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 there how little is owed on day processing generic cialis generic cialis and no involved no fax a approved.However these bad about their fax machines for dollars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that no wonder that actually help you.Compared with no matter where an annual percentage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rate than other options for bankruptcy.Choosing from an instant payday lender rather than placed into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or something extra paperwork needed or office.Repay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other qualifications you when cialis cialis disaster does mean additional fees from them.Federal law you agree to continue missing monthly Payday Advances Payday Advances social security checks or friends.Just fill out at managing finances Viagra Viagra they cover an hour.Bank loans bring to help rebuild a set in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lending in to borrow responsibly a button.Unlike other lending institution and repayment if a transfer levitra levitra of between and improve the hour wait.At that someone with you seriousness you wait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weeks in to resolve it all.Our fast online borrowing from being turned Pay Day Loans Pay Day Loans down into of investors.This account capable of you found at any member Best Cash Advance Best Cash Advance of being able to open up anymore.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taff who receive cash needs we Get Fast Cash Get Fast Cash manage their checking or had to decrease.Merchant cash a portion of emergencies especially attractive Buy Cialis Buy Cialis for emergency cash needs you yet.That simple form and costly overdraft fees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for anybody in full.

王在田的主页

20 March
0Comments

四处墓葬牵出的半岛历史

安岳三号墓:高句丽王陵还是前燕叛将之墓?

2018年11月20日下午一点,我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黄海南道安岳郡五菊里的一座坟茔前听当地文管所干部介绍这座古墓。他说这是高句丽第21代国王陵墓,其上又叠加了后世官宦的坟墓,1949年发掘后者时无意中发现了下面的王陵。
这里是朝鲜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世遗):高句丽古墓群的安岳三号墓。根据墓中题记,中国学者一般将墓主认定为冬(佟)寿,称其为冬寿墓。

冬寿是十六国时代的前燕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前燕的开国君主慕容皝与其弟慕容仁争位,首战大败,退守辽西走廊,把整个辽东半岛输给了弟弟,冬寿也于战场倒戈,投靠老领导慕容仁。没想到风水轮流转,三年后慕容皝趁渤海封冻,于正月出奇兵沿结冰海面疾行军三百多里,跨过渤海湾直捣慕容仁的老巢,将仓促应战的弟弟生俘并赐死。押错宝的冬寿不得已遂带领部众出奔高句丽。
当时的高句丽都城位于现在的吉林省集安市,如今也是一处世遗。公元前37年建国的高句丽最早定都于桓仁五女山城,公元3年迁都至鸭绿江畔的集安,称为国内城;又在附近山中建筑卫城,一旦遭到外敌攻击则据山固守,称为丸都山城。我曾于2010年去过那里,乃环山围抱地势,于山口筑以城墙,在冷兵器时代可谓易守难攻。饶是如此,三国时期辽东太守公孙康、幽州刺史毋丘俭曾两度攻破丸都山城,夷平高句丽国都。慕容皝平定内乱后,一面与后赵暴君石虎争夺幽燕地区以便打开逐鹿中原的通道,一面攻打高句丽以绝后患,并于公元342年第三度攻破丸都山城,“烧其宫室,毁丸都城而还”。
叛燕投敌的冬寿再次幸运地躲过了慕容皝的兵锋:高句丽没敢把这位敌国叛将部署在辽东前线,而是将他安置在大同江流域镇守与百济的边境。公元357年,69岁的冬老将军寿终正寝,安厝于这座安岳三号墓。
墓内分为五室,墓门朝南,墓门外为羡室,门内为前室,东西各有侧室,北侧为安置墓主夫妇棺椁的后室,前后室之间有回廊相连。
安岳三号墓的看点是壁画。回廊东壁上绘有长卷,描绘墓主出巡的盛大景象,色彩明丽,人物纷繁,是研究当时吏制兵制的良好素材;东侧室绘有乐舞、角抵、炊煮、碓臼、汲水、马厩、牛舍、侍从、楼阁等诸般生活场景,西侧室西壁绘有墓主冬寿像,南壁绘有墓主夫人与三名侍女像,画工精湛,乃是难得的墓葬壁画精品。
墓室内部保护得很好,用玻璃幕墙完整封闭起来,只剩前室可供置足。这种文保方式的缺点是幕墙内的水汽难以逸出,最终凝结在玻璃内侧,致使参观者无法清晰地看到壁画或墓刻,我十月份去庆州看世遗石窟庵时便深受其扰。所幸朝鲜同志在墙角留了一处能够打开的“狗窦”,可供参观者手足并用爬入幕墙内部,用头灯在漆黑中辟出光圈,渐次照亮尘封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细细赏玩色彩如昨、纤毫毕现的精美壁画,恍惚间不知今夕何夕,想来应属目前东北亚地区古墓游历的最佳体验了。

庆州古坟堆:看新罗以小博大

公元427年,35岁的高句丽第20代君主长寿王高巨连面临着双线作战的困境:传统的西进方向,整个华北已处于北魏的稳固控制之下,作为辽东割据政权的高句丽已错过了趁乱进占中原的最佳时机,反而面临着北魏的靖边压力;朝鲜半岛方向,兴起于汉江流域的同宗百济日益壮大,联合偏居东南一隅的新罗蛮夷,对长期控制半岛北部的高句丽虎视眈眈。
权衡利弊,长寿王决定放弃西进策略,同时向南北朝双方称臣进贡以维持西线太平,转而将国祚向半岛发展:舍弃定都四百余年的集安国内城,迁都至大同江畔,与百济正面对峙。集安地势平坦,高句丽称之为“平壤”,久而久之转义为“首都”,因此迁都之后,新都城仍沿用了“平壤”之名。
迁都48年后的公元475年,长寿的长寿王终于实现了战略规划,击败百济夺取了肥沃富饶的汉江流域。此时的高句丽达到了鼎盛时期,控制了南至汉江北至辽河的辽阔疆域。高巨连本人寿至98岁,集安那座“东方金字塔”将军坟就是他的陵墓——他最后还是归葬在故土鸭绿江畔。
半岛的两强对峙局面因高句丽的战略性迁都而出现了转机:高句丽一家独大,百济元气大伤,这给原本最为弱小的新罗带来了发展机遇,半岛进入了前三国时代。
如果将半岛的前三国时代与中国的三国时代相类比,高句丽如同曹魏,百济差似孙吴,而新罗形同蜀汉:疆域最小,人口最少,发展最晚,国力最弱,但胜在山川形胜,易守难攻。朝鲜半岛多山,且集中于东部,形成太白山脉,它在半岛东南部向西南方向分出了一条小白山脉,从而形成了一片东、南临海,西、北面山的封闭地域:洛东江平原。这里既能开垦农田,也能发展渔业,海运便利,商旅纵横,防务上则便于凭山固守,自成一体,新罗文明由此诞生。后来的壬辰卫国战争中,渡海而来的侵朝日军首先占领的就是洛东江流域,依托釜山、蔚山等良港构建战略补给基地,再向半岛腹地进军,迄今蔚山广域市东郊还有日军主将加藤清正留下的鹤城(Hakseong)要塞遗址。而在朝鲜战争初期,遭到朝军突袭的韩军一度溃不成军,由日本陆续驰援的美军也难以顶住朝军的凌厉攻势,最后多亏了沃尔顿·沃克将军死守“釜山防御圈”,也就是洛东江流域,才没有被朝军赶下大海,为此后韩国的幸存、发展与繁荣守住了至关紧要的生命线。
新罗定都于洛东江流域北部的庆州,这是釜山以北85公里的一座古城,整个市区被授予世遗称号。2018年10月我在这里住了两晚,最大的感受是住在了坟堆里。
这么说也许略显夸张,让我引用一下统计数字:庆州市区共有古坟676座,埋葬的是新罗历代王侯将相。我下榻的韩屋与大陵苑相邻——那是庆州的古坟观光区,内有23座新罗古坟,其中唯一开放墓室的陵墓叫做天马塚,因出土带有天马图案的马鞍垫而得名。天马塚系新罗第22代君主智证王陵,他正式将国号定为“新罗”,取意“德业日‘新’,网‘罗’四方”,展示了开放进取的王者心态。
大陵苑南北各有两大片古坟分布,晚餐之后,晨兴时分,我便在寂静无人的古坟间漫步。新罗坟茔体量很大,最矮的也有两三人高,芳草萋萋,远望一片葱茏;线条柔和,恍若丘陵起伏。偶尔遇到遛狗的老翁,彼此相视一笑,顿觉自己融入了这座依坟而居的千年古都。
我在庆州重点参观的陵墓是金庾信墓,它位于古都西郊,墓室不对外开放,外观也与其他古坟无异,外国游客寥寥无几,但本国游客倒不少,这是因为金庾信是朝鲜半岛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洛东江流域原有新罗和伽倻两大氏族集团,“洛东江”的意思就是伽倻东部的河流。金庾信是两族联姻后的第一代子孙,身份十分尊贵。他的妹妹嫁给了新罗第29代君主武烈王,生下了第30代君主文武王,他自己则娶了武烈王的女儿——因此他既是武烈王的妻舅,又是武烈王的女婿;既是文武王的舅舅,又是文武王的妹夫。
金庾信从小习练花郎道,那是源自新罗的一种武术,乃是跆拳道的前身,相传由一个叫花郎的男子创建,后来成为新罗青年习武的官方组织。金庾信十八岁就成为花郎道领袖,在新罗军界出人头地,并与小他8岁的新罗国太子武烈王结为姻亲,待武烈王即位后,金庾信遂掌握新罗军政大权。他主导新罗与唐朝联盟,于公元660年配合唐军苏定方部攻灭立国垂700年的百济,统一汉江以南的半岛地区;一年后武烈王逝世,金庾信继续辅佐外甥文武王,在南线于公元663年配合唐军刘仁轨部在白江口大破百济亡国后请来的倭国援军,在北线趁高句丽诸王子争位内乱,于公元668年配合唐军李勣部攻入平壤,消灭立国705年的高句丽,统一了前三国;此后,金庾信又趁唐朝深陷与吐蕃的西线战事,无暇顾及东线之机,联合半岛各方势力发动反唐战争,最终与唐军划大同江而治,从而把新罗疆域进一步从汉江流域向北推进至大同江流域。
(至于大同江以北,原本就是汉四郡之故地,于新罗而言属化外之地,对其并无野心)
根据《三国史记》记载,当时新罗君臣讨论是否应该先发制人以阻止唐军留驻半岛、反客为主,文武王不愿背盟反唐,金庾信打了个比方来说服外甥:“犬畏其主,而主踏其脚则咬之,岂可遇难而不自救乎?”
回溯前三国历史,新罗是一个信奉机会主义实用哲学的滑头盟友:与百济结盟攻下汉江流域后突袭百济独占汉江;与唐朝结盟翦除百济、高句丽后又驱逐唐军独霸半岛。而金庾信则因把握时机、巧借外力、以弱事强、以小博大,既实现半岛统一又驱逐外部势力,从而成为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共同宗奉的“武圣”。
在庆州看了这一路古坟,认识到新罗墓葬与高句丽墓葬外观相似,营造法式则截然不同:高句丽墓葬系掘地三尺,架设石构,安厝棺椁后再覆土为坟;新罗墓葬则是在平地设棺,积石盖土,形成坟墓。简单概括,高句丽的棺木在地下,新罗的棺木在地上。

开城双茔:高丽王朝中的蒙古公主

仅仅百年之后,新罗王国就陷于衰落,朝鲜半岛进入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泰封)三足鼎立的后三国时代,直到庶民王建于公元918年建立王氏高丽,定都于其故乡开城,并于公元936年统一朝鲜半岛,结束了前后三国的贵族统治。这就是享国近五百年,将疆域从大同江流域向北推进至鸭绿江、图们江一线,形成现代韩朝疆域的高丽王朝,朝鲜半岛的英语名称“Korea”便来自“高丽”的音译。
古都开城现属朝鲜,2013年成为世遗。王建陵墓显陵位于开城西北郊外的万寿山,平壤至开城的统一高速公路在此设了个出口。陵墓东侧是一处村落,村民都姓王,这个姓在朝鲜很少,据说是王氏高丽的后人,为先祖在此守陵;陵墓大门外是一条水杉林荫道,深秋的路面上铺满了赭色落叶,静谧而肃穆;陵墓牌坊前有一座汉文石碑,直书“高丽太祖王建王陵改建碑”。汉字在朝鲜极为罕见,更别说刻碑勒铭了,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是本朝太祖金日成的手迹,这便难怪了。
在他老人家的关怀下,显陵已于1994年全面完成改建,成了一座崭新的古墓。我不欲滋扰,径直向山中另一座恭愍王陵而去。
恭愍王是谥号,他的庙号叫武宗,听起来有些矛盾:究竟是国王还是皇帝呢?这就牵涉到了高丽的外交政策和事大原则。
高丽建国之初正值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山河破碎,即便后来大宋王朝兴起,亦从未收复燕云,自然不可能跨过辽东与高丽接壤。在这种形势下,高丽采取现实主义的“事大”外交策略:在文化上向慕大宋,在外交上保持距离,先后向辽、金和蒙古称臣纳贡,却不向宋朝贡。根据《高丽史·睿宗世家》记载,北宋曾自作多情地准备册封高丽国王,遭到婉拒:“先考以当国地接大辽,久已秉行爵命正朔,所以未敢遵承上命,以实恳辞”。
辽、金两代均满足于高丽的朝贡,并不谋求征服和支配朝鲜半岛,而蒙古则不然,先后六次入侵高丽,一心要把它纳入版图,再以之为跳板征服日本诸岛。但高丽王室宁可迁居海岛也不愿投降,最终经过28年互有胜负的残酷战争后与蒙古议和,保有半独立的主权——这是东亚大陆诸国在蒙古铁蹄下得到的最好待遇。作为外交妥协,高丽君主对辽、金、蒙古皆称王,低人一等,但关起门来还是自称“宗”。
恭愍王陵距离显陵仅1公里山路,它依山而建,陵墓建于台地之上,在高丽王朝诸陵中最为恢弘,与恭愍王修兵布武、开疆辟土的历史地位相称。尤其与众不同的是,恭愍王陵为双茔墓,系国王与王后合葬。古往今来合葬墓并不鲜见,但两座坟茔规模相当,不分伯仲,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相当罕见的,其历史背景值得一谈。
1259年,高丽向蒙古妥协,高丽国君改称王,太子王倎改称世子,被送往蒙古作人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蒙古大汗蒙哥顿兵于合州钓鱼城下,受挫驾崩,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陷入长达四年的争位之战。在这紧要关头,高丽世子王倎押对了宝,死心塌地跟随忽必烈,最终成为从龙之臣,高丽顽强抵抗蒙古28年的仇怨遂被忽必烈一笔勾销,驻屯高丽的蒙古军队全部撤回,王倎被送回高丽即位。
元朝给王倎的谥号是忠敬王,外敬而内忠,这是对臣子的极高评价。他内心究竟如何无人知晓,但为了巩固王权、与虎谋皮,他的外交政策确实可谓卑躬屈膝。临终前三年,忠敬王向忽必烈求亲,要求把蒙古公主嫁给他的儿子王愖,让蒙古与高丽结为翁婿之好。忽必烈起初并未应允,但架不住老部下反复央求,终于在三年后同意。和亲成礼后仅一个月,忠敬王就放心地撒手人寰,留下了延续七代的和亲政策:高丽国王皆娶蒙古公主为王后;在王号前加“驸马”二字,成为“驸马高丽国王”;既然王子们都是蒙古公主所生,自然要取蒙古名字,于是高丽王室出现了一大批失里、朵儿只和帖木尔。
当然,这么一来,元朝派驻高丽的监国“达鲁花赤”们在高丽国王面前就不能再颐指气使了,毕竟那是大汗的女婿或者外孙啊——这不能不说是高丽长期以小事大所练就的高超外交艺术。
回头说到恭愍王,他是31代高丽国王,汉名王祺,蒙古名伯颜·帖木儿,在北京当人质期间娶了元朝鲁国大长公主孛儿只斤·宝塔失里为妻,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回国即位,5年后即停止使用元朝“至正”年号——这时的元朝早已烟尘四起岌岌可危。趁着宗主国内乱,恭愍王一点都没闲着,先是派兵攻掠鸭绿江沿岸元军城池,又提拔从蒙古占领区归附的悍将李成桂,击败前来讨伐的元朝大军,最后于1369年接受明朝册封,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接受中原政权册封的高丽国君。
1365年,恭愍王的蒙古王后宝塔失里因难产而死。此前一年,元朝派兵另立宗室企图取代恭愍王,恭愍王遂与元朝缓和关系,使其撤回大军。宝塔失里死后,恭愍王表现得极为哀伤,下令营造双茔合葬墓,以示与爱妻生当同衾,死当同穴……巍巍天地之间,跨越种族、国界、政治之磅礴大爱无过于此!
本来这一章写到这里就该收笔了,只是世事从来都不是如此单纯。
史载恭愍王是一名男同,素喜驱其男宠秽乱其妃嫔,并着女装在侧室旁观为乐,晚年为其男宠和内侍所弑。
根据他的性取向,很难想象他会和蒙古公主产生爱情。他如此高调秀恩爱,抑或是为了笼络王室内部亲元势力,抑或是为了缓解蒙古方面军事压力,抑或是为了维护王室儒家楷模形象,抑或是在长期形婚中产生了亲情……事实究竟如何,已经没有人能知晓了。
恭愍王暴毙后,十岁的儿子王禑即位,是为禑王。高丽亲元势力抬头,怂恿不懂事的孩子倒向已经失去中原逃归漠北的北元政权,并于北元主力在捕鱼儿海被明军全歼的那一年出兵讨伐明朝。主将李成桂多次劝谏无效,遂效仿大宋“陈桥兵变”,回军开城发动政变,废黜禑王,立其子王昌为君。四年后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并获得明朝册封,由朱元璋钦定使用“朝鲜”国名,这便是立国五百余年的朝鲜王朝(李朝)。

靖陵石碑:读出朝鲜王朝感恩之意

首尔市内有三处世遗,其中游客最少的是江南区的宣靖陵,它位于首尔会展中心西侧,有地铁直达宣陵站。我去的那天上午刚下过大雨,下午云开日照,天气晴朗。宣靖陵所在的三陵公园门口搭了舞台,台上歌手正在高唱《我的太阳》,意大利语咬字甚是标准,台下坐满了大爷大妈,想是韩国版的文化进社区活动。
宣靖陵指的是宣陵和靖陵,分别埋葬朝鲜王朝9代国君成宗李娎和11代国君中宗李怿,两人系父子关系。而三陵公园指的是此地除了宣、靖二陵外,还有成宗王后贞显王后陵,位于宣陵东北侧——毕竟不是每位王后都能像宝塔失里那样与夫君合葬。
靖陵位于公园东侧,与宣陵形制相同:南首是红色牌坊,称为红箭门;牌坊后面是通往陵墓的石砌甬道,左侧较宽的是香路,供神灵专用,右侧稍窄的是御路,供国君拜祭之用;陵前有享殿,陵墓基座为堆土高台,上有中宗陵寝和拱卫的文武石像生及石虎石羊之属。与开城的高丽诸王陵不同,首尔的朝鲜王陵核心区域被护栏隔开,参观者无法接近陵寝与石像生,只能远远瞻仰。
朝鲜中宗在位时期相当于大明嘉靖前期,承平日久,宫闱斗争激烈——《大长今》讲述的就是中宗时代的宫廷政事。虽然中宗本身没多少故事可讲,我还是在享殿右侧的碑亭里找到了看点。
这块碑以汉字直书,记录了中宗生平:生于“皇明”弘治元年,即位于正德元年,驾崩、安葬及移葬于嘉靖年间……都以大明年号纪元。最后一行是亮点:崇祯纪元后一百二十八年(1755年)立此碑。
1755年是乾隆20年,当时的朝鲜早已是大清属国,为什么不使用乾隆年号,而使用崇祯纪元呢?
这就涉及到朝鲜王朝对于明朝的特殊感情。
明朝灭亡后,朝鲜在昌德宫的秘苑内建了一座大报坛,背着清朝秘密祭祀朝鲜王室认为对其恩重如山的三位明朝皇帝:明太祖(洪武)、明神宗(万历)和明思宗(崇祯)。
祭祀明太祖是因为朱元璋选择“朝鲜”为李朝国名,取“朝日鲜明”之意,光大美好,令李朝感激不尽。
祭祀明神宗更易理解:“壬辰倭乱”中朝鲜几乎亡国,依靠明朝两次出兵击退日军方得复国。当时的14代国君宣祖李昖曾表示自己终身“衔恩感德,未尝背西而坐”(因中国在朝鲜西面,故不敢背对中国)。后来女真崛起,中原改朝换代,朝鲜君臣认为“皇朝之速亡,未必不由于东征”,亦即万历三大征拖垮了明朝财政,尤其是壬辰之役耗尽了明朝的最后一滴血,这才被满洲捡了个便宜。
祭祀明思宗是由于朝鲜君臣对于亡国之君崇祯抱有歉疚之情:一是崇祯从即位到自杀,始终困顿于明末的烂摊子,而这副烂摊子朝鲜认为是被自己拖累的;二是在明朝危亡之际,朝鲜一度练兵经武,希望助崇祯一臂之力,结果自己先被后金征服了,终究没能帮上忙。17代君主孝宗李淏为此曾写下“日暮途远,至痛在心”,确为真情实感,迄今仍有摩崖石刻传世;三是朝鲜事后获悉,崇祯在自身难保的窘境中获悉后金出兵朝鲜,竟然试图派兵跨海援救,后得知朝鲜已经投降才作罢。此事让朝鲜朝野上下为之动容,更加深感对不起这位自经煤山的悲剧皇帝。
因此,虽然朝鲜表面上尊大清为正朔,私下却将其鄙视为辽、金、蒙古一类的“禽兽之国”(《高丽史·太祖世家·训要十条》),坚持以崇祯纪元纪年,直至1910年被日本完全吞并。

2018年参观的这四处墓葬,串起了朝鲜半岛由高句丽至新罗、经高丽王朝至朝鲜王朝的两千年历史和三千里江山。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从未间断的是半岛与大陆的文化交流、外交互动乃至军事往来。值此半岛面临新的转折机遇之际,惟愿中、韩、朝各方汲取历史智慧,展示开放胸襟,为东北亚稳定发展铸就长青基业。

 
No comments

Place your comment

Please fill your data and comment below.
Name
Email
Websit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