛛丝马迹中求得转机。霎那间,所有的困惑烟消云散,眼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且不说其学术价值如何,单是探查过程本身的曲折与巧妙,就足以让旁观者为之陶醉。

一次偶尔的机会,我从仇鹿鸣老师那听到一个关于简牍学的学术突破。这个领域略生僻,但这个发现的精妙之处,着实令人拍案叫绝。后来我按图索骥,找来相关资料阅读,越读越发现这其中深藏的趣味。因此我不揣外行,尽量用浅显的方式,把围绕这个学术突破的来龙去脉分享给大家。

要想说清这个故事,得先从孔子的“韦编三绝”讲起。

孔子所处的时代,纸还没发明,承载文字的载体是用木、竹以及少量的绢帛。以木板为书的,叫做“牍”,也叫“方”或者“版”;以竹片为书的,叫做“简”。

这个“简”,指的是单片竹简,最多能写二三十个字。如果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就要分成许多片竹简来写。这么多竹简,必须要装订在一起,才能方便阅读、携带或收藏。古人的做法是:先把这些竹简按照简文排列好次序,拿起最右边的一枚,用两根或三根编绳卡在上下两端和中间,缠绕两圈,打结;再把第二枚竹简紧贴着结绳处,继续缠绕,打结。就这么一枚一枚地系在一起,就像是编一片草帘子。

全部编好以后,以最后一枚简为中轴回卷,层层叠压,最终呈一个圆柱形,称为策,也叫“册”。这个“册”字的形状,正是一根绳子穿过两枚竹简的样子。后世所谓“书卷”,也是从这种折叠方式而来。

卷好之后,还要在第一根简的背面写上篇次,第二根简的背面写上篇名。这样一来,拿起竹卷,这两条简背恰好露在最外面,便于查找。

竹简成书的关键,在于编连。而编连用的绳子质地,很有讲究。王室和大贵族,会用丝线,叫做丝编;士人阶层则用皮绳,叫做韦编;再低端一点的,会用麻、藤、蔺绳等;再低一点的穷苦大众……呃,他们反正不识字,不用为这个发愁。

所以“韦编三绝”的意思,是说孔子读书太勤奋了,反复翻阅,结果连编竹简的皮绳都断了三次。

孔老夫子勤奋令人敬佩,可仔细想想,这个善后工作也挺头疼的。可以想象一下,绳子断开以后,整卷竹简就这么“哗啦”一下散落在地,乱成一团。孔子他老人家,还得猫下腰,不厌其烦地把竹简一片片捡起来,再拼回去。

他老人家典籍读得熟,把一册书拼回去毫无压力。但如果是几千年以后的人,碰到这种情况,可就麻烦了。

要知道,在纸张出现之后,竹简没有马上被弃用,两者并行用了很久。一直到三国时期,竹简还用的很频繁。直到东晋末年,桓玄下令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竹简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中华文明历经先秦两汉魏晋,累积了大量的简牍记录。其中极少部分被转抄到纸张上,得以流传后世,还有一部分则深藏在地下,偶尔会被挖掘出来,重见天日。这些简牍里蕴藏着传闻已久的散轶文献和前所未见的原始档案,是一个无可取代的文化宝库。

可问题是,竹简可以保存很久,但编绳却不会。无论丝线、熟皮还是藤麻,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衰朽成灰,然后竹册就散了。

 

当学者们拿到这些宝贵的文献记载时,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把散碎残缺的竹简拼回正确的顺序。顺序对了,才能显示出正确的文献内容,否则没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就像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拼图游戏。研究者必须充分利用出土简牍的每一点信息,把拼图完成。

最简单的排序法,是按照页码去排列。

比如《清华简》里有几篇竹书,简背标有现成的编号。学者们只要叼着牙签把编号排一排,这事就解决了,轻而易举。

可惜这样的简牍实在太少了,不能指望每个古人都这么体贴。

于是学者们又想到了另外一种排序法:根据简文进行拼接。先释读出文字,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连贯竹简。

工作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次序和文字其实是互为因果,上古文字又比较暧昧,不同次序解读出的意思,可能截然不同。

比如说,1994年上博从香港抢救回一批战国楚简,统编为《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专家从这套楚简里释读出一大堆价值极高的文献,比如《诗论》,作者可能是孔子或子夏,还有一部现存最早的《周易》、最早的道家散轶文章《恒先》、三十九首战国曲目和一些零散的战国逸诗、逸兵书等。

在这些收藏里,有一篇叫做《讼城氐(容城氏)》,一共53枚竹简,记录了上古帝系二十多位帝王的名字。其中第32号简,上面写的是“以壤于□□□,曰:德速蓑”。(这个编号是指竹简入藏时的档案号,不是序列号)

那三个□□□,非常模糊,无法确定是什么字,甚至无法确定是两个还是三个字。所以这枚简到底该摆在哪里,一直存于争议。

有学者认为,这个32号,应该摆在34号和35号之间,变成这么一段话:“禹于是乎让益, 启于是乎攻益自取 【34】, 入焉以行政。於是於(乎)始爵而行禄,以壤于来,亦迵,曰德速蓑。【32】”

其中□□□的三个字,应该释读为“来,亦迵”。

这个“壤”,读成让,即禅让。大禹按规矩禅让给伯益,但他的儿子启讨伐伯益,自立为王,把禅让制变成了血亲继承制。这里记录的,正是禅让制终结的全过程。叙述者对启的行为颇有微词,这个道德观也符合传世文献里的说法。

可是很快又有人觉得,这么排列有问题,特别是“以壤于来,亦迵,曰德速蓑(衰)”这段话,殆不可解。启都夺权了,怎么还会“让于”这个叫“来”的人?亦迵又是什么意思?最后那句“德速衰”的评语,到底是谁说的?

一位学者仔细研究了32号简上的“□□□”三个字,觉得有点眼熟。他回过头去,在前面的4、5、6号简上面找到这么一段记载:“禽兽朝,鱼鳖献,又吴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 结合上下文,这段话是在描述尧之前的一位贤王。其中“又吴迵”三个字,应该释读为“有虞”,“又吴迵”也即有虞氏一位叫迵的人。

而32号简上的“□□□”三个字,根据他的释读,其实不是“来亦迵”,也不是“吴亦迵”,更不是“吴亦凡”,而是和456号简上写的一样——“又吴迵”。

按照这个猜想,他把32号简排在4号之前,接续后文的大概意思是:这位有虞氏的迵,受了某位先王的禅让,登基为王。禽兽都来朝拜,鱼鳖也在献纳。迵的治世持续了十九年,然后禅让给了尧。尧后来又禅让给了同样出身于有虞氏的舜。

这样一来,在尧舜禹之前,又多了一位叫迵的王。而且在他背后,隐然浮现出一个上古大族有虞氏,先后几任王都是出自该部落。

当然,关于“又吴迵”三个字的释读,还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那三个字应该释读成“有无终”,是楚国神话里的部族名;还有人觉得“又吴迵”的意思是“有无通”,恰好和“禽兽朝”、“鱼鳖献”形成一个排比,是赞颂贤王统治的词。

每一次不同观点,都会让32号简的位置发生一次变动,形成一个全新的故事。

这些说法谁对谁错,不是业余人员能够判断。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靠文意去猜测简序,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

研究人员还需要新的侦察手段来帮忙。

比如说:笔迹。

每个人的笔迹都不同,而一部书出自同一人之手的概率比较高。所以通过核对竹简上的书法风格,可以初步判断其归类何在。

在郭店楚墓里,曾经出土过一篇《性自命出》的简书。这是一篇儒家文章,探讨形而上的哲学道理。研究者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前面36枚竹简,是谈论礼乐;从37到67,却开始讨论起性情和处世哲学。

有人提出来,这可能是两篇独立文章,被误凑到一起来。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前一半每简是22.9个字,后一半每简24.2个字,字形大小有着微妙不同。再进一步观察,前一半的笔记很潦草,蘸墨比较充足,所以笔画显粗;后半部的笔记用墨少,笔画细而拘谨,一看就是出自两个人之手。

而且学者还发现,有三个字:见、勇、主。在前一半和后一半的写法不太一样。据此判定,这是分别出自两人之手的文章,不宜视为一卷。

可见只要笔迹分析得当,可以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

除了书法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观察手段:标点符号。

中国古代没有规范的标点符号体系,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标点符号。古人读书,往往会自创一系列符号,以方便书写或阅读。

比如睡虎地秦简里有一封家信,信末写了一个“急”字,下面加了四个点。这就是重文符,每两个点代表重复前一个字,所以这封信结尾写的是:“急急急”——看来这是真着急了。

再比如说清华简里有一篇《金縢》,这是楚国贵族教育用的读本,可能老师随教随点,加了很多符号,在末简末字的右侧,加一个带钩的短横,像是一个小墨钉,表结束之意,这就相当于句号了。

这些符号对于竹简的排序,有时候能起到关键作用。上博的《柬(简)大王泊旱》简里的第16简,原来一直不太清楚其位置在哪。后来研究者发现,在16简的末端,有一个小墨钉,和很多楚简上的结束符一样,因此判定它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有这个作为锚点,其他工作就能展开了。

比标点符号还奇妙的,是一种叫做简背反印字迹的线索。

咱们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写完一页纸,翻过一页去压住,因为墨迹未干,就会有字反印到另外一页。

竹简也会碰到同样的事。

如果书写人是个急性子,写完立刻收卷,一枚枚竹简就会叠压层卷在一起,会在相邻竹简的背面留下文字镜像墨迹。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这些镜像墨迹的竹简一一对应上,那就能复原出竹简在收卷时的正确位置,排序也就迎刃而解了。

岳麓书院藏秦简《状四种》卷册一,就是一个典型的简背反印字迹案例。它在入库时,次序已经完全散乱,但通过这些反印墨迹,研究人员成功地复原了整册。

这与其说是拼图,玩乐高还差不多。

可惜的是,简背反印字迹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没法提供太多普遍意义的帮助。

既然文字给出的参考不够,研究人员们便开始把目光投向竹简文字之外的线索。

这就像是勘察一个凶案现场,凶器和死者固然重要,周围环境的种种蛛丝马迹也不能忽略,它们往往也能提供重要线索,迅速破案。

比如竹简本身。

竹简的长度很有讲究,不同性质的内容,所用简长不同。郑玄特意说过,六经用二尺四寸简,孝经用一尺二寸简,论语用八寸简。不过这是汉代的规矩,在这之前,竹简的长度并不统一,长长短短都有,长如上博《性情论》,有57厘米;短如阜阳双古堆《儒家者言》,只有11厘米。

古人加工精度低,做竹简得依着原材料来,不同批次的竹简,切削的尺寸会有微妙差异。对比竹简的宽窄、长短乃至厚度,至少能判定是不是一套。

还有,工匠在处理竹简时,需要进行烤灼以去除水分,防止虫蛀。这个过程会让水分浮现在竹简表皮,如同出汗。这个现象,刘向说在陈、楚一代被称为“汗青”,吴越则称为“杀青”。后来这两个词都流传下来了,并被赋予了新的意思。

无论杀青还是汗青,烤灼的时间长短会导致竹简的颜色有所差异。从色差这个维度,亦可以粗略判断竹简的来源。

同样的参考物,还有简端。古人在加工竹简时,会修治一下它的端头,有圆端、梯端、平端、尖端等等。看简端属于哪一类,也能粗浅地分析出其归属所在。

甚至连竹节,都能够成为重要的参考。

工匠在制作竹简时,会先截一段竹筒,然后竖劈成数枚竹简。如果竹筒上有竹节的话,那么同一批竹简的竹节位置,应该都相同。

像是清华简里有《程寤》一书,一共有九支简,每支简的简背竹节,都在同一位置,说明这九支是同一分组而编的。

不过这个只能作为旁证,因为它只能够证明竹简是同一批次出品,未必是同一批次编联。

真正强而有力的证据,来自于竹简上的小小缺口。

前面说了,竹简是用编绳横串在一起,一简打一绳结。但这种绳结,只能让竹简左右不散,却没法保证上下窜动。一窜,竹书上下就对不齐,甚至单片脱出。

于是古人想出了一个简单而天才的办法:他们会先在竹简左侧或右侧切一个三角形的小契口,然后用编绳在契口上缠上两圈,再打结。这样一来,编绳被卡在契口里,便不会上下乱动了。

一般来说,编绳会在竹简的头、脚各编一道,如果简特别长,还会中间再编一道,这些编绳都必须保持一条直线,横跨每一枚竹简。所以同一册竹简的契口,也一定会位于同一位置。

历经漫长的时光之后,编绳烂朽,契口却能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竹简搁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契口编绳位置,如果能对齐成一条直线,那说明必然出自同一册竹书。

古人切契口,只是为了装订方便。他们可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缺口,成为日后竹简研究重要的参考痕迹。

更重要的是,契口这一特征并不罕见,普遍存在于诸多竹简。所以这个判定方法,应用范围会非常广泛,很多竹简得以复原了本来面目。

比如前面提到的《容成氏》。它的第35号简,本来是两枚残片,由整理者合为一简。但后来有人发现,35号简的编绳位置,跟其他竹简的对不上,构不成一条线段。如果把两枚简拆开,把35B段放到3号和4号简之间,再把35A放到34和38号简之间,就能拼出一条完整的编绳横线了。

契口的威力,还不止于此。

上博藏有另外一篇楚简《子羔》,一共有14枚简,全部是残简。想恢复它的原貌,近乎是不可能的。可一次偶尔的机会,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发现一枚残简,居然同属《子羔》一篇。学者们就像是找到一枚失落已久的拼图,整个局面豁然开朗。

研究者发现,《子羔》篇的作者是个处女座,书写格式非常整齐。整册书一共用了三道编绳,每一枚竹简的第一道编绳(契口)上方,都不多不少写上八个字。

只有第11号残简是例外。它的第一道编绳契口上方,只有一个“之”字,显然位置不对。

很快学者们就搞清楚了。原来这11号残简,并不是独立的一枚简,它其实是另外一枚残简的一部分。他们将其拼回到另外一枚残简“也观于伊而得”的下方,这样一来,第一道编绳上方,就有了七个字:“也观于伊而得之”,再算上简首残去一字,正好八个字,与全篇格式符合。

同样的逻辑,中文大学那一枚藏简的第一道编绳,位于“乃”字下方,拼回到另外一枚竹简“三年而画于膺生”之下,正好也是八个字。

就这样,简文的真相,就在契口、编绳和文字格式的交错下,徐徐浮出水面。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契口并非是万灵药。比如说一册竹书十枚简,一共有十个契口位置。无论竹简次序怎么摆放,它们的契口位置始终呈一条直线,我们只能判断它们是不是一册所出,却没办法判定正确的排序信息。

《容城氏》也罢,《子羔》也罢,它们的次序考证,都是多方线索合力证明的结果。事实上,不止契口,前面说的那些侦察手段,很少能够单一奏效。往往需要多管齐下,多方交叉证明,才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如清华简里的《傅说之命》,一共分为三篇。竹简长度统一在45厘米,简端同为平端。而且笔迹相同,平均一简字数是28,说明出自同一人之手。《说命》分为上、中、下三篇,根据简上竹节位置,可以分出《说命》上的1-5号简为一组;《说命》中的简1和简3是一组,简2、简4到7是一组;《说命》下则可以简2到7,简8-10分出两组——基本上咱们前面说的手段,全用上了。

特别要指出的是,所有《傅说之命》简的编绳契口位置,都是相同的,而且附近还有墨字被磨泐的痕迹——这说明,写作者是先写好竹简内容,再用绳子一片片编连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绳子不小心刮蹭了墨字,留下痕迹。

这个细节特别重要。

咱们可以想一下。你现在是古代的一位书吏,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你拿起一把空白散碎竹简,一枚一枚写,中间一不留神写错了一行字,刮掉太麻烦,干脆把这枚错简拿开,再找一枚新的空白简重写。报告写完,你将竹简按次序在地上摆好,用一把削刀依次在简上切出上下契口,用两道蔺草缠在契口上,每一简一结,最后编成一卷竹书。

而另外一位书吏则比较懒惰,他从库房里要了一卷已经编连好的空白竹书,拿笔在上面写。中间一不留神,也写错了一行字。但没关系,他可以从容地把这枚简上下两个绳结解开,抽出去,再换一枚新的空白简进竹册,重新打契口,再编好,继续写。

看出两者的区别了吧?

前者是先写后编,定稿在编连之前,所以竹册的编连一次成型,不会再有改动,

后者是先编后写,写作途中如果出现严重笔误,会抽换新简进来。这一替一换,新简的契口和编绳位置,就未必能和原来的竹册保持统一了——就好像你在嘴里镶了个假牙,怎么也不会如原牙排列那么紧密。

如果是先编后写的场合,就算契口和编绳位置发生偏差,也无法否定两枚简之间的关系——谁知道是不是重编过,这个手段的参考意义就没那么大了。

说到这里,特别要表扬一下秦国。

秦国虽然奉行法家,算是法国,但行事风格却是地地道道的德国范儿,特别严谨。

睡虎地曾经出土过一批秦简,里面包括了大量地方官员的庶务档案以及法律文书,揭示出了一个富有细致、严谨的处女座官僚体系。

其中有一批简,叫做《为吏之道》,一共51枚竹简。顾名思义,是官吏的学习手册。这本书的简面上,分成了上下五栏,对的特别整齐。每一栏的文字上方,还划有一条浅浅的刀痕线。学者们靠这个指示,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排序和释读工作。

究其原因,是因为秦法严格,官吏们在文书上犯了错,动辄要挨骂或罚款,甚至还可能受髡刑。官吏们为了避免犯错,把竹简上用尺子先打好格式,再往里填字。

《为吏之道》还不算什么。有一份湖北江陵王家台出土的秦简叫《政事之常》,居然用直、斜线在竹书上画成一个方形图表,对角处相交位于中央。正文分成三圈书写,内圈谈政事,中圈写注解,外圈是进一步阐释,简直玩出花来了。

说回正题。

所有的这些拼图手法,是历代学者殚精竭虑的成果,精妙、有效、洞察入微,可是……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

它们都存在一个缺陷:提供的线索始终是间接猜测,没办法直接、明确地告诉你竹简的次序。

这就好像我们可以通过香气、摆盘、食材产地和烹饪工艺来猜测一道菜的味道,可到底好不好吃,还是得亲自去尝一口才踏实。学者们一直在探讨,这些竹简身上,到底还有没有隐藏着一个更直接、更显著的简序判断方式?

有趣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发现者更早出现。

1986年,湖北省考古队在荆门包山的一座楚墓找出448枚楚简,内容包括遣册、占卜记录和司法文书。在随后1992年发布的考古报告里,撰写者在讲完楚简概况之后,顺手提了一句“有少量竹简背面有刻刀划出的斜线,或笔划出的墨线,相邻的简可据此相接,有的则互不相关。这两种线,可能是在编联之前做的某种记号。”

当时包山楚墓出土的好东西太多了,无论是撰写者本人还是读者,都没对这个小细节过多留意。在接下来的近三十年里,这句话沉没在各式简牍研究的大海底部,默默无闻。

2010年,北大获赠了一批秦简,一共有763枚。北大如获至宝,立刻组织人手,对这批秦简展开整理工作。当时参与的学生里,有一个人叫孙沛阳,他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批秦简的背后,有很多刻痕和墨线,而且都是歪歪斜斜的。

这批秦简交过来的时候,是裹在一个大塑料袋里,彼此叠压断裂,保存状况很糟糕。外表满是污泥,简面被氧化成黑色。如果是别人,可能就把这些毫不起眼的刻痕给忽略掉了。

但孙沛阳没有,他查阅了一下,查到二十多年前包山楚墓简里有着同样的特征,撰写者也提出了类似的猜想。从此以后,孙沛阳脑子里隐隐约约有了一个想法,并开始着手调查。

到了2011年,《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一)》和《岳麓书院藏秦简(一)》出版,这是简牍学的两本重要资料书,提供了清华简和岳麓书院秦简的竹简高清图,供学术界研读。

更难得是,两本书里不止有竹简正面高清照片,连竹简背面也都专门拍了。

孙沛阳仔细研读了这些照片,发现在它们的背面,居然也有刻痕与墨线的痕迹——这绝非是一个孤立或偶然现象,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规律。

随后孙沛阳在老师的帮助下,调查了其他一大批简牍,最终形成了一篇震惊学界的论文《简册背划线初探》。

忽略掉艰涩的学术推论过程,简单来说,“简背划线”是这样的:

前面说了,竹册是用编绳串成,很容易散乱,一散就得重新往回拼。这件事不光现代学术界头疼,对古人来说,也是个麻烦事。

怎样快捷地把散乱的竹册正确编连呢?

注意这个“快捷”二字。对古人来说,竹书是日用品,有问题必须马上解决,不可能像现代简牍研究那么慢悠悠地编连、释读,必须得有一个极其直观、简洁的排序指引。

清华简的作者,在竹简背后写了编号,可惜这个做法并没成为主流;岳麓秦简的作者,在简册上划一道横线,可这么做的参考意义有限。

好,横线不行,那斜线呢?

不知是哪位天才想出来的创举,他把竹册翻了个面,在简背拿起刀子或毛笔,斜斜地从左上角划了一条线到右下角。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别小看这一条小小的斜线,它彻底解决了竹简的排序问题。

因为斜率的存在,这条线在每一枚竹简上出现的位置都不同,只有把竹简排列成正确的次序,才能在简背看到这一条完整的斜线。这种标识方式设置简易、辨认简洁、排序清楚,完全符合古人整理竹简的需求。

理论上没什么问题,可还需要验证。

为了确认这个猜想,他用了一个反证法。如果简背呈现斜线,能提供正确的竹册排序,那么如果有一册正确排序的竹册,它的背面一定也存在这么一条完整斜线。

于是孙沛阳找来了《岳麓书简》里的三篇《质日》。

《质日》是一种很特殊的简牍文本,它会列出当年的日期干支,然后在每一个日子下面记事——和日记的性质差不多。它的排序相对容易辨认,因为日期就是天然的页码。

这三篇《质日》的排序,已无疑问。接下来,只要把它翻个面就够了。(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孙沛阳还是先纠正了两处误排,才开始验证)

清晰的简背刻线,就这么展现在研究者眼前。

紧接着,孙沛阳又检验了清华简。

清华简本来就有简序编号,次序并无疑议。现在在它们的背面,也出现了同样的刻线。尽管这些简并不完整,但只要通过调整次序和补入废简,就可以还原出刻线的全貌。

就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在一双细心的眼睛注视下缓缓浮现。隐藏着上古秘密的简牍大门,竟被这一根细小的刻线撬开了一条大缝。

孙沛阳再接再厉,又检查了包山楚简、郭店楚简、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银雀山汉简、北大藏汉简等多处收藏,找到了大量此前被人忽略的简背线,要么是用刀刻成的,要么是用墨划出来的。

这说明,简背刻线或墨划线,绝非某个人临时起意而为,而是一种通行的简序标记方式。

这个发现,对研究者的意义太重大了。

中国现存的出土竹简数量庞大。可以想象,有多少此前无法解读和编连的简牍,会因此而拼合复原;有多少难以索解的重要文献,会因此得以重见天日;中国历史和文化上的多少空白,会因此而得以填充补完。

有了这么一个参照物,学者们从此玩简牍拼图游戏,就可以尽情作弊了。

这个发现,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

最关心古文物学术动态的,除了研究者之外,还有一类人,就是造假者。

他们为了伪造文物贩卖高价,会关注学术上的每一次突破,并以惊人的效率弥补缺漏,力求真伪莫辩。

举个例子。原来的青铜器造假,只要注意形制、锈蚀等方面就够了。后来随着技术发展,学者们可以借助显微和透视设备,去观察铸造时留下的范缝、芯痕等痕迹,甚至能看到分子级别的材料构成,这让旧有赝品无处遁形。没想到造假者紧跟潮流,把小件真品青铜器打碎成原料,铸成大型赝品上去,设备就无能为力了。

简牍也是造假重灾区。最常见的手法,是在真正的空白竹简上伪造墨字。书写者对古文字理解透彻,下笔有典,经常连专家都要中招。

所以各个研究机构重金回购的简牍,都会面临真伪的争议。

在孙沛阳之前,从来没人注意过简背刻线与墨线的存在,学术界完全没展开过讨论。

学术界都不知道的事,伪造者自然无从得知。他们在伪造简牍时,更不会想到要在简背下功夫。

也就是说,如果一枚竹简的背面没有刻线或墨线,它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但如果竹简背后能拼出简背刻线或墨线,则是真品无疑。

这个发现无法杜绝以后造假者的模仿,但它替一大批现存的竹简验明了正身,消除了真伪争议。从此研究者们可以放心地去钻研,这是大贡献、大功德。

孙沛阳的这篇论文发出之后,引发了广泛的兴趣和讨论。很多学者纷纷用这个发现去验证,收获丰硕。

比如在清华简里,有《赤X之集汤之屋》《尹至》《尹 诰》三篇,共有竹简 24 支。它们无论形制、尺寸、笔迹都完全一样,契口和编痕也位置相同,内容都是叙述伊尹与汤的事迹。哪枚竹简属于哪一篇,如何分配排序,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

现在有了简背刻线,这事就简单了。

从图中就能看出来。三篇文章的简背划了三条斜线,斜率都不同,这应该是撰写者做出的记号。把三条斜线拼完,三篇的正确排序和分界也就一目了然了。

《岳麓秦简》也因此获益匪浅。他们的收藏里有一套《为狱等状四种》,是秦代的案例合集。学者利用这个最新的发现去检验,发现据简背划线编排竹简,以及根据简文内容来编排竹简,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简序几乎一致。

这些陆陆续续的发现,证明“简背划线”在整理古代文献时的威力。一扇扇紧闭的竹简大门,被这一把万能钥匙轻松扭开。

当然,这个发现也并非全无缺陷。

比如在《岳麓秦简》里,就出现过划线连贯但简文不连读,或简文连贯但划线却错开的情况。有一枚编号叫1471号的竹简,甚至背面还发现了上下两条划线。

《清华简》里也有类似的例外。之前提到《傅说之命》篇,上篇的1-5号简背有一条连贯的划线,但6-7号却没有。中篇的1号简和3号简,划线连贯,而2号、4号-7号背面则没有划线。下篇的九枚简则干脆没有划线。

这两篇文献的简序,从简文来读是没有疑问的,划线却不连贯。说明正确的简序和划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

孙沛阳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在研究时曾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划线位置,和竹节之间有联系,而且相邻两简之间的划线,总是微微错开,不贴合。

于是他做了一个推论:也许古代工匠是先截一段竹筒,然后绕着竹筒划出一条斜线,然后再劈成数枚竹简。

换言之,工序是1在竹筒上划线;2 制空白简;3 编联;4书写。

书写者在空白简上写字时,简序肯定是按照划线的顺序排好。但写文不可能一气呵成,中间肯定免不了错写漏写。碰到这种情况,他会把错简抽走,再拿一枚空白新简替换进来。

一经修改,原有的简背划线便被破坏掉了。

所以像《傅说之命》那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简册经过了多次修改替换,才导致划线不规律。

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简序和划线不统一的问题了。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在清华简和岳麓秦简里,同一处竹简既有编号,也有刻线,何必多此一举?

刻线真的是古人为了简序而做的吗?还是别有用处?

而且从技术上来说,在圆柱状物体表面画一圈螺线,展开后还能保持直线,这个加工难度不小,也似乎没有必要。

比如北大简《老子》,如果按照划痕排列,有几根竹简会冒头,上端不平。如果是一个竹筒劈出来的,上端应该都是对齐的。如果是先把竹简制成,铺在地上压住再划线,是不是会更合理一些?

总之,简背划线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其中的诸多细节,目前还存在不少争议。

孙沛阳自己对这个发现,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在《简册背划线初探》结尾特意强调:“简册背划线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竹简编联问题。但是,古人并不一定每次书写都按序取简,也不一定有足够多的竹简来写完一长篇文字。这些不可知的因素,说明简册背划线对于简序编排并无决定性作用。所以,虽然简册背划线有提示简序的作用,但只是辅助作用,不可以孤立运用。只有同时综合考虑竹简上的其他信息,诸如竹简尺寸、文字内容等,与简册背划线形态彼此互证,以简文通读为首要标准,才能正确发挥其作用。”

无论如何,简册背划线的发现,对于简牍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把犀利的新工具,能够进一步揭开中华上古历史的面纱。而学者们在寻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睿智、洞察力和耐心,也十分令人陶醉——所谓的智识之美,即在于此。

在文章的最后,还是得老生常谈一下。

从很多的简牍考古报告里能看到:如果墓穴未被盗扰过,出土简牍很容易恢复排序。虽然它们的编绳朽烂,但次序还是保持原样。考古人员在提取时,会详细拍照、记录、编号,以供后来者参考。

而在曾经被盗过的墓穴里,简牍往往会被盗墓贼扔得到处都是,简序散乱,这种恢复起来难度极大,里面所保存的重要内容从此消失,再无复原可能。中华文明的其中一小块,从此彻底缺失。

盗墓和考古的区别到底在哪,不言而喻。

————————————————————————
部分参考篇目

简册背划线初探_孙沛阳
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_含帛书_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_张冬冬
_书_类文献先秦流传考_程浩
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概述_朱凤瀚
古书成书研究再反思_以清华简_书_类文献为中心_程浩
关于郭店楚简_六德_诸篇编连的调整_陈伟
郭店简_性自命出_的编连与分合问题_廖名春
简牍帛书格式研究_程鹏万
简牍文书编纂沿革考_赵彦昌
浅析简册制度的特点与应用_郑军
散見漢晉簡牘的蒐集與整理_上_趙寧
上博简_子羔_从政_篇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_陈剑
岳麓秦简_为狱等状四种_卷册一的_省略_背划线和简背反印字迹复原卷轴原貌_史达
战国简书收卷方式探微_贾连翔
周家台秦墓所出秦始皇三十六_三十七年历谱简的重新编联_程鹏万
_容成氏_的竹简编连及相关问题_兼与黄人二等商榷_王瑜
北大简《老子》辨伪_邢文:
关于北大简《老子》的辨伪 与邢文先生商榷_李开

另外特别感谢@大意觉迷 大大的咨询。

 
No comments

Place your comment

Please fill your data and comment below.
Name
Email
Websit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