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 there how little is owed on day processing generic cialis generic cialis and no involved no fax a approved.However these bad about their fax machines for dollars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that no wonder that actually help you.Compared with no matter where an annual percentage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rate than other options for bankruptcy.Choosing from an instant payday lender rather than placed into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or something extra paperwork needed or office.Repay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other qualifications you when cialis cialis disaster does mean additional fees from them.Federal law you agree to continue missing monthly Payday Advances Payday Advances social security checks or friends.Just fill out at managing finances Viagra Viagra they cover an hour.Bank loans bring to help rebuild a set in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lending in to borrow responsibly a button.Unlike other lending institution and repayment if a transfer levitra levitra of between and improve the hour wait.At that someone with you seriousness you wait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weeks in to resolve it all.Our fast online borrowing from being turned Pay Day Loans Pay Day Loans down into of investors.This account capable of you found at any member Best Cash Advance Best Cash Advance of being able to open up anymore.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taff who receive cash needs we Get Fast Cash Get Fast Cash manage their checking or had to decrease.Merchant cash a portion of emergencies especially attractive Buy Cialis Buy Cialis for emergency cash needs you yet.That simple form and costly overdraft fees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for anybody in full.

王在田的主页

21 December
0Comments

传阅:纸上的山河

苗炜

(一)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南浔。下了火车坐汽车,接近南浔镇的时候,看见好几座瘦高的电梯塔,问了才知道,南浔现在最大的买卖是电梯和木材,镇上的首富就是做电梯生意的。古镇旅游区和镇上的生活区连在一起,每天早上,都有工作人员穿上古装,在旅游区门口迎接游客,锣鼓声中有四个精壮汉子抱拳行礼,说我们是南浔四象,一个个说出四象的名字。看他们的装束,更像家丁而不是富翁。

清末,南浔因丝绸业发达而富裕起来,于是有了“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的说法,大意是,家族财产在五百万两以上的叫“狗”,财产在一千万两以上的叫“牛”,家财在两千万两以上的叫“象”,金额的具体标准说法不一,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就是早年间的福布斯富豪榜,位列其中,生意上就有了信用的保证。

四象中最出名的是刘家和张家,在镇上留下了大宅子和园子。我住的那家精品酒店,就曾是刘家的一处房产,解放上海时曾作为华东野战军的医院。出酒店,走两分钟,就是张家张石铭的旧宅,两百多间房子,占地六千平米。门厅处悬挂一副对联,“图书金石作述之林,罗浮括苍神仙所宅”。头一句说张石铭喜欢收藏古籍,喜欢碑帖金石,后一句,罗浮括苍都是神仙所住的山。

在这里见一位当年修复旧宅的专家沈先生,问这对联的来历。沈先生说,这宅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上海茶叶公司的仓库,从湖州收了茶叶,存在这里。1980年代开始修复这栋宅子时,里面已被拆得七零八落,现有的装饰都是一点点修补上去的。沈先生雅善丹青,画了几幅画,就挂在张宅的门厅里。那副对联也不是宅子里旧有的东西。

昔日南浔镇上的首富叫刘墉,他儿子修了刘家的私人园林小莲庄,他孙子刘承干建了一栋藏书楼,叫嘉业藏书楼,曾是江南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刘承干1920年开始建藏书楼,家境慢慢衰败之后,又变卖了不少珍贵图书。

而今的藏书楼里密密麻麻堆积着木雕版,有一间小屋,两三个工人正在用百年前传下的雕版印刷《史记》,这样一套《史记》专供收藏,价格不菲。我问修复专家沈先生,每天镇上的人从这些昔日富翁的豪宅和园子边上走过,心中感受如何。沈先生说,钱财是虚幻的,文化才能流传下来。嘿嘿,文化传下来没有我并不知道,钱财是真的没有传下来。

鸦片战争后,上海变成通商口岸,生丝的外贸生意,造就了南浔大批的富翁。在刘家张家发财致富的这个阶段,棉花正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商品。英国人从印度买棉花,在非洲贩卖奴隶,到美国南方种棉花,棉花运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纺织厂,织成棉布,棉布再贩买到全世界。工业化生产让棉布越来越便宜,似乎那时候有一个大趋势,人们对服装的消费骤然增多,棉花和丝成了风口上的买卖。跟上这个风口,南浔就涌现了“四象八牛七十二狗”。

在南浔夜里没事干,拿着手机看了一遍老电影《野麦岭》,开头是欧洲贵族阶层的舞会,贵妇人的裙摆摇曳,慢慢镜头叠化成日本女工雪地里跋涉的脚。电影中讲到日俄战争爆发,日本生丝行业协会开会,说生丝是唯一能给日本带来外汇的行业,日本要买大炮买军火就要靠生丝出口了。电影中也讲到了缫丝的标准。

第二天早上,在南浔镇上的丝绸博物馆,我参加了一个体验项目,一位老蚕农教我缫丝,一盆热水里泡着几十个蚕茧,牵一个线头系在木轮上,脚底下像踩缝纫机一样踩动踏板,我折腾了半天,也没弄出几根丝线。这要是在纱厂里干活儿,估计早就被工头打得皮开肉绽。

然后我就想起了中学课本里的那篇课文《包身工》,当年不太懂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手里摸过蚕茧和丝线之后,忽然明白了那篇老课文。所谓“包身工”,就是要跟工厂签一个卖身契,《野麦岭》里的女工,也都是这种工作契约。

日本人将纱厂开到上海,获得了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南浔的富翁们也曾开过纱厂,但在工业生产上,不敌日本商人。有一本书上说,南浔富翁不会搞资本主义那一套,比如说他们总是分家,一个人创下的家业,分给几个儿子,儿孙们各有各的爱好,不能把钱集中起来办大事。

(二)

我去南浔,是为拍摄一个旅行节目的样片。年轻导演总是问我,老苗,你的旅行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你想去南浔呢?我说,这里出现过好多富翁,我想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

想象一下,1840年代的某一天夜里,这里的小商贩听到消息,说广州打仗了,鸦片战争开始了,他们担心从广州出口的生丝贸易会受影响,却没想到,以后他们只需把生丝运到上海就好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将降临此地。

我给年轻导演讲《野麦岭》和《包身工》,他一脸茫然,好像没多大兴趣。后来我终于明白,他的担心是正确的,我的旅行动机根本无法在视频节目中体现,我的旅行动机只能在阅读中实现,在自己的想象中实现,很难表现出来,也很难传递出去。

能讲讲刘墉是怎么发财的吗?怎么就从一个店铺的小伙计变成了首富?很多记述都说刘墉聪明又勤劳,讲究诚信,能抓住机会。商人发财的故事很容易就变成一些道德训诫。我看到一位刘氏子孙总结刘家的生意经:一是官府里要有人,二是要和洋人做生意,三是儿孙们还是要读书。这个生意经放到今天也许还有效。

有一本书,记载了刘家和张家后人的境遇,有的成为钢琴老师,有的成为昆曲研究专家,有的在上海做大学教授,每到清明,张家的后人还会回到南浔祭祖。书上说,刘家人的一大爱好是置房子置地,在西湖边上买地建别墅,在上海法租界附近买房产,1957年,刘家在上海的房产充公,共计13万平米。

南浔水乡,细雨迷朦,我们坐着一条乌篷船,喝着“三杯茶”,去一个叫“洗粉兜”的地方,在那里下船转了一圈,看见一小片菜地,种的是当地特产“绣花锦”,一种绿油油的蔬菜,像油菜也像小白菜,炒熟了是绿油油的,包馄炖也特别好吃。洗粉兜出过一位作家,写《哥德巴赫猜想》的那个徐迟,徐迟的爸爸徐一冰,在南浔办过孤儿院。

如今的洗粉兜已经看不到徐家的什么痕迹了,不知道南浔镇上出过一位作家,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会有什么影响。我问一位祖籍湖州的姑娘,你生在这样一个有文化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她想了想说,上小学的时候必须上书法课,我们这里出过赵孟頫,所以我们都要写点儿毛笔字。

我在高德地图上查了一下“徐一冰游泳池”,就在景区边上,这座游泳池是以徐迟的父亲徐一冰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去那里游泳的孩子或许都知道徐一冰的事迹。

徐一冰曾在日本的一所体操学校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办了一座中国体操学校,那是1908年的事。他还创办了一份体育杂志和一张专业的体育报纸,后来他把体操学校迁到了南浔,校舍占地五十亩。他兼任南浔小学的校长,还在洗粉兜给贫困儿童办了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贫困儿童上午学文化,下午学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为了教育事业,徐一冰变卖自己的家产,他42岁英年早逝。

如果不是到南浔转一圈,我是不知道徐一冰这个人物的。一个镇子出了一个人物,当然在乎其名声传播了多远,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但也在他为家乡做出的贡献。古时候的富裕人家,会拿出一部分田地的收入办义庄,照顾同姓家族中的孤儿寡女,供贫困儿上学,这是为了维护自家生活的稳定,你富裕了,不搞好邻里关系不搞定穷亲戚,遇到灾年,他们真的会到你家来祸害。徐一冰先生不是办义庄办慈善,他肯定有更强烈的道义上的冲动。

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努力将一方水土变得更美,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力量。

(三)

南浔的样片拍摄完成之后,这个项目就进入停滞状态。按照我的想法,第二站应该去腾冲。我对腾冲的兴趣,缘自一句广告语,某一次在机场,我看见一幅旅游广告,上面的大字是“腾冲,中国人的精神故乡”,我不知道这句广告语是谁想出来的,据说,腾冲是抗日战争中我们收复的第一个县城,把腾冲与精神故乡联系起来,肯定是因为滇西抗战。我找来余戈先生的滇西抗战三部曲,《松山战役笔记》《腾冲之围》和《龙陵会战》,也请余戈先生介绍了几位腾冲的当地朋友,然而,计划中的探访始终没有成行。

余戈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就职于解放军出版社。早年间他看到一部日本战史,发现日本人把战事写得非常细致精准,余戈就想,我也要写一部像样的战争史。他选择了滇西战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地处偏远,松山上还有当年的战壕、阵地,腾冲的古建筑上也还能看到弹痕。当地一些中年人,小时候玩打仗还能从旧战场上捡来头盔和子弹壳。《腾冲之围》这本书非常细致地记述了每一天的战斗是如何进行,每一块土地是怎样夺回来的,读起来很累,我一边读战争史,一边读诗来调剂一下。

首选的诗人当然是穆旦。他本来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当年昆明的生活场景是什么样呢?王佐良先生的《一个中国诗人》里这样描述——联大的屋顶是低的,师生们外表褴褛,然而一直对智识生活保持着兴奋。

在抗战初期,图书馆很小,从国外运来几本新书,都会被当作宝贝似的迅速阅读。到了下午,文学青年喝着茶,讨论着奥登这些英国诗人。离开茶馆,他们就围着校园一圈一圈走,热切的聊着精神生活的话题。对他们来说,生活并不容易,学生时代,靠的是政府微薄的公费。毕业了就去当小职员、小公务员,拿着很低的薪水,结婚,洗衣服买菜做饭,为茶米油盐发愁,为房租发愁。

这些文学青年,陷在污泥之中,但生活的压力稍稍放松一点儿的时候,他们就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偷出一些时间来,干什么呢?写诗。你看,当年的文学青年,和现在的文学青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当时在打仗。整个中国在抗战中。

青年诗人穆旦参军了,他加入了中国远征军。远征军配备了许多美式装备,军队中有美军顾问,所以需要大量翻译人才。年轻的穆旦以翻译官的身份,在1942年2月,随中国远征军由畹町镇进入缅甸作战。战事不利,他经历了异常残酷的滇缅大撤退,有统计说,远征军约有四万官兵丧生于中缅边境的山林中。穆旦后来写下了名篇《森林之魅》《一个战士也需要温柔的时刻》等等。

由着穆旦,我又发现了一位以前不知道的诗人,叫杜运燮,他在抗战期间担任过美国空军的翻译,最出名的诗歌叫《滇缅公路》,写的就是这条公路的修建,为这条公路献身的劳工,歌颂他们“无知又勇敢的牺牲”。1938年,滇缅公路修建,为了从缅甸运输军用物资,大批劳工像蚂蚁一样从事繁重艰辛的修路工作,“像蚂蚁一样”,写到滇缅公路修建的文章中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描述。

读完诗,再回到《腾冲之围》,飞机会改变你的距离感,从北京飞腾冲不容易,要在昆明转机,但也嗖的一下就到了,坐飞机体会不到崎岖的山路,体会不到当年的战事之艰难。

远征军反攻,要从高黎贡山上打过来,怒江西岸是高黎贡山脉,山中很少有道路,要沿着古道,经过三个海拔四千米的垭口一点点打过去。日军在险要位置都构建了工事。当时的一位美军参谋说,以单兵作战能力而论,日军士兵以一敌十并不夸张,中国的士兵不爱护装备,素质差,但远征军及从军的劳工,能一点点从怒江打过去,实实在在地印证了中文里“苦力”这两个字的含义。我好像没法再拆解这个词,苦是吃苦?力是力量?应该不是吃苦,而是痛苦,忍受痛苦,忍受极大的痛苦,从中释放出绵长的不息的力量。

读完《腾冲之围》,回头再读穆旦的《赞美》,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读田间的《给战斗者》,

读抗战期间的其他诗歌,看青年诗人徐迟的呼声,那一场抗战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众多诗人的心灵感受和表现手法。那些五月的麦酒,九月的米粉,那些十月的燃料,十二月的烟草,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飘散在幻想的领域,这些前辈写下的诗篇,让我从纸上再次体认祖国的山河。

(四)

大概是两年前,在北京一位朋友的寓所里,我第一次看到京都大学出版社第一版的《云冈石窟》,皇皇十五本,当时惊叹于这套旧书的价格及日本学者的细致,那位朋友收藏许多珍贵图书,其中一套《奈良六大寺大观》也非常精美。

当然,我也记住了长广敏雄的名字,日本学者长广敏雄和水野清一,在1939年至1945年间,多次前往大同考察云冈石窟。1951年,两人编纂的《云冈石窟》开始出版,总计十五卷的巨著是云冈研究的巅峰之作。长广敏雄留下了一本非常薄的《云冈日记》,记述他在云冈考察的过程,其中有一张照片很有意思,一位身着纳粹军服的德国军官,在云冈石窟参观,和考察队合影。

伊东中太多次到中国考察,他写的《中国纪行》,行程之广令人叹服。在日本人看来,是他在1902年开始的考察“发现”了云冈石窟。后来有了木下杰(上木下工)太郎所著的《云冈日录》,这一位以文学家的笔触记录了他在云冈的观感,开头的描述有一种穿越感,他从西直门上火车,车过青龙桥,车过下花园,车到张家口,由张家口再去大同。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对所谓远方的探索好像也是这样开始的,从西直门上火车,去八达岭长城,有一所车站叫青龙桥。现在,我们要去张家口滑雪,高速公路上会经过下花园。

1933年,梁思成也是从西直门火车站出发去山西考察古建筑。至1937年,梁思成一共去了四次山西,和营造学社的社员对佛光寺、晋祠做了细致地测绘。至抗日战争爆发,梁思成的山西之行中断了。从1938年开始,长广敏雄和水野清一扎根在大同的云冈石窟。这其中应该有“国破山河在”的苦楚。

1938年3月,水野清一、摄影师羽馆易、北京的拓片工人徐立信来到大同,开始对云冈石窟的考察。第一个难题是,怎么给佛像拍照。有些石窟,借助日光就能完成拍摄。有些石窟,前面有密集的阁楼,石窟内有巨大的塔柱,当时的云冈没有任何电源,他们的办法是用镜子反射,从大同的理发馆里买来大大小小的镜子,石窟外的助手先将日光反射到窟内,窟内的助手再用镜子反射到要拍摄的佛像上,摄影师羽馆易爬上脚手架,从取景器里看见被照亮的第六窟的巨佛,大吃一惊,佛像被积存千年的尘土包裹着,尘土有五六厘米厚。摄影师只能拍摄被尘土包裹的佛像。第二年,他们在拍摄之前,先进行清扫,灰尘像烟雾一样在石窟内漂浮,要一周时间才能平息。

1939年,长广敏雄来到云冈石窟参加考察队,此后几年,他在云冈一共待了两百多天,他说,在这两百多天的深夜里,好几次都有错觉,听到雕凿的声音,静静的微弱的从黑暗中传来,心中充满苦涩,但是对古代的石匠极为尊崇。

北魏时,有一位高僧,为推广佛法,说北魏的五个皇帝都是佛,应该做成佛像。公元460年,在大同西郊十六公里的沙岩层断崖上,匠人开始雕刻工作。当时,大同是北魏的国都。北方的冬季漫长,无数雕工,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握着锤子,不断雕凿追加线刻,历时七十年,他们的千辛万苦造就了云冈石窟的壮观。1500年之后,我们还能看到这些佛像,能与之凝视片刻。

1939年9月27日,中秋节,长广敏雄在日记中记载——下了台阶,向西走去,踏着月影,没入苍茫的月光,走在石窟前,向第20窟的露天大佛走去。不由得跪在佛前,自然而然低下头。月光尚未把大佛全身照住,脸部有一半的光,在月光下,说不出的崇高、严肃。

1941年10月14日,长广敏雄在日记中说,这一年的考察作业完成了,结束了第20窟大佛像的测量。撤离云冈的行李收拾好了,他和几个同伴去临近的水泉村去买鸡蛋。“水泉村是个安稳的村子,树挺多。这一线风景气魄太壮大了,与伟大辽阔的高原相比,石佛也不过是一个山谷。在我的头脑中,频频响起了音乐。与这个高原相匹配的是巴赫那样的音乐。如果不是具有永恒性且特别有生命力的音乐,就不能对抗自然。近6时,夕阳像木雕一样清晰地浮现在山壁上。北魏人从这个自然中创造了大石窟群。今天的人们又从这个自然中得到什么呢?”

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考察之时,村民还依石窟而居,日本侵略者开始迁移村民,并且立下告示,“破坏石窟者,格杀勿论”,他们甚至还规划了石窟公园,好像能长久占领似的。战争结束,水野清一和长广敏雄返回日本,他们在京都大学出版了《云冈石窟》。水野早逝,长广敏雄到1984年等到了重返云冈的机会。日本人组织旅行团去云冈石窟,邀请长广敏雄随行,并且给旅行团员讲解,这应该是高规格的旅游了,能由这样一位学者陪伴。

旅行的动机是什么呢?年轻时总容易找到理由四处看看吧。大概三十年前,我去过一次大同,印象中城里路边上有许多熟肉铺子,刀削面非常好吃,我在同学家里一顿饭吃下去五碗面。去看了云冈石窟,那时候云冈石窟还没有修建出规模宏大的广场和博物馆,门口就不断有运煤的大卡车经过,似乎有尘土飘散在佛像上。

年轻时去的一些地方,浮皮潦草地瞎看,现在多读了一点儿书,看到了先人为这片山河做出的努力与牺牲,看到了前辈诗人为这片山河写下的诗篇,也看到了他者的目光与凝视。我尝试着写下我的感受,也希望你能看到更多。

 
No comments

Place your comment

Please fill your data and comment below.
Name
Email
Websit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