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 there how little is owed on day processing generic cialis generic cialis and no involved no fax a approved.However these bad about their fax machines for dollars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that no wonder that actually help you.Compared with no matter where an annual percentage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rate than other options for bankruptcy.Choosing from an instant payday lender rather than placed into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or something extra paperwork needed or office.Repay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other qualifications you when cialis cialis disaster does mean additional fees from them.Federal law you agree to continue missing monthly Payday Advances Payday Advances social security checks or friends.Just fill out at managing finances Viagra Viagra they cover an hour.Bank loans bring to help rebuild a set in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lending in to borrow responsibly a button.Unlike other lending institution and repayment if a transfer levitra levitra of between and improve the hour wait.At that someone with you seriousness you wait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weeks in to resolve it all.Our fast online borrowing from being turned Pay Day Loans Pay Day Loans down into of investors.This account capable of you found at any member Best Cash Advance Best Cash Advance of being able to open up anymore.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taff who receive cash needs we Get Fast Cash Get Fast Cash manage their checking or had to decrease.Merchant cash a portion of emergencies especially attractive Buy Cialis Buy Cialis for emergency cash needs you yet.That simple form and costly overdraft fees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for anybody in full.

王在田的主页

21 September
0Comments

传阅:一桩从未发生过的奸盗案

马伯庸

大清道光九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已丑科的殿试结果正式放榜。

二百二十一名来自天南地北的精英士子们,终于迎来了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科的状元叫李振钧,榜眼钱福昌,探花朱兰。三位俱是一时之骐骥,当然,我们对这三个名字都很陌生,说明他们日后并没有成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反倒是二甲名单里,有一位日后的理学大宗师倭仁,他是清末守旧派的中坚力量,经典名言是“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三甲队伍里还站着一个浙江人叫龚自珍,他此时还踌躇满志,全然想不到自己日后会发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慨。

不过他们并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

与倭仁同在二甲之列的人群里,此时还有一个叫张集馨的年轻人,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说是年轻人,张集馨其实已经三十岁了,这是他第四次参加科举。他是江苏仪征人,二十二岁那年初次参加科举,正意图大展拳脚,结果赶上父亲去世,在家守孝;二十四岁第二次出征,结果过于紧张,惨被刷落;二十七岁三度冲击,却又赶上重病,完全不在状态,狼狈而归。

即使是这一次,也是险象环生。他在年初抵达京城之后,突然罹患了眩晕症,一看书就天旋地转。张集馨心如死灰,觉得天数如此,尽尽人事算了。没想到,他一入春闱,状态居然恢复神速。会试中式一百五十八名,覆试一等二名、殿试二甲二十二名,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

殿试结束之后,位列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位可以彻底放松了。他们事关仕途的官场起点,也早早内定好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撰,一个完美的开始。

而位列二甲、三甲的进士们,暂时还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殿试之后三天,礼部会把所有进士名单送到翰林院,由翰林院掌院学士向天子请示,在保和殿再进行一场考试,称为朝考。

虽然状元、榜眼、探花同样会参加这场考试,但他们的考卷会另外封起来,与其他人不放在一起。换句话说,这是一次去掉前三名的考试。考核结果分为三等,第一等第一名称为朝元。

这场考试的目的,其实就是再打一次排位赛,来决定授予他们何种官职。排名靠前的人,会被点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其次则分别授予主事、中书等职位;成绩靠后的,在短暂的观政(实习)之后,会外放到各地去做县令——也就是说,会试决定官场资格,殿试决定官场荣誉,而朝考则决定了官场起点。

张集馨的朝考成绩发挥不错,一等第十三名,如愿以偿地得授武英殿邪修,不对,武英殿协修。虽不能保证平步青云,但绝对可以称为康庄大道。

可他万万没想到,道光十五年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微微的偏移。

那是六月间的事,他和几个同僚被召去军机处,正赶上道光皇帝来巡视。当时黄河水患闹得厉害,道光皇帝心绪不佳,看见这几个翰林,念叨了一句“汝试思之,词章何补国家,但官翰林者,不得不为此耳”——你们这些翰林,就会写几篇文章,对国家有用吗?

张集馨一听话茬儿不对,赶紧顺着皇帝脾气聊。您不是担心水灾吗?那我就聊水。他是仪征人,家住长江边上,这话题熟悉得很。于是他跟皇帝从秋汛聊到河工,从漕粮聊到灌溉,全是实学。皇帝聊得挺高兴,问过姓名,还鼓励了一句,让他少参加点文会,多看看经世之书。

张集馨聊完了,觉得从此简在帝心,大为自得。结果到了第二年,道光十六年,本来他已被保送去做监察御史,都已经“引见记名”,开始走流程办手续了。谁知道吏部突然通知他,改授山西朔平府知府。

张集馨一听这消息,宛如晴天霹雳。

监察御史是从五品,知府是从四品,一口气升了两级,他怎么还不高兴呢?

官场里有句话,叫“官升七级,势减万分”。监察御史品级相对较低,但这是京官,时常能在皇上和几位军机大臣身边晃,出了大事也能及时掌握。而知府是地方官,外放出去,离京城就远了,远了就容易生分,这对仕途来说极为致命。

再说了,这个鬼朔平府在哪?

张集馨趴到地图上找了半天,吓得差点没旧病复发。

山西大同向西大约一百公里有个地方叫右玉卫,是山西通往蒙古草原的重要枢纽,苦寒之地,大部分地方都是沙漠。雍正三年,朝廷以右玉卫改为右玉县,合并周围几个县,单划出一个朔平府。为什么这么设置?因为这里距离大同太远了,管理不易,索性就地升格——可想而知,这鬼地方有多偏僻。

张集馨不知道谁突然横插了这么一杠子,茫然无措。很快到了上任的日子,按照规矩,外放知府的官员,出发前要去皇帝跟前谢恩。张集馨去了玉泉山清音阁,见了皇上,满腹委屈地试探了一句:“是哪位大贤保举我的?”道光皇帝哈哈一笑:“你这个职位啊,没人保举,是我特放的哦。”

张集馨眼前一黑,合着截胡的是皇上啊。

道光皇帝说:“去年跟你聊完,觉得你是个人才,就是没什么基层经验,应该多历练历练,帮我监督一下地方吏治。你的前任叫多尔济善,做官很荒唐,你去接任知府,可得好好干啊。”

张集馨听完以后,又能说如何呢?唯有叩头谢恩。没想到临走之前,皇上又来了一句:“慎无自暴自弃。”——你可不要自暴自弃哦。

张集馨眼前又是一黑,合着皇上您知道这人事安排不地道啊……他浑浑噩噩出来,只能念叨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聊以自慰。不管怎么样,我是皇上特选的,简在帝心!我历练几年,回来皇上会给我更重的担子。

如果这是一部电视剧,张集馨接下来应该就是明察暗访,惩治贪官,皇帝在中枢偶尔配合一下,演出一场名君贤臣的好戏码。

可惜这是现实。

张集馨离开京城,甫一上任朔平知府,便遇到一件三观尽毁的事。

当地有个官职,叫“朔平府管理粮饷同知”,负责管理当地旗军的粮饷发放,属于军队口。上一任同知叫祥璋,他临卸任前干了一件胆大包天的事儿,把军饷银子挪走了七千两。为了掩盖自己的贪污行为,他还假装给自己的上级——雁北道的道台章沅上了一份文书。

章沅接到文书,展卷一看。祥璋说我用七千两银子买了一批物资,已经入库点验完成了,特别申请账目逐年分摊。

银子不会坏,但东西会坏,所以逐年折旧摊入成本,这很合理。章沅也不细察,大笔一挥批准。然后祥璋找了一堆破烂扔进库房,这账面就算是平了,他拿着银子高高兴兴回了京城。

接任他的人叫祥山,是个糊涂蛋,居然都不去库房清点明白,稀里糊涂就完成了交接。结果到了这一年的腊月,准备发军饷了,一开库房,银子没了。那折买的东西呢?全是破烂儿,根本一文不值。

那些八旗兵可急了,当时就把衙门团团围住,你不让我们过年,我们就不让你过年。

眼看要酿成哗变,祥山急得满屋乱转,隔壁张集馨也急得够呛。虽然这是军队内部的事儿,跟他这个行政官员不搭界。但这事毕竟发生在右玉城内,一旦发生哗变,他作为朔平知府也脱不了干系。

不得已,张集馨主动出面,从朔平府的银库里拨出七千两,先替祥山把大头兵给哄走。但朔平府不能平白承担这笔银子,事后张集馨写信给章沅和山西布政使庆林,说明情况,要求尽快补偿。

庆林是正白旗人,跟祥璋是亲戚。他知道这事如果闹大,祥璋免不了一死,便客客气气把张集馨请来家里,商量说:“这案子如果办实,祥璋死定了,张知府你也不忍心对吧?你垫付的钱,我想办法补给你,但这事能不能别追究了?”

庆林唯恐这个楞青头不开悟,又补了一句:“申巡抚也不想这事闹大,传出去整个山西官场都不好看。”

申巡抚全名叫申启贤,时任山西巡抚,主政地方的大员。他的态度,将决定整个案子的性质。

张集馨一看两位大员的态度很坚决,登时把道光皇帝的嘱托忘在脑后,谨慎表示:“只要银子归还,别的事跟我无关。” 庆林大喜,带着他去见申启贤。申启贤跟张集馨见了面,只寒暄了几句,什么都没提就送客了。

这场没有信息量的简短会面,信息量其实巨大。

数额这么大的贪污案,还差点酿成兵变,性质如此恶劣,领导居然只字没提,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但万一你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办,结果办差了,领导可以双手一摊:“当初我可什么都没说过,都是你自己自作主张。”——可谓是进退自如,不沾因果。

初出茅庐的张集馨,这才知道“不立文字”的绝妙幽微。

那么这笔七千两银子的巨款,庆林准备怎么还呢?他先找到章沅,吓唬说申巡抚震怒非常,严令重办,岂止祥璋,有关人员都要倒霉。当初那笔开销是你老兄批准的吧?花押官印俱在,你不出点血,一样要完蛋。

章沅一听,浑身哆嗦着,拿出两千两银子消灾。紧接着,庆林又找到祥璋之前的同事陈符,说辞差不多:“你跟祥璋同衙半年,这么大盗案,你毫无察觉,一样有责任。你看着办。” 陈符浑身哆嗦着,也拿出两千两银子来。庆林又派人到京城,拎着祥璋的耳朵,让他吐出三千两,正好凑够七千两给张集馨销账。

张集馨这一次算是大开眼界。原本祥璋要退出全部赃银,外加掉脑袋,被庆林这么一操作,非但无罪,反而还赚了四千两——不用说,这四千两里,自然也要分给庆林不少。

张集馨忽然有点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让他来下面看看了。

可惜他不是于成龙,更不是海瑞。张集馨在见识到地方官场黑暗的同时,也见识到了它的残酷。他知道,自己如果胆敢真的去告御状,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最后骨头都不剩。

张集馨犹豫良久,最后做了一个折中的决定。我自己洁身自好,不做有违良心的事,但也不阻止你们去干。我不发言,我只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把我观察到的事情都记下来。

作为殿试成绩二甲的高材生,张集馨别的本事没有,笔头子还是相当厉害的。他打开日记簿子,把这一桩桩亲眼目睹的荒唐事、腌臜事都记下来,事极详尽,只盼着返京之后,呈给皇上看。

哪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日记越写越厚,可距离回京的希望,却越来越远。道光皇帝好像忘了这茬儿……可怜张知府一直就在山西官场转悠,“简在帝心”成了“捡在地心”。

时间推移到道光十九年。张集馨在这一年的四月升任雁北道道台,级别看涨。但以他的履历来说,算得上官运蹉跎了。

这一年的八月,山西地界发生了一桩案子。案子本身不大,但围绕这案子的官场百态,却让张集馨洋洋洒洒记了十几页的日记,令人叹为观止。

这桩案子要从太原府下辖的徐沟县说起。

徐沟县就是现在的清徐县。道光十九年的五月,当地的王知县派几个捕快出去办事,在城北的一家店里歇息。可巧不巧,他们在店里看到四个形迹可疑的人,捕快很敬业,发一声喊,全数拿下。

这四个人连声说冤枉,自称是贩卖棉油的客商。

王知县审了一圈,没有什么收获,只好把他们暂且关押。结果这四个人嘴太碎,在牢里叽叽喳喳聊天,被牢子无意听到,原来这四个人里,有一个是江湖上有名的大盗,叫做张金铃子,籍贯平遥。

王知县接到牢子汇报,大吃一惊。这个大盗是通缉榜上的常客,没想到今天栽到了徐沟!当即写了一封文书,向省里汇报。

文书一到省里,突然陷入一种微妙的薛定谔猫的状态。

原来在数月之前,京城有一个叫汪于泗的御史上书,说风闻介休出了一桩案子,一个叫张金铃子的大盗和同伙轮奸了一个良家女子,事后还把她的双足剁下。这案子这么恶劣,地方官居然置若罔闻,既不积极缉拿,也不迅速上报。介休知县有问题,应该好好追究一下。

天子听闻,大为震怒。军机处立刻发文给山西巡抚申启贤,要求彻查。

尴尬就尴尬在这了。徐沟县王知县的擒贼报告,和军机处要求催办的札子,到底是哪一封先送到省里的?

可别小看这个次序。如果擒贼在前,催办在后,说明我们急群众之所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须上级催促就把事办好了;如果催办在前,擒贼在后,那说明我们工作态度有问题,领导一督促才办,不督促就不办了?

这件事惊动了省里的两位大领导。一位是之前出过场的巡抚申启贤,还有一位是负责司法口的按察使,叫瑞元,正白旗人。两个人一观察,这两封文书就坍缩成了一个确定状态。

他们向京城是这么汇报的:“奉旨之后,即行拿获。”

两位莫非糊涂了?这不是找挨骂吗?

其实是这样。层级不一样,看待事情是不一样。对于一线人员,比如王知县这样的人,想的都是嘁哩喀喳把事赶紧办好;但对于巡抚、按察使这个级别的地方大员,考虑得更多。你看,皇上先下旨,我们再抓到犯人,这是不是显得皇上很英明?

办这种事,得让领导有存在感。让他觉得参与了决策,发挥了重大作用,才是最关键的。领导还没发话,你就把事都干完了,一点错都挑不出来,那,那还要领导干嘛?

至于皇上会不会因此觉得办事的人无能?没关系,我们又不是具体办事的人,干活的在基层,他们不用心,我们代天子好好批评就是了。

申启贤先给皇上的回复,大拍一通马屁。接下来,就该批评基层了。

介休知县为什么对这桩恶劣案件敷衍塞责、隐瞒不报?必须要好好调查一下才行。但这个调查,又不能省里直接出面,痕迹太重,最好找个既在山西官场之内,同时又游离于主流之外的人去。

申启贤和瑞元扫了一圈,把目光投向了远在晋西北的张集馨。张集馨这几年在山西官场不怎么受待见,京城里似乎也没什么有力的后台,派他去最合适不过。

异地调官查案,这是历来的规矩。张集馨接到这个要求,并没有拒绝的理由,遂动身赶往介休去调查。介休知县姓林,是个性格彪悍的人。说起来他与张集馨之间,渊源还不浅。

张集馨曾经干过一段时间的太原知府,期间接过介休的一桩上诉案。一对小夫妻,男的莫名死在井底。男方家属起诉女方,说她殴打男方致死,并抛尸井下,证据是右耳根有两处骨伤,是殴打痕迹。

林知县当时判了女方无罪,结果男方家属指责他徇私枉法,一路上诉到省里。按察使司衙门劝和解,原告也坚决不干。最后张集馨站出说,干脆开棺验尸吧。他还叫了按察使一起在现场监督,结果棺材一开,男方尸身上并无任何伤痕,只有天灵盖里有沙土——这明摆着就是意外坠井,于是结案。

如释重负的林知县,对张集馨千恩万谢,天天送各种厚礼。张集馨从来不收,每次都退回去,但一来二去,两人算是成了知交。

这一次张集馨来介休查案,林知县打开衙门中门,热烈欢迎。张集馨问他这到底怎么回事?林知县也一脸懵逼,说他压根不知道张金铃子在介休干过这么一桩大案。张集馨说你别隐瞒啊,林知县手一摊:“所有文书,您随便看;所有地方,您随便去问。”

张集馨花了十几天时间,把这一年衙门的报案记录——叫做“盗窃号簿”——查了一下,确实没人报过类似的案子。他不放心,又把平遥、汾州等周围一圈也查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

张集馨是个有耐心的人,他决定亲自走访一下,深入到乡下,召集当地的里老、乡绅,细细打听,最后真被他问出一件传闻来。

介休地方上有传闻,说有个贡生,请人来家里演皮影戏。当晚家里的女眷们都聚到院子里,观看表演。结果一群盗贼趁机闯入房中偷东西,顺便轮奸了一个留在屋里的女眷,临走前还抢了她的鞋。

张集馨找到这个贡生,详细询问。贡生坚称,那天晚上家里遭了盗贼是有的,但从没有发生轮奸之事。至于说那些盗贼是不是张金铃子,贡生完全不知道。

经过这么一番调查,张集馨大概推测出真相了:贡生家里是否发生轮奸,这个无法判断,他可能为了保全女眷的名节,说了谎话,但也可能确实没发生。但人类的本性是八卦,倾向于相信最惊悚、最狗血的发展。一传十,十传百,每个人都添油加醋,于是“轮奸”成了确凿的事实,“盗鞋”传成了剁足,而张金铃子作为当地箭垛式的人物,当仁不让地变成了故事里的主角。

这则故事经过层层传播与渲染,传到了京城御史的耳朵里,上报皇上。这才引来了军机处的彻查文书。

活脱脱一个童话故事《咕咚》的官场版嘛。

张集馨调查清楚之后,如实汇报给省里,然后径直回了朔平。与此同时,太原城里多了两个人。

一个是张金铃子,徐沟县把他押解到了太原省城,还要审讯一轮。而京城那边,也派来一位督办的钦差大臣,叫隆文。

张集馨的报告,只能作为旁证,却不是确证。想证明一件事有很容易,想证明一件案子没发生过,却太难了。最好的办法,还是张金铃子自己说。

于是隆文安排了两个得力司员,对张金铃子详细审问。自己呢?住在太原城的考院之内,每天优哉游哉地缝褂子玩,颇有当年刘备遗风。

顺便说一句。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这位隆文以参赞大臣的身份在广州督战。清军失败之后,被迫签订《广州条约》,他忧愤绝食而死。

两位司员审了一个多月,张金铃子把所有干的坏事都说了,唯独不承认这桩轮奸剁足案。最后隆文没辙,也出具了一份报告,其辞曰:“奸盗剁足,或以为有,或以为无。”

得,这案子也变成薛定谔猫的状态了。

可巧这时候申启贤去世了,换了一位杨海梁来接任山西巡抚。杨海梁一看隆文的报告,哪有这么说话的?既然查不清楚,那就该继续查啊。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布政使张兰沚。

布政使张兰沚和按察使瑞元之间,矛盾很深,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张集馨是瑞元派去查的,既然你说查无此事,那我必须得查出点事来,如此才能羞辱瑞元。

于是张兰沚提出,张集馨和林知县有旧,很有可能存在徇私,就算没徇私,也许暗中收受了贿赂,总之张集馨这份报告,可靠性不够,得另外委派人去调查。于是他调了泽州府的一个虞姓官员,再次前往介休调查。咱们可以叫他老虞。

老虞到了介休之后,也不翻阅案卷,也不走访乡间,就在县城里呆着,各种终日纵酒,挟优宿娼,玩得不亦乐乎。不用说,这些开销都是介休县衙负责,甚至有可能是林知县自己掏腰包。

林知县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没办法,人家是调查案子来的,不伺候好,自己就要倒霉。他忍气吞声,小心伺候了两个多月。老虞什么也没查出来——准确地说,是什么也没查——就这么满面红光地回省里交差了。

张兰沚得知之后,勃然大怒。我派你是去干嘛的?你就给我这么个结果?

说实话,老虞就算用心去查,结果也是一样。张集馨把这桩案子已经查得非常详细清楚了,从官府到民间,从人证到推理,都无可指摘地证明,这就是一桩被谣言夸大的乌龙案子。

而且在同一时间,张金铃子因为其他交代出来的罪行,被明正典刑。你说凶徒都死了,就算这案子是他做的,也不过是刑场上一刀而已。无论如何,已经没有追究的必要了。

于是杨海梁巡抚具文上奏:“前据朔平府张某详查,风闻贡生家有奸盗案,传问事主坚不承认。以事关两家颜面,一经供认,则乡间里难以对人,是以只认盗劫;而事涉暧昧,难以刑求。今盗首已问斩枭,群盗概不免死,即使轮奸属实,罪名无可复加,应即照该府原详完结,以省拖累。”

这桩乌龙案子,就此落下帷幕。

但故事还没完。

老虞在介休这两个月,其实也不是毫无作为。他知道这桩奸盗案翻不出什么风浪,但上司的任务还得完成,于是他偷偷打听出介休县另外一件讳盗不报的案子,报给张兰沚。

张兰沚一看有料,当即也不骂老虞了,立刻把这一件讳盗案揭发出来,公开要求严惩。

这桩案子具体怎么回事,史无明载,但多半确实是林知县理亏。因为张兰沚一揭发,省里迅速查实,提交中央。吏部很快拿出了处理意见:撤职。

林知县知道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懵了,懵完以后是极度的愤怒。

怎么着?老子伺候了你两个多月,好吃好喝好玩,银钱花得如淌水一样,你反手就把老子给举报了?行,老子确实理亏,我也不辩解了,但你们一个个谁也别想落着好,咱们同归于尽!豁出去了!

林知县当真是个彪悍性子,连夜起草了一份厚厚的举报书,罗列了省里诸位高官一共二十二条违规贪渎之事。他当了这么多年知县,耳闻目睹的黑料实在太多,根本不需杜撰,总之铁了心要把所有人都拉下马。

举报书传到太原,效果不啻一颗轰天雷。从杨巡抚到瑞按察,从张布政到老虞都傻眼了,不带这么玩的吧?他们赶紧把举报书拿来一条条过,发现条条都属实。唯一能稍微让人放心的是,林知县毕竟只是个县官,省里的很多高端腌臜事,轮不着他不知道。举报所涉,多是省里与县里往来的事情。

比如老虞在介休花天酒地的事,就在举报之列。但这事不大,充其量是老虞的个人行为。真正麻烦的,是所谓“摊派接待费”。

官场有惯例。若高官途经当地,当地必须要出一笔接待费。这笔“接待费”,并非是字面意义上的接待用成本,而是赠送高官的人情贿赂。所以这笔钱的数额,不是几十两银子或者几百两银子,而是动辄几万。

这么巨大的数字,自然是不可能入公账的。但让官员们自己掏腰包,更是不可能。山西省的做法是,化整为零。

比如说,前一阵协办大学士汤敦甫、刑部尚书隆文路过山西,省里各准备了两万两银子。这四万两银子,摊派到了山西省下辖的九个府和十个直隶州,再由各府、州分摊到下辖的各县。层层分解,每个县负担一千数百不等。

四万两的账不好做,几百两银子的计划外支出,还是有办法抹平的。实在抹不平,随便寻个名目多收点杂税,也就解决了。

讽刺的是,这四万两银子,不是直接交给两位高官手里的。银子太重,你让人家老大人离开山西时拖着十几辆银车,也太明目张胆了,让人为难。体贴的做法是,山西省派人把银子运去京城,买几座宅子,再过户给老大人的亲人,如此一来,老大人片叶不沾身。

山西省的这个摊派方式,已经形成惯例,上上下下早习以为常。习以为常到了什么程度呢?最近这几次摊派,省里居然发出了正式的公文,盖着大印,发给县里去要钱。

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比如有一天,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找你,想要点小钱花花,他递给你一份红头文件,上面是大红字“某某市某某区某某街道”,中间是正文:“兹有街道办某某办事员,钱不够花,特向贵方索贿两百元,特此通报,请尽快办理。” 下面盖着一个街道办鲜红的大印章。

现在你们明白省里这事办得有多么荒谬、多大胆了吧?而大家居然习以为常,并没有人觉得哪里不对,可见整个官场已经腐败到了什么地步。

林知县作为介休知县,这种摊派的活没少干,省里发的摊派文件也没少接。一张一张的,他都留好了,准备全公开出去。

潜规则之所以叫潜规则,是因为只能潜在水下,不能浮上来。摊派接待费这事,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毕竟属于严重违纪行为。那些盖着红印的文书一旦被公开踢爆,说明是官方行为,是窝案。朝廷必须严肃处理,牵连起来可就太广了。

一个鱼死网破的小小知县,居然把所有省级高官都给吓住了。

自从举报书送过来,张兰沚紧张地一宿一宿睡不着。他实在扛不住了,便写了一封信给巡抚杨海梁,请示该怎么办。

杨海梁这时候恰好在朔平县检查军备,接到文书之后,顺手给了张集馨,感慨说:“你们山西官场的风气,已经到了这地步啊。” 张集馨见怪不怪,回了一句“有激而成”——这都是鼓励出来的。言下之意,领导带头干,您说这风气能好得了吗?

杨海梁倒是不怎么紧张,他刚刚履任,怎么查也查不到他头上。但是如果林知县这么一闹,搞得整个山西大地震,也不利于稳定。

他返回太原之后,把张兰沚与姜梅叫过来——后者是冀宁道的道台,也是林知县这次举报的官员之一。杨海梁的意思是,尽快把这事安抚下去,不要闹大。

但这里面,却有一个尴尬的地方。

整件事的核心矛盾,是林知县要被革职。只要官复原职,他肯定不闹了。可尴尬的地方在于,革职知县的决定权不在山西省,而在中央吏部,山西省只是提供材料和建议罢了。

现如今,吏部的革职流程都走完了,说不定新任介休知县已经在上任路上了。你这会儿再想收回成命,谈何容易。

杨海梁听完叹了口气,官职是没办法复原了,只能从别的地方做补偿,比如说,银子?张布政,这麻烦都是你这个大伞兵搞出来的,你可别指望别人给你擦屁股。

能咋办?谈呗!

张兰沚找到林知县,低三下四。林知县也不是真傻,拼个同归于尽没什么好处,能有补偿自然最美不过。

最后两边谈出的赔偿方案,相当惊人:

首先,姜梅、老虞几个当事人各出几千两,私下赔偿林知县共计一万两银子。

其次,林知县在介休任上,账目有一万两亏空。张兰沚承诺这个亏空由下一任介休知县解决,不予追究。

也就是说,林知县一共获得两万两白银的赔偿,舍出一个知县身份,以及不得举报的承诺。

道光年间,一两银子折钱1200文,可以买125斤米麦,两万两等于1250吨粮食。这笔钱,足可以让林知县一家人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了。

张兰沚犹恐林知县拿了钱不认账,把张集馨拽过去,请他出面讨一个保证。

张集馨不认为这个赔偿方案是正确的。个人赔偿也就算了,贪墨公款这事,明明是违法行为,居然也用来作为谈判筹码。而且下一任介休知县怎么补这个窟窿?还不是从老百姓身上下手。倒腾来去,最后倒霉的还是基层。

但他自己从来是明哲保身,对于这种潜规则并没有叱责的勇气。当年道光皇帝确实嘱咐过张集馨,让他好好体察下民情吏治,及时上报。可这么多年来,是皇上您先把我给忘了的……没您做后台,我哪有勇气去揭破黑幕啊。

所以张集馨没有抗拒,真的去找了林知县。林知县只服张集馨一个人,见他来说项,一拍胸脯,说您既然开口了,这事就算是彻底揭过。

林知县的隐患,彻底消除了,但杨海梁还不放心。那些盖着大印的摊派文书,可不止是林知县一个人有。银钱是摊派到每一个县,所以文书肯定也是每个县都有收藏。这都是隐患,说不好哪天就会包扎。如果每个知县都看到林知县的先例,群起而效之,山西可赔偿不起。

这些炸弹,必须得把引信拆了。

但整个山西多少个县?一封一封回收,一个一个谈心,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杨海梁把这件棘手的事,交给了张集馨和一个叫叶名琛的官员来处理。两个人讨论之后,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们以省衙的名义,给各地知县发出一封文书。

文书大概意思是说:最近有人举报摊派接待费的事,所以省里面打算彻查。各位知县,如果你遇到过省里向你们摊派的情形,请据实禀报;如果没有,也请回复没有。回复文书的时候,请大家记得盖上官印,以示严肃。

这封文书,实在是太巧妙了。它的每一句话,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冠冕堂皇,积极主动,而且非常坦诚,并没有试图隐瞒什么。

但底下的知县们不是傻子,自己如果真的据实禀报,上头肯定会派人下来详查,到时候能查出什么来,可就没法保证了,谁家账目经得起查?再说了,他林知县是被革职了,才拼个鱼死网破,我们好好做着县太爷,何必跟上级过不去?

所以这些知县,一定是回复说并无此事。

只要他们把官印喀嚓那么一盖,省里就放心了。以后哪个县再敢拿摊派文书出说事,省里就会把这份澄清文书拿出来:“你看,你们县里没有被摊派过,白纸黑字红印俱在,官方认证的。”

张集馨和叶名琛这一手,可谓高明。他们没有费劲巴拉地去一封封回收摊派文书,而是独辟蹊径,用一纸新文发出去直接废掉了原文件的有效性。至此杨巡抚才算是彻底放心。

张集馨在山西官场沉浮这么久,可真是学会了不少东西。

顺便说一句,这位叶名琛也是个传奇人物。他后来去了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最后被英国人抓走送去了加尔各地圈禁。他吃完自己携带的粮食之后,就在当地绝食而死,是中国封疆大吏中少有的经历。

但这个故事还没完。

之前省里为了换取林知县的配合,向他保证,任内亏空不予追究,交由下一任知县处理。

继任介休知县的人,叫多瑞。这人本来是要去五寨县任职,那里属于忻州地界,比朔平还靠西。多瑞一点也不想去,赖在太原不停地托关系换地方。可巧林知县离职,冀北道的道台姜梅说,我可以把你改调去介休做知县,但那边有一万两银子的烂摊子,你不许声张,也不得追究,自己想办法消化掉。多瑞大喜过望,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带着这种任务去,多瑞在介休做得如此,可以想象。

他任职两年,因为办错了一件别的什么事,被吏部降了职。多瑞闻之大怒,把整个介休刚刚征收完的税银两万两打了个包,从库房后墙偷偷搬运出去,然后故技重施,写了一封举报信,宣称要揭发姜梅包庇前任林知县、逼迫他接受介休亏空的旧事。

多瑞这也是效仿林知县的故智:我这么威胁一下,上司必然妥协,这两万多银子的亏空,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让下一任去头疼。

没想到,派来继任的新知县是个凶悍的老手,叫徐大勋。徐大勋可不背这个黑锅,一上任就把多瑞运走银子的事查了个清清楚楚,证据确凿。多瑞这时才反应过来,他的威胁,只能吓住冀北道的道台姜梅,却镇不住省里高官;而窃走两万税银,绝对是杀头的罪过。

林知县的故智,不是那么好模仿的。

多瑞没办法,只得乖乖认怂,把税银吐出来,收回举报信,灰溜溜地离职了。徐大勋本以为这次大获全胜,结果一查账,发现一件奇葩事——多瑞在任两年,林知县留下来的一万多亏空,他居然一两银子都没补!

换言之,他当了两年介休知县,虽说没赚,但也没亏,总比去贫穷的五寨县任职要好。

徐大勋把这事报告给姜梅,姜梅气得脸都绿了。但事已至此,如何是好?徐大勋没办法,只好建议把这一万两做成二十二年流摊。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二十二年里,每一年介休百姓要多负担四百五十四两五钱的额外杂税,一共持续二十二年,这笔账才算是彻底平了。

徐大勋可不傻,这账啊,让接下来的十几任知县陪着一起难受吧。姜梅明知这事不妥,但没有其他解决办法,只好勉强签字认可。好在他转年就去世了,不必操心责任问题。

至于这笔杂税二十二年以后,是否会取消,哈哈,那就只有天知晓。二十二年以后,可能当地百姓和官员早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多了这么一笔税,既然一直在收,那就继续收呗。他们完全想象不到,其源头,居然是一桩从不存在的荒唐案子。

整个过程里,张集馨一直在冷眼旁观。他在笔记里给这案子做了一个总结:“此案群小错居,反复构衅,黄雀螳螂,互相窥伺,吏风污下,不可挽回,迁流更不知何极也。”

如果你们以为,张集馨是因为这案子太过奇葩,才特意记到笔记里,那就错了。

张集馨一辈子宦海沉浮,先后在山西、福建、陕西、四川、甘肃、河南、江西等地任职,担任过知府、道台、按察使、布政使、署理巡抚等官职,在各地见证了无数桩大大小小的荒唐事,也见识到了各个层级的官场百态。只能说,大清整个官僚体系,都是一样的德性。这桩奸盗案和山西官员的表现,只不过是其中一例罢了。

他把自己在官场见识的这些荒唐事与潜规则,一件件记录下来了,有名有姓,前因后果,记录得极为详尽,甚至连对话和人物神态都有。几乎每一件,都和今天说的这个故事一样精彩好看。而且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更令人感觉到震撼。

同治四年,张集馨被弹劾革职,回家养老。他把自己这一辈子的笔记整理了一下,突然意识到,这玩意儿没法出啊……

《官场现形记》也罢,《老残游记》也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也罢,《孽海花》也罢,再怎么讽刺,人家那是文学创作。他笔记里写的,可都是实打实的真人真事,许多当事人还活着。再说了,你记录的事情很多官方都有了定论,你踢爆了其背后运作的黑幕,是想要怎样?朝廷脸面何在?

可把这些记录都销毁掉,张集馨又不甘心。于是他才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给自己编了一套年谱。年谱就是人物传记,按年份排序,记载传主这一辈子都干了什么事。这是乾隆时期很多学者应对文字狱的做法,有些话不敢公开说,就藏在年谱里,谁能想到一份个人简历里会放上好几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呢……

张集馨也是这么干的。他把所有记录拆散开来,分散到每一年的年谱中,夹在自己家长里短的个人琐事里去,起名为《椒云年谱》——椒云是他的字——如此一来,就安全了。

问题就在于,这么做太安全了,安全到等张集馨死了以后,再没有人关注到这份年谱,更没有大规模刊印,大概只有底稿留存,束之高阁。后来张家没落,这份书稿也随之流落到市面上。

只有一个人注意到了它的存在,此人叫李盛铎,是清末一位高官,民国之后还担任过大总统顾问。他后来归隐天津,以搜集古籍为乐。

李盛铎,有一次在市面上发现这套《椒云年谱》,忽然反应过来了,哟,这不是李中堂的亲戚吗?原来张集馨有个女儿,是从三弟那支过继来的。这个女儿后来嫁给了李鸿章的大儿子做继配,两家有姻亲关系。李盛铎格外关注了一下,遂将这套《椒云年谱》收入李氏藏书之内。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位不知名的读者,不知从哪个渠道也读到过。他惊为天人,盛赞其“对于官场鬼蜮情形,刻画入微,不亚于清末之《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并钞了一份带走,但也没大肆宣扬。

所以张集馨这本《椒云年谱》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无人觉察的状态。世人从不知道,居然还有这么一部神奇的官场记录存在。

这一晃,就晃到了1955年。当时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买到一部钞本《椒云年谱》,研究人员翻开一阅,大为惊讶,发现里面的史料价值实在太丰富了,举凡清代官场的种种细节,纤维毕现。可惜钞本的质量不算太好,研究人员急忙四处搜寻,最后在北大图书馆里的李盛铎藏书目录里,发现了真正的《椒云年谱》,可惜有些残缺不全了。

研究人员根据钞本和藏本,重新补缀校注,再出版时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道咸宦海见闻录》。将近九十年的时间,这一次,它终于可以用本来面目见人了。

 
No comments

Place your comment

Please fill your data and comment below.
Name
Email
Websit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