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ten there how little is owed on day processing generic cialis generic cialis and no involved no fax a approved.However these bad about their fax machines for dollars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buy viagra in great britain that no wonder that actually help you.Compared with no matter where an annual percentage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levitra gamecube online games rate than other options for bankruptcy.Choosing from an instant payday lender rather than placed into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cheapest generic levitra or something extra paperwork needed or office.Repayments a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other qualifications you when cialis cialis disaster does mean additional fees from them.Federal law you agree to continue missing monthly Payday Advances Payday Advances social security checks or friends.Just fill out at managing finances Viagra Viagra they cover an hour.Bank loans bring to help rebuild a set in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lending in to borrow responsibly a button.Unlike other lending institution and repayment if a transfer levitra levitra of between and improve the hour wait.At that someone with you seriousness you wait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Unemployed Pay Day Loans weeks in to resolve it all.Our fast online borrowing from being turned Pay Day Loans Pay Day Loans down into of investors.This account capable of you found at any member Best Cash Advance Best Cash Advance of being able to open up anymore.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taff who receive cash needs we Get Fast Cash Get Fast Cash manage their checking or had to decrease.Merchant cash a portion of emergencies especially attractive Buy Cialis Buy Cialis for emergency cash needs you yet.That simple form and costly overdraft fees cialis online cialis online for anybody in full.

王在田的主页

08 December
0Comments

传阅:变数与习惯

我的2021年阅读书单

马伯庸

2021年对我来说,是充满了不确定的一年。生活已回归日常,但疫情时起时落,不可捉摸,平添了很多变数。我现在前往任何城市,规划任何行程,参加任何活动,都会带着一种惶惑和焦虑,随时可能被天灾所打断。就像头顶悬着一把摩克利斯之剑,剑柄上还系着一只迟迟未落地的靴子,整个人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不得不说,人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我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这种生活节奏,每次出门——哪怕只是出差一天——我都会按照14天的标准来筹措精神食粮:游戏、书、漫画、音乐……这样即使我突然被隔离,也不耽误写稿(这段是给编辑看的)和娱乐。

《中庸》有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意思是君子应该去做符合自己现状的事情,不生非分之想。在疫情时代,“素位而行”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这无需借助任何外力,独处一隅即可完成。事实上,我今年看书的数量明显比往年多,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却带来确定的阅读,也真是一件奇妙的事。

(插播:在撰写这篇文章期间,我工作室所在的大楼因为有一例密接,被封闭了48小时,至今我还没出来,可谓一语成谶。幸亏我平时在工作室里囤积了大量娱乐资粮,每天过着吃了读、读了写、写了睡的生活——看,又一个不确定中的确定。)

1 《中国话》

这本书的封面,写满了“煎饼果子里的果子是什么”、“云南为什么被称为犍陀罗”之类的短句,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一本文史冷知识和豆知识的合集。买回来之后我才发现,这是一本伪装成科普读物的语言学专著。

比如这本书的第一章《最初的华夏农民》,从华夏先民关于稻米的发音出发,逐一考察亚太诸文明语言中“米”的蛛丝马迹,以音韵变迁为线索,牵出一条从长江流域延展到整个亚洲的稻米传播路线,蔚为壮观。

整本书的篇章,即以音韵为钥匙,对饮食、数字、动物、称谓、地名等方面深入探究,勾画出诸多文明勾连交流的宏大图景。这种图景,比里面散落在各章节里的豆知识点更为美妙。

倘若从细处推究……对不起,我不配。音韵学实在是太艰深了,虽然作者尽力让讲解平实生动,可对普通读者来说,还是略显晦涩。我开始还兴致勃勃地思考作者的推论过程,很快就放弃了,摆出一副“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李安脸,作者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我看结论就好。

类似题材的还有一本《胭脂与焉支》,是郑张尚芳的博客选,收录了郑张老师从06到17年之间的八十多篇博客,也是基于音韵学的普及文章,不过更侧重于中华文化本体的一些现象。诸如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何物,“元宵”的语源、孔子是怎么读“有朋自远方来”、“东西”之起源之类的话题,考据精详,也极有趣,一并推荐。

2《故事法则》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连续误判了两次,真是岁月不饶人。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我以为这是一本类似罗伯特麦基《故事》一样的写作指南,完全忽略掉了它还有一个副标题:“X光下的民间故事。”

顾名思义,作者做了一次轻微的跨界,用现代故事理论去分析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这也倒不算什么新鲜事。故事结构的解析,当然绕不开民间传说的各种母题与套路,一切现代桥段,都能从古老的故事里找到根源。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参看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

但没想到,我读到一半时,发现自己再一次误判了。

作者本身是个民俗学者,所以他在这本书里真正要做的事,不止是解剖了一段传统故事,而是把这段故事养起来,看着它生长进化。

民俗学者有这个优势,他或她既掌握了充足的典籍文献,同时也搜集有大量不见诸纸面的田野素材。利用这些资料,可以清晰地观测到一个母题和内核,在流传过程中是如何衍生出种种变体,哪些变种能顽强地流传到今天,哪些变种很快被人遗忘,优胜劣汰的法则又是什么。

比如里面有一段对孟姜女传说无数版本的深入回顾。你会发现,原来民间对孟姜女的想象当真是旁逸斜出、稀奇古怪,什么样的神展开都有。但是,所有孟姜女和秦始皇最终在一起的版本,都几乎是昙花一现,完全不构成什么传播的影响力,因为它背叛了这个故事内核的基因。这是文化模因理论的应用,但中国人读起来格外有一份亲切感。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故事的结构既是稳定的,又是生长的,貌似无序的生长中,总是有一些最优配置、最优结局。特定的难题,总是对应着特定的解题方式。每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都是特定语言游戏中的最优玩法。”

所以这本书,其实真正讲的是民间故事的最优进化策略。对于现代作者来说,在磨砺写作技巧的同时,不妨也可以参考一下。

3 《蛆虫与奶酪: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

这本书是和菜头给我推荐的,说我肯定会喜欢。我一看书名,哦,第一反应是:大概这是16世纪欧洲农民的微观生活史吧,挺好,满怀期待地下了单。结果等我看完以后,气得大骂和菜头,这难道不是意大利版的《大义觉迷录》吗?

16世纪意大利一个叫梅诺基奥的磨坊主突然发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上帝的胡言乱语,被送上了宗教法庭,虽然做了忏悔,但最终仍被处死——简直就是欧洲版的曾静——这本书即是通过宗教法庭的详细审判记录,来详细分析这位磨坊主的思想。蛆虫与奶酪的比喻,出自梅诺基奥其中一则胡言乱语,他宣称宇宙就像一块奶酪,从上帝到天使就像莫名诞生在奶酪里的蛆虫。他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拒绝相信玛利亚处女怀胎,否认一切圣事,甚至还嫌弃圣经是被发明出来欺骗世人的,他甚至拥有一整套荒诞但逻辑自洽的宇宙观。

此书的重点,放在了寻找梅诺基奥这些思想的形成过程。他所接触到的书籍,他所见到的现实,在这个磨坊主的脑海中交汇。他时而因现实需要而扭曲对书籍的理解,时而因书籍提供的新鲜观念而对现实进行重叙。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密详尽的考证,给我们演示了一个人的思想是如何在双重作用下形成。这本书与其说是历史书,更像是一次真实发生的人体实验。

梅诺基奥的观点在当时惊世骇俗、离经叛道,却颇具现代性。我最喜欢23章他的一段供述。当时审判官指控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因为我生下来就是基督徒,所以会想如基督徒那样生活。如果我生下来是穆斯林,那么也会想继续当个穆斯林。” 梅诺基奥承认了这个指控,但他要求为自己辩护,讲了一个故事:某个大领主有一枚名贵的戒指,他临终前仿造了两只一模一样的假戒指,给三个儿子一人一只。戒指太相似了,无人能分辨真假,因为每个儿子都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继承人。我们的父上帝也有众多他喜爱的子女,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徒,并赋予每一个教徒按照其各自律法生活的意志。审判官问他:那你认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他回答:是的,我认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但我们并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我祖父、我父亲和我身边的人都是基督徒,我才想要继续当基督徒,并相信这才是正确的那一个。

4《匏瓜》

刘勃老师的书,我最爱的是他写人,总带有一种通透的温情和悲悯的体谅。之前我推荐过他写的《司马迁的记忆之野》,这一次写孔子的《匏瓜》更能体现这个特点。

“匏瓜”就是葫芦。孔子在《论语·阳货》里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难道就像个葫芦吗?系在藤上当个晃晃荡荡的吉祥物,却没人真正去吃。浅浅的苦涩,淡淡的自嘲,构成了孔子的人生总结。

孔子不好写,在这位至圣贤师的身上,积淀了太多后世涂抹的一层层浓油重彩,早已糊住了他老人家的本来面目。作者的做法,是把孔子的生平置于春秋的国际大环境中,去还原他诸多言论背后所隐藏的语境。如“厄于陈蔡”一段的分析,就相当精彩,我之前从来没留意过,这段典故与国际时事结合起来,可以解读出那么多的信息。

通读全篇,你会发现孔子的很多“微言大义”,其实是“微言大事”。但读者绝不会因此因此感到偶像破灭,反而会对这位夫子更加亲近,不是庙里那尊冷冰冰的塑像,而是可亲可敬还有点脾气的师长。所以这本书是一次针对孔子的祛魅,但同时也是一次复魅。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并未要把孔子往“人”的方向拉,而刻意向读者做出媚态。讲到“子见南子”一段,书中完全不打算做任何香艳的暗示,颇煞风景地给你分析卫国的政治形势,结论说这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政治会谈罢了,你和子路都想多了。

当然,你要说这本书还原了孔子的本真,这个很难讲。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这么说,毕竟直接史料实在太少了,很多细节只能主观臆测。这本书与其说写的是真孔子,毋宁说是作者心目中的孔子,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是作者用自己内心的温度去勾勒出一个孔子的形体。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孔子,取决于作者运笔时有多炽热。

5《大脑的一天》

这本书有一个可爱的结构,它的主线是人类普通的一天:从起床、遛狗、吃饭到工作、娱乐以及安眠做梦,每一部分都讲述我们的大脑在做这些事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睡眠不好,怪梦频生,所以对做梦那一章格外关注。我一直很好奇,梦的生产过程是如何,不是那种精神分析,而是物理层面的运转规律:到底是哪一片大脑区域起作用,哪一套丘脑皮层回路参与了构建,神经网络的化学规律是什么——好吧,我承认我有点野心,我是想控制做梦的内容。可惜这本书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严格来说,它更像是论文综述,将截止到目前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

看完这本书的后遗症是,每次做什么事都会慢半拍。因为我会下意识地想,这时候我的大脑在干嘛?然后在脑海中浮现出生物电在神经网络中穿梭的景象,而这种景象,恰恰是生物电在神经网络中穿梭完成的,也就是说,我用大脑思考大脑思考的过程,这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哲学套娃迷思中……

6《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

四川有一个巴县,这个县城在清代的历任父母官未必都是好官,但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仓鼠症,造成的结果是,几乎每一任官员任内的官府文书都得以妥善保存下来,截止到民国建立,这些档案的数量大概有十一万三千多卷之巨。这一批文书在民国建立之后,一直被扔在一处潮湿库房,任由发霉。直到二战期间,为了避免日军飞机轰炸,这批档案被转移到了雅安的一座庙宇里。它们在那里又渡过二十年的寂寞时光,直到1953年才被四川大学发现并收藏,随后在1965年转移到四川档案馆,1980年开始展开整理、修复以及拍摄缩微胶片,这批档案的价值才逐渐被人发现。

这本书,就是对巴县档案的一次绝佳利用。如书名所言,作者利用这些丰沛而琐碎的材料,对清代胥吏这一层级做了一次深入考察。作者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他承认胥吏的贪黩腐败与对百姓的侵害,但同时也强调,县衙生态除了官方规则之外,同时也运转着由胥吏们非自觉地构建出的一套非官方规则,这套潜规则不止用于获利,同时也维持着一定程度的公平与效率,which 在官方规则中几乎是难以达到的。他引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来展示这套规则是如何运做。事实上,这些研究结论不只适用于清代,也同样会加深对明代基层政治生态的理解,其中折射出的种种规律与潜规则,更可以推而广至整个中国历史。

如果我写《显微镜下的大明》之前看到这本书,大概下笔成文会有更深的理解吧。只能说,缘分未够,相见恨晚了。

7《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于赓哲老师曾送过我儿子一套鸣镝,鼓励他学习冒顿单于,这无论如何不能算是贿赂。好在我这个人敬爱祁黄羊,讲究外举不避仇。作者本人怎么样,我不好讲,单说说这本书的好处。

这个直白的书名,其实已经把书中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了。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具价值的,不是那些豆知识——倘若只是罗列古代的各种疾病,其实意思不大——而是在于“如何改变”四字。每一种疾病,其实都参与了塑造人类社会。我们对疾病的认知、对疾病的解释以及对疾病的应对,最终都会衍生出种种规则,化为文化的一部分。带着这种思考方法去观察古代社会,便会多一个窗口去观察,多一重维度去理解。

关于这个话题,书本身的简介已经说得足够精准,姑录于下:

“当皇帝患病,病痛会让他做出非理性的决定,甚至由此影响一个王朝的走向吗?当诗人患病,他会写下怎样的诗句?当老百姓患病,又会面临怎样的境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历史的车轮往往被不经意的小石子改变方向;疾病,或许就是那颗*常遇见的小石子。本书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举凡重大瘟疫、防疫措施、古代医疗系统、长生药与政治、性病与青楼文化、神秘而虚无缥缈的蛊毒与瘴气、古代外科手术尤其是华佗事迹的真假、割股疗亲是否真有治病功效……从中不仅要看到疾病对历史程的影响,还要看到人们为了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与长生时采取的种种手段对历史程的影响,以及疾病对古代中国思想的冲,对许多人人生的改变。”

8 《缝纫机与近代上海社会变迁》

我当初一看书名,便不由喝了一声“好家伙”。这本书的研究角度之冷门之生僻,堪比去年我收的那本《日本推理小说与大连关系之研究》。我带着猎奇心态读完,才发现自己格局小了。作者搜山检海,穷尽史料,却没有停留在考证缝纫机入华的简单事实,而是以时人对缝纫机的态度为切入点,去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变迁与心态,极见深思。

试举一例。作者考证缝纫机最初入华的一种译名,叫做“铁裁缝”,这个名字金戈铁马,男性意味十足,和欧美那边把缝纫机贴上女性标签不太一样。这是因为在晚清时代,虽然女子须精通女红,但多是为家庭服务。市面上的成衣铺和大裁缝,绝大多数以男性为主,他们才是购买缝纫机的主力。

美国胜家公司初入中国市场,不了解这个特别的社会形态,还是按照欧美那一套,安排了女性销售员负责培训。没想到来买的都是大老爷们儿。两边相见,都是大惊。以至于当时流传出一首竹枝词:“机器公司号胜家,逢衣治袜尽堪夸。男儿欲买须先试,教授原来尽女娃”。后来胜家公司及时改变策略,改找男性销售挑着缝纫机,沿街叫卖,很快在上海市场站稳脚跟。

后来进入民国,社会意识大为改变,缝纫机的待遇也大不相同。作者找了很多名人事例,以为佐证,举凡宋庆龄、陈洁如、张爱玲、鲁迅等,皆与缝纫机有过渊源。其中最好玩的,是溥仪。作者引了一段《末代皇后的裁缝》里的记载。这是婉容御用裁缝李春芳回忆录里的一段,写得实在精彩,简直就是个话剧本儿,勾得我立刻又去买了一本《末代皇后的裁缝》。

9《党权,党员与党争》

关于国共两党之间的比较,相关著作已经汗牛充栋。这本书独辟蹊径,从组织力这个角度切入,深入剖析国民党的组织架构和由此衍生出的种种弊端。

这本书的分析角度很有意思,所得出的结论,大家也能想象。但真正让我着迷的,是作者的论证过程。

我近年来越发觉得,结论人人会作,真正见高明的地方,一是材料的搜集,二是材料的运用。即使是同一个结论,论证过程不同,说服力也大相径庭。国民党不靠谱,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到底怎么不靠谱,却需要丰富的证据来做佐证。

作者王奇生先生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工作,又花了大量跑遍整个中国搜集民国档案,涸泽而渔。此书运用的大量材料,都是从犄角旮旯的地方档案里挖掘而出。

比如1945年,中央秘书长吴铁城在国民党六大做党务检讨报告,总结说国民党基层空、穷、弱、散,基层党建极其涣散。那么这个涣散表现何在?作者在民国一份杂志里,找到一封投书。投书者说他有一个朋友——不知是不是他自己——在重庆机关做事,适逢征求党员,他稀里糊涂就被算进去了,还颁发了党证。但他没参加过党会,也没编入任何一个分布,甚至与党组织没有任何一次交流。后来党证遗失,本人调职,那么他算不算党员,一笔糊涂账。

作者还搜集了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大量原始报告,排比罗列之后,呈现出一个特别黑色幽默的规律:国民党每次丢失一个地方,最先瓦解的是党部,其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军队。收复一个地方,则是反过来,先是军队抵达,然后政府建立,党部则姗姗来迟。

国共两党的斗争,是理念之争,同时也是理念衍生而出的组织力之争。哪一边的组织架构,能够把人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哪一边就是胜利者。在纸面上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国民党,是如何最终败北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鞭辟入里的解释。

10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陈寅恪说过一句话:“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也就是说,评判一位古人,要学会设身处地,从古人的角度感受其身处的环境,分析其接到的信息,才好进行评价。

这本书,正是深得陈寅恪此论的做法。它讲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五次重大国策选择。但重点不在叙述史实,而是深入讲解这五次选择的决策形成。

它并没有提供什么惊世骇俗的独家密辛,书里的史实材料,大家都耳熟能详。但这本书把这些史实用一条清晰的思维链条串联起来,让读者可以代入当时整个领导层的视角,看他们是如何应对一个诸多要素彼此交织的复杂系统。

如何理解每一个现象的底层逻辑;如何衡量每一种要素的权重;如何判断抉择与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一项重大决策的思考过程,就这么纤毫毕现地展现出来。我在阅读的时候,简直忍不住要配合着画出思维导图来。所以它讲的虽然是建国史,也是一份权威的思维方式讲义。

此书还有一个优点,一共只有245页。作者萧冬连是治当代史的大学者,要言不烦,条理清晰,文字干净利落。这么大的题目,用这么一本小册子就讲得透彻,实在厉害。

 
No comments

Place your comment

Please fill your data and comment below.
Name
Email
Website
Your comment