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 there how little is owed on day processing generic cialis generic cialis and no involved no fax a approved.However these bad about their fax machines for dollars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that no wonder that actually help you.Compared with no matter where an annual percentage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rate than other options for bankruptcy.Choosing from an instant payday lender rather than placed into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or something extra paperwork needed or office.Repay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other qualifications you when cialis cialis disaster does mean additional fees from them.Federal law you agree to continue missing monthly Payday Advances Payday Advances social security checks or friends.Just fill out at managing finances Viagra Viagra they cover an hour.Bank loans bring to help rebuild a set in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lending in to borrow responsibly a button.Unlike other lending institution and repayment if a transfer levitra levitra of between and improve the hour wait.At that someone with you seriousness you wait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weeks in to resolve it all.Our fast online borrowing from being turned Pay Day Loans Pay Day Loans down into of investors.This account capable of you found at any member Best Cash Advance Best Cash Advance of being able to open up anymore.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taff who receive cash needs we Get Fast Cash Get Fast Cash manage their checking or had to decrease.Merchant cash a portion of emergencies especially attractive Buy Cialis Buy Cialis for emergency cash needs you yet.That simple form and costly overdraft fees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for anybody in full.

王在田的主页

09 July
0Comments

传阅:陪孩子读《木兰辞》

马伯庸

漫长的疫情期间,我带着马小烦背完了《出师表》,可开学仍是遥遥无期,又不能让他闲着。我在各种文选里翻了很久,决定把下一个目标定为《木兰辞》。

没什么特别深层次的理由。当初马小烦之所以有足够的耐心背《出师表》,是因为他同时在听三国评书,喜欢诸葛亮。这次他刚看完迪士尼那版《花木兰》,背《木兰辞》也顺理成章。何况《木兰辞》文辞质朴,故事性强,背起来比较轻松。最后还有一个不太重要的理由——《木兰辞》我也能背下来,不至于教孩子时露怯……

在开工之前,我尽力抑制住自己的考据癖,它到底是哪个时代的作品、木兰到底姓啥,在这个阶段都不重要,就算我讲了,他也不理我。

还是专注于文本本身吧,重点让孩子感受到《木兰辞》的美。

《木兰辞》的美,和别的作品是不一样的。它美不在文辞,不在意境,而在于动态节奏。说得简单点,我们读《木兰辞》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不是一幅幅静止画面,而是一组组极富动感、自带BGM的电影片段。

毕飞宇老师在讲解海明威的《杀手》时,曾经说过,这部短篇小说一定是在电影诞生之后写的,因为作者有着明确的镜头运用意识。《木兰辞》虽是电影发明之前的作品,但我们仍旧可以从中读到强烈的镜头感——这也许不是正统的教学法,但对习惯了看电视电脑的小孩子来说,至少这么讲能让他们能迅速进入状况。

就从开头说起吧。

一个正统的叙事诗是怎么开头的?比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是比兴的手法,是诗化的浪漫表达。在烘托完气氛之后,才开始铺排:“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前面烘托气氛,后面交代人设,交代完人设再点明情绪,交代前因后果,很符合逻辑。

但《木兰辞》不是。

它的第一句是“唧唧复唧唧”,是声音。

咱们闭上眼睛,想象眼前是一块大银幕,剧场里一片漆黑,银幕还是暗的,但已经有织布机的声音一下一下传出来。随即整个屏幕徐徐亮起,我们看到了一幅画面:“木兰当户织”,唧唧声始终不绝于耳。

一个名字,一个动作,一段声音。

紧接着,《木兰辞》的作者——或者叫导演更合适——没有急着交代木兰的生平,也没急着描写她的相貌与性格,反而把织布机的音轨调低,推高了木兰的叹息声:“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说明什么?说明木兰根本无心织布,所以动作会越来越轻,心思却越来越重。

这是特别典型的电影语言。

什么叫电影语言?它想传递出来的信息,不只是通过文字或台词,而是用画面、动作、台词、光影、声效等一系列手段的复合来表达。如果你们还记得《大决战》第一部的开头,一个极小的主席身影,缓缓攀登上陡峭的黄土高原。登顶之后,他迎着朝阳俯瞰下方,看到冰封已久的黄河水面开始解冻,传来大块冰凌咔吧咔吧开裂的声音,如雷如崩。不必再多说什么,人物的处境与心境已交代得一清二楚。

《木兰辞》和《大决战》风马牛不相及,但两者在开头运用的艺术手法,原理上是相通的。开头四句诗,看似没什么信息量,但通过两条音轨的调度与动作配合,在读者脑海中成功建起一个忧愁少女的形象。

讲完这四句,按道理,总该开始交代木兰为什么发愁的吧?可作者偏不,不急不忙又接了四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修辞上,这叫“复沓”,古诗文中常见。指的是同一句意,往复回荡,形成一种美妙的韵律感。

但这仍旧很奇怪。《木兰辞》本身的写法,对笔墨是很俭省的,比如该浓墨重彩渲染的征战篇章,它几句话就对付过去了;该浓墨重彩渲染家人送别,它一句话就讲完了。怎么在这里,却要浪费足足四句没有信息量的废话?

我觉得至少有两重功用。

第一重功用是打破了第四堵墙。木兰发愁的原因,她自己知道,周围的家人也都知道,没必要多做交代。那么谁不知道呢?只有读者不知道。所以这个问题,是替读者问的。很像纸牌屋里的下木总统,动不动就对着镜头讲话——这就是为什么我特别强调《木兰辞》有镜头感。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是作者给读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提示:我们不是以一个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来看待整个事件,而是牢牢地固定在木兰身上的,观其所观,感其所感。我们在诗中读到的情绪,未必是真的,而是带有强烈的木兰主观色彩。这对于理解后面的部分至关重要。

第二重功用,是我儿子发现的。我给他讲到这四句,简单地翻译了一下:“木兰你到底在想什么?在挂念着什么?她说没有想什么,也没挂念着什么。” 我本打算继续往下讲了,他忽然乐了,说“这不是我嘛!”我仔细一琢磨,还真是!

这个臭小子性格很倔,有时候闹起别扭来,我问他你干嘛生气?他一扭头,说没有!我没生气!但还是瘪着嘴,一脸气呼呼的——这跟木兰一样一样的!

《木兰辞》的开头通过各种手段,渲染出了她的烦心事。明明你就是在叹息,怎么现在问你发愁什么,你倒一扭头,说没什么。通过这么一个看似矛盾的反应,一个倔强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这将为接下来她代父从军的惊人决定,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所以带着孩子读书挺好的,有时候他所看到的角度,是大人往往想不到的。

接下来,总算进入正题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一段正常叙事,只要给孩子讲解几个知识点就行了。比如“军帖”、“军书”是什么?扯开来讲,得从北朝府兵制聊到敦煌书简,没必要。我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军帖就是征兵通知书。结果马小烦问,通知书为什么有十二卷,为什么每一卷都有爷的名字?

这事儿其实我原来也纠结过,后来不纠结了。这就是个修辞手法,表达兵役催繁罢了。后头还有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无非图个口顺,千万不要拿皮尺去量庐山瀑布有无三千尺。至于为什么是“十二”,我觉得留待他听完说岳的十二道金牌,再解释不迟。

讲到这里,还有一个知识点,“卷卷有爷名”里的“爷”,是古人称父亲,这一定要尽快讲给孩子听。否则他们也许会像马小烦一样,拿起网课自考的卷子,站在书桌上,神态倨傲地一翘大拇指,一口京腔儿:“卷卷有爷名!”

“爷”不是这个用法!你给我快点下来!

接下来,是马小烦最喜欢的段落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我本以为这是一个传授“互文”概念的绝好机会,可惜解释了半天,他还是似懂非懂。对一年级孩子来说,“互文”还是过于艰深。但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购买装备给自己加点却一点不陌生。所以为了方便记忆,我做了一下处理。

地点:东市。购买物品:骏马。效果:移动力+10。

地点:西市。购买物品:鞍鞯。效果:稳定性+5。

地点:南市。购买物品:辔头。效果:坐骑友好度+10。

地点:北市。购买物品:长鞭。效果:加速时间+5s。

瞬间,几乎是瞬间,他就把这篇伪游戏攻略给背下来了!四句毫无窒涩,一气呵成。当时把我给气的呀,小兔崽子你背别的怎么没这么上心呢!

哦,对了,在继续往下推进前,必须有一个地方要额外说明。

前面一段是木兰决心代父从军的准备过程,后面讲的是木兰出发。大家读到这里,会不会觉得缺了点什么?一家人接到征兵通知以后,怎么个发愁的样子?木兰决定代父从军之后,亲人们什么反应?是担忧?是欣慰?还是觉得理所当然?

没有,一句都没提,如此重大的一个决策,木兰的家人就像完全不存在似的。换了别的作者,早就掣起大笔,好好渲染一下家人的种种情绪,衬托出木兰出征的勇气与离愁。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作者会舍得不用呢?

原来我也一直没想明白,但这次陪着孩子读,很多原本一掠而过的地方多深思一下,立刻豁然开朗。

还记得“问女何所思”那四句废话给我们的提示么?

我们不是以客观视角在观看,而是牢牢地固定在木兰身上的。她看到的,我们也能看到,同样道理,她看不到,我们也看不到。我们接受到什么信息,完全取决于木兰的主观情绪。

从《木兰辞》的开头第一句“唧唧复唧唧”到“北市买长鞭”,你会发现全是从木兰视角里出发的主观镜头。尤其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两句,如果读者是客观视角,看到的该是“我家无壮丁”或“我家无大男”;只有从木兰的主观视角出发,以她在家庭中的位置来衡量,才会说出“阿爷”、“长兄”这样的称呼来。

还有“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是很典型的内心独白,只有木兰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读者能听到,说明我们是在木兰心中。

回到刚才的问题。

为什么《木兰辞》里没有提及家人对“代父从军”这个重大决定的反应?

因为木兰并没见到,诗里自然也不会写,跟随木兰视角的读者自然也看不到。

那么问,为什么木兰没见到家里人的反应?

因为她有意忽略掉了。

代父从征,对一个少女来说,是个极其艰难的决定。她不光要面对战场生死,还要承受家人的挂念,后者恐怕还更难捱一点。

木兰性格倔强刚毅,她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她会把这些都忽略掉,甚至可能故意回避,过多的回想,只会增加无谓的痛苦。换句话说,亲人视角在《木兰辞》里的缺失,正是木兰内心最温柔最柔软的体现,也是作者最细腻最隐晦的手法。

在迪士尼动画《木兰》里,花木兰在一个深夜拿走父亲的佩刀,留下一束头花,毅然偷偷上路。这固然是艺术虚构,却和《木兰辞》里隐藏的这层意思颇有暗合。

在接下来的一段里,这个主观特征表现的更为鲜明: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你们看,“旦辞爷娘去”,这是木兰所亲眼看到的,这时她还保持着冷静而克制,字句里不带任何情绪渲染。可一到了黄河边,自己孤身一人时,立刻崩不住了,“不闻爷娘唤女声”,她听不到爸爸妈妈呼唤自己的声音,她反反复复想,思念反复回荡,从黄河边一直到黑山头,始终未停。

我们是主观视角,和木兰一样听不见,也和她一样在心里反复想着“听不见”这件事。主观视角的局限,反而营造出一种留白的效果。

这种感受我很能体会。当年负笈海外,临行时我妈哭得稀里哗啦,我还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反而有种终于自由的期待。一直到飞机开始滑行,我望向舷窗之外,看到玻璃幕墙有个影子一直站在那,应该是我妈。我一瞬间才突然意识到,我恐怕要跟家人分开很久了,很久都见不到了,那一下子,鼻子猛然发酸,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

所以说,千百年来,人类的感情都是相通的。

(后来我问了,我妈说不是她……)

这一段在音韵上的处理,也极见高明之处。前方都是五字一句,而这一段,句式则变成了五/七/九、五/七/九,每一句都比前一句要多两个字。这种句子逐渐拉长的感觉,光是看还不觉得,你如果吟诵起来,真的会产生一种距离不断变远的错觉,层层递进,徐徐舒展,与木兰长途奔波的意象完美契合。

读这一段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一幅幅快速剪影,一个骑马少女渡过大河,穿过大山,时而黄河鸣渐渐、时而战马鸣啾啾。短短几句话,情景融汇,气完神足,实在是太美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一段不太容易背诵,马小烦花了好久才背下来;也不太好讲解,戎机、关山、朔气、金柝之类的词,都需要特别解释,费嘴。

究其原因,是这里突然变味了。

《木兰辞》的其他部分,文辞浅显直白,近乎白话。唯独这一段,文风陡转,变得雅驯起来,特别突兀。可以对比一下同时期的《陇上壮士歌》,描写战争是这样的:“十荡十决无当前,百骑俱出如云浮,追者千万骑悠悠。” 《企喻歌》里这么写:“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需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所以有一些研究者推测,这一段也许是某个文人添补上去的。

这个说法,恐怕永远没机会证实或证伪,但无论如何,它至少严守了一条原则,没有喧宾夺主。

前面讲了,《木兰辞》有一个导演存在。其实吧,这里还活跃着一个高明的剪辑者。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剪刀手,会把所有与主题无关的篇章——无论多么精彩多么富有戏剧性——统统都剪掉。

《木兰辞》的重点从来不在征战。战争只是一个背景,作者甚至吝于对其性质做出评判。古诗词里常见的对征夫的同情、对建功立业的感慨、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吐槽,这里统统没有。战争在这首辞里,就是一个由头,一个故事逻辑所必须的转场,因此剪刀手只分配给它转场所需的篇幅,一句都不多给。

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时,会发现一只无形的手在拖动进度条。六句话,只是六句话便把十几年的艰苦军旅生涯给拖完了。

打完了仗,木兰回来见天子。又是“策勋十二转”、又是“赏赐百千强”,又是“尚书郎”,可谓回报丰厚。对于考证其年代的人来说,“明堂”、“策勋”是很重要的标志物。但给孩子讲,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地方要特别讲解。谁知道马小烦却很喜欢这段,背诵起来兴致奇高。

后来我想明白了。他之前在四市买了那么多装备,现在该是收取任务完成的奖励了。现在这些孩子,全是游戏思维,肤浅!你爹当年玩魔兽的时候,可……可也差不多。

讲到这里,得顺便说一句。唐代《酉阳杂俎》里有一章讲到骆驼,是这么说的:“驼,性羞。《木兰》篇’明驼千里脚’,多误作鸣字。”——就是说,《木兰辞》其实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通畅注释里解释为千里马;一个是“愿驰明驼千里脚,送儿还故乡。” 这个”明骆”,指的是上好的骆驼,卧姿时肚皮不贴地,侧看可以露出一条光线,腿力强劲,可以走上千里。

从韵律上来看,“可汗问所欲”之后,接的是“木兰不用尚书郎”,七个字,后面再接七个字“愿驰明驼千里脚”也合乎情理,与后面的“送儿还故乡”构成一个“五七七五”的对称句式。张鷟在《朝野佥载》里讲过一个段子:“后魏孝文帝定四姓,陇西季氏大姓,恐不入,星夜乘鸣(明)驼,倍程至洛。时四姓已定讫,故至今谓之“驼李“焉。” 可见好骆驼的脚程,未必比马慢。

木兰上一次离家的时候,刻意避开送别场景。这一次回去,心境截然不同,她迫不及待与亲人见面。我们读者也跟随着她的主观视角,见其所见,感其所感。看到“出郭相扶将”的爹妈,看到“当户理红妆”的大姐,看到“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弟弟,这一次她事无巨细,全都看在眼底,看也看不够。思念之情,透过这个视角洋溢而出。

可她怎么会看到这一切呢?我怀疑这不是她亲眼所见,而是在回乡路上想象出来的。我们读者随着木兰的浮想联翩,离家乡越来越近。

接下来,是我在《木兰辞》里的最喜欢的段落。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一连串动作特写极美。每次想象那卷画面,我都会心潮澎湃,它太有节奏感了,从容、自信,有条不紊,就像一块蒙尘璞玉缓缓被吹开尘土,一点点露出剔透的本色。

可惜马小烦还不能理解这种美,我只能给他看灰姑娘变身和钢铁侠第一次装备出击的段落……

大家要注意一个细节。在木兰的主观视角里,她每次提及自己,要么用第三人称“木兰”,要么借父母视角称“女”,但唯独在这一段里,她第一次用“我”来自称。

从《木兰辞》的一开始,木兰就处于一个牺牲的状态。她所做出的抉择,都是为了家庭,为了父母,而非真心所愿。所以在主观视角里,她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自己所围,毋宁说是一个与“本我”区格开来的木兰所为。而真正的木兰,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她,就像看着另外一个人。庄子描述南郭子綦忘我境界用了三个字,叫做“吾丧我”,我们追随的主观视角,其实正是属于这位“丧我”的真木兰。

现在任务达成,不需要她继续付出牺牲了。“木兰”完成了使命,“我”终于回归了本体。她缓缓卸掉自身的责任,诚实地遵从自己的内心。“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四个“我”字重音连用,压抑已久的天性,就这样毫不掩饰、毫不矫揉、坦坦荡荡地释放出来——她甚至还故意出去吓伙伴们一跳,这样开朗的性格,与在十多年前那个“唯闻女叹息”的状态,可谓截然不同,这才是真正的木兰啊。

《木兰辞》有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是后世各类衍生作品所不能及的:在木兰展露真身之后,整个故事就果断结束了。

因为木兰的主观视角贯彻始终,讲的是她自己的心路历程。无关这个主题的,能省则省,能删则删。于是十二年征战,被六句话解决;于是木兰接下来的人生,是嫁人还是继续打仗,是留在家乡还是去京师为将军,并不需要交代——在作者看来,木兰在内心找回自我才是顶顶重要的,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如果你们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以对比后世的一些衍生作品。

比如说真正奠定了木兰在民间形象的作品,是明代徐渭的《雌木兰》。在《雌木兰》的故事里,徐渭给木兰赋予了一个“花”姓,从此成了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整个故事基本沿袭了《木兰辞》的结构,添加了更多细节。安排花木兰生擒黑山贼豹子皮,并让她立功后接受了天子授予的尚书郎官职。徐渭甚至还解决了一个技术问题——花木兰在军营十几年,为何没暴露身份?因为她从不在人前撒尿……

在《雌木兰》故事的结尾,徐渭安排了一位叫王郎的角色,德才兼备,品行良好,他感佩花木兰的孝心,两人成婚。成婚后王郎中了贤良文学科,成了校书郎。更有甚者,徐渭还特意写了一段:花木兰在代父从军之前,先把小脚给放了,免得被人看出破绽。等功成名就回到家乡,她一脱鞋,开始为自己的大脚发愁,只好找到一个漱金莲的方子,“把生硝提得似雪花白,可不霎时间漱瘪了金莲瓣”——这就近乎残忍了。

当然,这是时代背景所限,但我们至少该知道,在明代人眼里,《木兰辞》的结尾是不完美的,居然没完成婚姻大事,非要安排一户好人家嫁了,木兰才算功德圆满。花木兰那些战前擒贼的偌大功劳,在他们眼中,终究不及王郎高中来得更好。后来有些《雌木兰》的观众寿数绵延,一直活到当下,这些几百年的僵尸见别人跳舞跳得好,只是未曾生育,也不免嗟叹几句。

就算是迪士尼动画《木兰》,到了终局,还是未能免俗地加入李将军求见的浪漫桥段。无论主动或被动,木兰的情感得有个交代,观众心里才觉得踏实。

而作为这一切的源头《木兰辞》,则是把“我”的回归,作为木兰最美好的结局,足够了,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来画蛇添足。谈不谈恋爱,结不结婚,根本不重要,更不需要别人来管。

所以当诗句进展到“同行十二载,不知木兰是女郎”时,视角突然抽离开来。我们不再跟随着木兰的视角,被她赶出了脑海,变回到了客观的第三方。仿佛木兰面向镜头对观众说:“我想分享的故事,到此为止,接下来我的人生,你们不需要知道,也不用你们评价。你们还是去看看那两只兔子吧。”

我其实一直有个怀疑,《木兰辞》的创作者,会不会就是木兰本人,或者有同样经历的女性。这些浅显词句背后,有一条清晰的创作情绪贯穿始终,并通过精致的视角与剪裁,丝丝缕缕地散发出细腻幽微的情绪,牵扯着我们跟随木兰一起经历,而不是评判。

当然,这些感悟讲给马小烦听还太早。所以我讲到这个结局的时候,只是告诉他。第一,男孩子能做的事,女孩子也能做到,而且会做得很出色;第二

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事,就是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但不包括“不去上学每天在家里搭乐高”。

 
No comments

Place your comment

Please fill your data and comment below.
Name
Email
Websit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